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的三首歌与我的青春

我觉得周杰伦很不同于其他歌手的一点是,无论是曾经,在发片那年处于青春的男孩女孩,还是现在,在这个时代享受着青春的男孩女孩,都能在《Jay》里找到故事。都说潮流是个圈,但是杰伦的歌没有绕圈,一直都是潮流。发片那年我还没出生,今年我十三岁,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跟我一样愿意在这个年代听听最早的周杰伦的歌曲。但是我想,只要你愿意,你不会听不到故事,在周杰伦的歌曲里面,“曲”是永远的故事线。
就好比说,这张专辑中的《星晴》。因为我们的青春有所不同,我听到的《星晴》不是大家磁带里面听到的那个《星晴》,不是大家上课捂着耳朵听的那个《星晴》,我听的是电视上的那个只有副歌的《星晴》。今年寒假的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我就想从周董最初的歌开始听起,听着听着睡着了,这是第一个晚上。我不知道那天我有没有听到《星晴》,但是我第二天晚上听了。第二个晚上比第一个晚上还难睡着,打开手机一看就看到锁屏上显示着“正在播放:星晴”,听着前奏的汽车驶行的声音和念白,我大概能猜到是这样的旋律。但是我从来只是听到的是副歌啊,当我听到在与副歌承接的地方,可能是“开始共度每一天”的转音,就感觉特别清新、特别自在。我就在提醒我自己,在难过的时候一定要想起这首歌。然后,有的时候妈妈比较唠叨,在埋怨我的时候,我就哼出了这首歌的副歌😂妈妈觉得我是在气她。所以,我就真的觉得周董的“曲”真的很妙,很能够表达情感。
《龙卷风》也是我在这张专辑里面的最爱之一。这首歌我也是只听过副歌,甚至是因为副歌的歌词成了表情包、成了流行语才去关注的。有一次,我看了某益智答题类节目,就问道“‘**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这句话源自于周杰伦的哪一首歌?”在公布答案的时候,主持人很抓马地唱,然后节目组又放出了原唱。虽然听起来觉得背景有点嘈杂(这是历史遗留的气息啦),但是还是觉得制作、乐曲都特别好听,然后就自行百度,单曲循环。有一次,我跟爸爸妈妈去永旺,回来的途中,爸爸罕见的打开了车载收音机(我爸一向不喜欢边开车边听广播),然后我就猜收音机里是谁的声音,因为前几首我都接连猜出来了,是:张宇(他的声音太有特点了,我好像就是因为听了他在《我是歌手》唱一首歌曲,就完完全全把他声音记住了)和莫文蔚,然后刚好放到了周董的《龙卷风》,我就立刻抢答。一直等到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说,“这首歌是,周杰伦的《龙卷风》”那个时候,车刚从外校左边开过,左拐驶向高架桥。这是事后我想起的时候才意外发觉的。然后我就更喜欢这首歌了。
《可爱女人》也是我这张专辑里喜欢的几首歌之一。相比之下,我在这首歌上没发生太多的故事。我听到这首歌应该就是前文提到的那“第一个夜晚”,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所以没太多印象。后来看到评论,有怀念一个已故艺人(因为那位一个艺人唱歌这首歌,而且他唱这首歌的综艺节目我还看过),我就想要听一听,觉得这个曲调是在太抓耳朵了。
就这样了,还有好几首歌也是在我惨兮兮的“第一个夜晚”里听的,至今还没填坑,后续还要继续叨叨(就当是我的日记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