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给《西风》

最近特别喜欢单曲循环这首歌。
相较于剧中其他几首插曲,《西风》的词、曲、编配都堪称完美。如果当时电视剧把它作为片头曲,效果一定强上百倍。
先说说旋律:歌曲采用了羽调式,羽对应五行中的水,羽调式的歌曲听起来多在自由阔朗之中暗含似水柔情。蒙古族的歌曲大多采用这个调式。
阿鲁阿卓的演唱则有几个特点,这几个特点又与多次从弱拍起唱配合得天衣无缝:首先是多次使用了气泡音,比如句首的“我”、“永生不得离去”的“永”等等,自然吐露出一种西风冷、无人伴孤影的哽咽语声。第二个特点是若隐若现的气声,听起来如泣如诉。第三个特点是假声的运用。比如“嫁与山河”的“与”、“任你解脱”的“你”、“孤独的人”的“独”和“人”。真声是声带完全震动,假声则是声带的边缘震动,所以假声听起来没有那么“实”,如果把假声间隔在真声中使用,常常会造成一种突然落空、难以捉摸和把握的玄妙之感。剧中芈月的一生跌宕起伏,命途多舛却也大富大贵,在她生命的尽头,虽然锦绣河山尽在掌握,但此时此刻都失去了意义,曾经情意缱绻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一个女人最珍贵的感情全部落空了。这时的芈月,权势有多高,寂寞就有多重。
配器中有我最爱的鼓声。鼓是这世上最柔韧的乐器,这种特性跟人的心灵尤其贴近——我们的心有时很脆弱,一个场景一句歌词就会潸然泪下,有时又无比坚强,多少艰难风雨都无法摧垮撼动。
芈月孩提的无忧无虑、中年的波澜壮阔、老年的形影相吊,在夜深人静时无可抑制地喷薄而出,她一生的忧伤与心事,在《西风》中荡气回肠。音乐最动人的地方也就是这种动静之间与心弦的共鸣吧。
春节前两天去看望一位重病在身的朋友,火车上突然特别想听这首歌,然后一遍遍循环……从青葱少年到不惑中年,二十多年的时间,我见证了他情感、事业上所有的起起伏伏,看着他如今死里逃生、看透一切的眼睛,分不清那是极度的豁达还是极度的失望。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每逢春节,心情就会变得有点复杂,简单说就是悲欣交集。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旧日时光也一去不回。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经历着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