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寄存寂寞的装置

我觉得人在各个时期,总有那么几首“印象歌”。可能是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正好单曲循环了某首歌,以至于过一段时间后,再听起这首歌,当时做的事情竟惊奇地历历在目。
最近又看了《低俗小说》,听到《Lonesome Town》就想到去年年末,跑到电竞中心画图画到凌晨两点,之后弓着腰快步走回宿舍的那三天。甚至连寒风在耳边呼啸的声音、后背汗毛竖起的酸爽感、心里是如何咒骂这狗屎般的生活都“被想起”了。
《Lonesome Town》的官方翻译是《寂寞之城》,我比较愿意把它想象成一个寄存寂寞的装置。毕竟城/镇/乡这种东西应该还是有气味、温度甚至情感的,而装置,似乎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被设定好的,正是这种冰冷的物体更适合用来寄存寂寞吧。(其实就是为了装逼)
第一次听这首歌,看到专辑封面的Ricky Nelson就觉得好像一个人啊(总不能像狗吧)。看到他被拿来跟猫王对比,才意识到原来是像猫王(还好不是像猫)。据维基百科,Ricky Nelson十六岁的时候,他的女朋友作为狂热的猫王粉,嫌他没有猫王酷,于是他一气之下去唱歌,最后甚至几乎超越猫王。
《Lonesome Town》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成为大热单曲,之后在九十年代又被收录进《低俗小说》的原声带。期间被不少人翻唱,其中Bob Dylan的版本超好听啊啊啊,可能厉害的人都比较lonesome吧,嘻嘻。当然也有不少次被拿来做背景音乐,最近一次应该是在《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里,对着歌词和剧情,我甚至觉得这BGM的契合度高于《低俗小说》了。
"You can buy a dream or two to last you all through the years."last,或许可以译成“混”。这个词,简直太适合现在所谓的佛系青年了,把那种有点梦想、欲丧不丧、半死不活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我觉得这种lonesome,其实不一定是指情场失意,反而更可能是仕途不顺吧。(第一句的lover对单身狗太不友好了,凭什么只有lover能去寄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