Big Thief:Punch Drunk Love

早在 Big Thief 作为乐队出现之前,“Paul”,他们后来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就已经诞生了。2014年5月,Adrianne Lenker 和 Buck Meek 在一场室内演奏会上表演了这首歌,两人人手一把吉他,被席地而坐的观众包围着,那时的他们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唱作人组合了。像Lenker 后来说的那样,她厌恶通过互联网捅出来的名气,Lenker & Meek 时期,两个人不断与布鲁克林当地的音乐人结识、建立联系,并争取任何可能的演出机会,直到时机到来,四人乐队编制确立,2016年他们的首张专辑《Masterpiece》问世。
所以 Big Thief 的故事并没有一声响亮的“开始”,有一种说法是,Lenker 在搬到纽约之后不久,就在街角的便利店里遇到 Meek,两人一拍即合,随着贝斯手 Max Oleartchik 和鼓手 Jason Burger*的加入,Big Thief 在一连串奇遇中组建。这个版本需要一个很长的注脚:Lenker 与 Meek 在纽约的相遇其实是一次重逢,她之前在伯克利音乐学院参加了一个为期五周的课程,而她的学期开始之时,正是 Meek 毕业之际,一次同台演出时,Meek 想要临时借用她的吉他,她拒绝了。后来的这次重逢就愉快多了,Lenker 带他看了她在纽约的新家,Meek 则骑着单车带她游览了这座城市。再后来,他们的车换成了一辆箱车,两个人也开始了他们的演唱和巡游。
Lenker 对这种居无定所的车载生活一点都不陌生,对幼时的她来说,家里那辆巨大的蓝色箱车,一度已经代替了家的概念。Lenker 的父亲给她上了第一堂音乐课,12岁父母离异时,她选择了跟随父亲,后来也正是他帮着她争取到了在伯克利的课程。Meek 成长于一座德州小镇,在嬉皮士、爵士和亡命徒乡村乐中操起了吉他,如果你看 Big Thief 最近几个月的演出视频,会发现 Meek 并没有出现在其中,这段时间里,Meek 筹备并录制了他的个人首张专辑《Buck Meek》,在这张专辑中,他的声音从往日乐队和声中浮现出来,回归了他自幼浸染的乡村音乐传统。Big Thief 就是从这两位各具天赋的唱作人衍生出来的,作为唱作组合两年之后,Lenker 写出一些更有摇滚倾向的歌曲,这时候,只有一支完整的乐队才能将它们呈现出来。
没错,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制作精良,一支新生乐队展露出的无畏也并不让人意外,可谁会给自己的第一次亮相起这样一个名字?答案就在同名曲目,也是专辑的情感核心之一“Masterpiece”之中,与其说它是对自身品质的绝对确信,不如说它开启了 Big Thief 之后将要反复讲述的一系列主题:从我们最亲近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当“Little Arrow”这首磁带录音式的开场曲在原声吉他的柔缓拨弦中戛然而止,奔涌而出的两把电吉他和结实的鼓点,不仅为一张 folk rock 专辑定下基调,也直接绷紧了情感上的强度,而“Masterpiece”,正是我们凝视彼此时,心中轻轻响起的一声惊叹:“old Stars / filling up my throat / you gave them to me when I was born / now they are coming out”,Lenker的词作才华要归功于谁,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缪斯什么的,在这里没有位置。专辑接下来的曲目中,Big Thief 还将不止一次地在词语和情感之间制造张力:名为“Real Love”的一首歌背后藏着什么呢?“having your face hit / having your lip split / by the one who love you / real love makes your lungs black / real love is a heart attack”,Lenker 向我们讲述了她所目睹的家庭暴力,以及这些很可能经常发生的事件所带来的惊骇,到了歌曲的最后部分,这种情绪已经演化为虬结狂乱的吉他弹奏,在一阵创伤后的失语中劫持了整首歌。经历了这些之后,梦幻般的“Lorraine”这样开场:“when I saw the first time, the thunder came crashing”,电影场景一样的序幕之后,Lenker不紧不慢地拨动琴弦,勾勒出一幅模糊了现实边界的童年即景。”Paul”是很多人最喜欢的曲目,紧跟“Lorraine”之后,它甜蜜得摄人心魄,强烈到让人心生畏惧,不过说起来,最初喜欢上他们还是因为“Vegas”,直到现在,也依然视它为珍宝,两把吉他彼此照应,铺满了这两分多钟,歌曲里苦涩的乡愁消解在亲吻中,他们只能在彼此的皮肤上品尝昨天,“tell me when we grow up do we ever go home? / you said home becomes the highway”,时间的不可撤销,在专辑的其他地方亦有回响,而“Vegas”就在刚跨过两分钟时匆忙结束,短促得让人错愕。
《Masterpiece》让乐队获得了足够的赞美,一年之后,第二张全长专辑《Capacity》发行,乐队在纽约北部的冬天花了一个月进行录制,其中有些曲目早在第一张专辑发行之前就已经写好了,有些则诞生于录制开始之后。根据 Lenker 自己的说法,比较特殊的是,“Watering”和“Coma”这前后两首原本是作为一首写成的,两段前后联系的场景,共同记述了一场失控的性暴力,在“Watering”的后半段,歌曲讲述的视角从“她”变成了施暴者,好像她已经失去了判断,或者正如接下来的“Coma”中唱到的那样,陷入了自我保护性的短暂昏迷,直到耳边响起了一阵轻唤:“You won’t recognize your house / will you recognize the / Iris of the body”,Lenker 伴着轻柔的和声呢喃着,捧着这个滴着血的秘密,张开了手心。同样的视角转换,另一首核心曲目“Mythlogical Beauty”中也有出现,在这段家族纪事中,Lenker 提及了一位未曾谋面的哥哥,讲述了幼时一次险些夺去她性命的意外:无人照看的孩子在玩耍时被重重地砸到了脑袋,年轻的母亲惊恐而近乎绝望地抱着她,祈祷她不要死去,Lenker 出人意料地把笔触伸向了她母亲坍塌的内心,朦胧地感受到她身上所承受的巨大负担,那句“if you wanna leave / you just have to say”既可以是母亲对渴望逃离的孩子做出的默许,也可以反过来,从一个过分早熟的孩子口中说出,从母亲的眼里,她看到“there is a child inside you who is trying / to raise the child in me”,歌曲节奏灵巧转换间,重重地叩击了专辑的名字“Capacity”。
不论是《Capacity》还是《Masterpiece》,专辑曲目的顺序都是有意识安排的,那些狂暴、残酷的、不堪的,总是被最先揭开,只有在直面这些冲击之后,平静与和解才来得可贵,那些尚未被损坏的部分,即使只是轻轻跳动,听起来也雷霆万钧。于是在“Mary”这样一首极致轻盈、充满诗意的钢琴歌谣里,Big Thief 敞开了他们听觉上最柔软的一面,在隐约可闻的几声悠远的天鹅鸣叫中,所谓的“卡塔西斯”出现了。
不只是“Mary”,乐队经常在歌曲中加入各式采样,或者刻意留下清晰的“录制”痕迹,这些声音碎片带着巨大的亲和力,抹掉了横亘在声音和形象之间的距离。“Little Arrow”结束时有人按下了停止键;“Interstate”最后是一连串口齿不清的“I like a truck”;“Velvet Ring”的开头,Lenker 留下了“1-2-3-4”的口头提示,结尾又趴在了谁的肚子上;“Pretty Things”中间那段就真的很难猜透了,我翻了下CD里的歌词纸,上面写着“Stairs:Unknown”,就这样,录音室当天的环境被塞进了作品里,像一张无心的小纸条。Big Thief 一直都对自然声采样保持着兴趣,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小心思,今年四月底,他们还发行了一张名为“Wide Winged Bird”的磁带,其中杂糅了田野录音、噪音,以及一些未发表的歌曲小样,实体只在与 The National 的巡演现场售卖,不过现在你一样可以在 Youtube 听到。
《Capacity》发行之前,Lenker 剪掉了头发,从那段时间拍摄的许多照片上,你能清楚地看到她头上巨大的疤痕,这块伤疤,专辑封面上含着奶嘴的 Lenker,那时还不曾拥有吧。Lenker 勇敢而杰出的创作才华,几乎都源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她时而怒吼时而哀鸣,一转身切掉回授,又继续在平缓的低诉中分享喜悦,她带着 Big Thief 撕裂你,然后抚慰你。散落于专辑中的姓名、地点,每一个都可能指向一段回忆,一个面孔模糊的人,有时候也好奇,有些名字会不会只代表了 Lenker 自己身上的某一面?答案不重要。我记下 Lenker 在一篇采访中说过的话:“我不确定这些歌是写给谁的,是我写给我未来的孩子,或者写给我心里的那个孩子,还是说,这些歌其实是我妈妈写给我的?”
“There’s a woman inside of me / there’s one inside of you too”,想亲眼看着 Lenker 唱出这样的句子。
*Jason Burger 在第一张专辑之后就离开了,而现在的鼓手 James Krivchenia 正是这张专辑的制作人之一,被问到有没有同时制作由他担任鼓手的《Capacity》,James说要是那样的话他打鼓的时候肯定超级紧张的……
这么一篇混合了一点猜测和许多赞美的东西,本来是想作为日记发出来的,不过想了想贴在这里或许能被更多人看到。音乐性方面的东西实在没有能力多讲,对于歌词,也同样好奇不一样的感受方式。
想多了解 Big Thief,可以看看下面两篇文章,NPR Music 也算是目前最大的 Big Thief 吹了:
https://www.npr.org/2017/11/09/560267308/the-lore-of-big-thief
https://pitchfork.com/thepitch/1482-big-thiefs-adrianne-lenker-has-seen-some-s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