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情》:莫说我们初见面的记忆,其中有许多你我的孤寂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冷瑜(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71697840/
1985年,台湾乐坛延续着文艺和流行交织的辉煌。这一年数不尽的经典中,有涌动社会情怀的《明天会更好》和《台北的天空》的,充满现代气息的《跟着感觉走》和《忙与盲》,还有《回声》、《错误》和《未来的未来》这样的文艺之作。相比之下,文章的专辑《古月照今尘》别具一股沧桑意味,给老歌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3年,文章凭借《故乡的云》和《三百六十里路》在台湾开启了音乐生涯,这两首歌也几乎就是他留给后来听众最著名的作品,再次就是《望天》和《古月照今尘》了。
文章的歌声,略带点点哭腔,曲子低徊时就将愁绪压抑,到了高音部分会打开胸怀,不过也多带着疑问、无奈和叹息的情感;他的歌,不少都有抑郁苦情的歌词,并善于使用拉长拉宽的时空。(比如“天知道终日的思念/化在云端难牵连”、“江山几局残/荒城重拾何年”)
这样的歌声、歌词和时空感,特别适合塑造“往昔不再,恍如隔梦”或者“登高望远,极目宇宙”的意境,所以听文章的歌,会自然而然生出“两鬓添风霜,回头一百年”的错觉。
如果从悲凉意境与无限时空契合度上讨论,我以为《古月照今尘》专辑中的《问情》是文章最棒的作品。
听《问情》,最初应该从怀念入手:重游故地之人与旧人早已分别多年,而今物是人非,只有流云风沙一年年重复。在此情此景,必定有许多情感涌上心头:回忆、盼望、无奈等等。到上片结束时,使用“孤寂”一词作了结,这孤寂,既包含分离后的空虚,更包含二人相见相识之前的懵懂、相恋时的纠缠,想是恋情前面和后续都添入龃龉范围,即便歌声已随淡淡笛声烟消云散,却给听众留下无限唏嘘。
到了歌曲下片,曲调转向另一层高亢,摆脱了纯粹感慨,表达歌者的志向。他心心流露的“但愿”与“盼望”、“痴守”与“重新”,随高潮旋律回环,将情感不断往上推,在曲终到达峰顶。
意象简单,重情不重事的描述方式,给了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歌中所述情感,也许是对旧爱、也许是对亡人,或者是对知音、甚至是对曾经的自己,乃至只是无由来的空虚等等。这得益于歌词的开阔。
《问情》的经典之处,还在于旋律的“慢热”(初听不抓耳)和编曲的张弛力。细研究,其实编排与一般老歌套路一样,只是正副交叉而已,但是其中的笛声、弦乐的铺陈和人声过渡的处理都很细腻,各自担负缓和情绪、推波助澜和顺势登极的作用。于是一首意象朴素、苦情愁绪的歌,被赋予了广阔的意境,甚至歌曲的主旨已从相思延伸到了“人生怅然、往来无尽”的境界,我不由地想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的古诗句。
艺术,除了是以事抒情,还有就是以情击心了。我无从得知《问情》是否在表达一个真实的情感,但是它通篇表现的苍凉之感、追寻之情和企盼之心,给了我深深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