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正常简评
外百老汇音乐剧素来以先锋,独特为亮点。相较起正统宽街的商业化大制作,这些初次呈现在黑匣子剧场里的剧作,往往呈现出更加细腻而复杂的戏剧肌理。我喜欢的几部首演于外宽街的作品(The Fun Home,Boy Meets Boy,etc)都不约而同地聚焦私人化、边缘化甚至是一度被认为是“隐秘”“令人羞耻”的情感表达,着力表现现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心理状态。《近乎正常》便是一部这样的音乐剧,它讲述的不单是一位“近乎正常却并不正常”的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更是从她的视角辐散开的,与她相关的一切被她作用,又反作用于她的故事。 《近乎正常》围绕着一个家庭中罹患情感双相障碍(躁狂与抑郁)和妄想症的母亲Diana展开——选取心理疾病患者作为故事主体是个巧妙而独特的选择:戏剧本身可以达到的抽象和非线性效果与心理疾病患者的自身状态不谋而合。《近乎正常》中的人物可以不遵从时空次序出现,可以做出异于常规的行为。这些在母亲“患者”的人设下能够始终保持着合情合理。即使现实与想象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剧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照应,使故事的走向仍旧易于理解。在这个故事中,母亲Diana不仅拥有丈夫和女儿,还有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形象作为她世界中的一员。这个形象乍一开始会被错认为一个家庭成员,随着故事的行进才会被逐渐发现是一个幻想。但即便这是个不存在的人物,人物的特性——亦或者说,是母亲想象出来的性格,却并不平面。实际上,他是剧中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存在,开场曲中他强调“The world would feel my power and obey”(“世界将臣服于我的力量之下”),表面是年轻人对世界宣战,却也在暗示着这个不存在的儿子能用超乎寻常的能量,成为母亲始终无法摆脱的“心魔”。这样的设定在剧情发展中体现地愈发明显,达到顶点则是在You Don't know Me一曲中母亲在丈夫与儿子两方间难以抉择,最后还是以儿子作为自己的选择。可有意思的是,儿子的形象其实并不完美,甚至不可以用“好”来形容:他不上学,还抽大麻,母亲一开场就用“twat”这个词来形容他。照理说想象是为了逃避现实和寻求安慰,而这个真实得有些过分的儿子,则无形中成为此剧“反套路”的点睛之笔:他是一个非常矛盾又讽刺的存在——在整个家庭里,他的张扬乖张和父女俩的拘谨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与母亲格外合拍。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儿子实际象征着母亲内心深处的自己——她少女时期未婚先孕的叛逆与现在家庭主妇的压抑大相径庭,而她宁可选择创造出儿子的幻象,也不愿意被真实的生活所束缚,像心理医生所说的“幻象只是你的自我保护”,母亲对家庭生活下意识的恐惧和逃避展露无遗,她隐埋的性格也在剧情的发展中愈加明晰。而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以发现,母亲的“异化”背后可能具有比戏剧文本中呈现出的“由于儿子夭折”更加深刻的原因。 而本剧除了对母亲心理的“异化”进行了深刻的诠释,也在其他人物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安排了“异化”的元素:父亲压抑一切的强颜欢笑,女儿对完美的几近苛求和刻板疏离,心理医生不顾一切只希望母亲能摆脱幻想的偏执,甚至是女儿小男友最初表现出的憨态(如此一比较似乎儿子是最正常的了,值得玩味),都让他们呈现出“近乎正常”的状态。在看客的眼中,他们并没有那么正常,但是舞台上的每个人,还是一边进行着自我怀疑,一边还是不约而同地用“精神病”这个枷锁从始至终束缚着Diana。“正常”、“非正常”和“近乎正常”的判定在真实的观众与“作为观众的表演者”视角的来回切换中模糊了边界,似乎是带有哲学意味的某种暗喻。剧里力图展现的东西也从“表现某种状态”扩展到“探讨某种观念”,内涵显然更加丰富。 跳出主旨,回到《近乎正常》此剧本身,我们不难发现,此剧的制作也在隐隐体现着“异于寻常”的主题(此处暂且以2013年美巡版作为例子)。舞美是小剧场的极简风格,双层设计将舞台分隔成小的故事区间来,紫色背景中的那双眼睛多少使人感受到压抑和复杂的情绪;在这些小区间中,每个人的故事交错叙述,剧情在行进过程中仿佛被快速剪辑,呈现出电影的质感。但比电影更胜一筹的是,戏剧舞台上不同场景的人物之间,依旧可以实现跨越维度的交流(通过合唱等诸多方式),人物情感纠葛的“分裂的统一”又体现出来。比如在Who's Crazy/My Psycologist and I 中楼下Diana和心理医生的载歌载舞对应着楼上承担一切不堪事实的父亲无奈而痛心的诘问,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与紧绷的故事氛围相对应的,是剧中的歌曲。37首曲目在一部外百老汇音乐剧中算是体量很大的了。而作曲Tom Kitt展现的才华令人惊叹,各种曲风基本玩遍,用莫扎特式古典乐搭配女儿吐槽,恶搞《音乐之声》里“My Favorite Thing”等等,展现出的确很“异常”的音乐情境。但词作却直白而细腻,不同于另一部同样拥有困顿心理的音乐剧《假声》中犀利而独到的,运用了大量隐喻的内心独白,《近乎正常》里的唱词更加情绪化,更加贴近现实中人们的真实想法,绝望和无力如诗一般的柔和,但越柔和就越压抑,越使人喘不过气来。 可无论本剧想营造出一种怎样压抑的氛围,对人性本身美好的一面,却从未停止表现:无论是大女儿傻呵呵却一直陪伴左右的小男朋友,还是父亲对母亲十几年来的默默包容和谅解,亦或是假想中儿子与母亲的甜蜜,这种淡淡的温情始终在剧中悄悄弥漫——就连母亲,归根结底也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保留着对儿子的最后一丝怀念。虽然这样的温情最后还是没能扭转结局,甚至使最后父亲的真相显得更加令人唏嘘,可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吗?显然不是。正如母亲唱到的一样“Some ghosts are never gone,but we go on.We still go on.”在经历过这一切之后,你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强装快乐地生活。比较起开场曲所有人的神经兮兮小心翼翼,这里隐隐透出点大彻大悟的意思了:梦魇一直都在,但我们依旧需要前行。而当黑夜终于过去,我们会诧异于自己为何盲目徘徊了许久许久:这个世界上的我们都只是近乎正常,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总会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