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整理)月光
本文按照:发表的时代及背景、曲作者、乐曲种类、作品所传达的意境以及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之要素写成。
《月光》是钢琴曲,由德彪西创作而成。
印象主义的音乐创始人是着名的德彪西,他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之一。欧洲在19世纪充满了纯真淳朴的生活气息,一切生活和艺术的灵感几乎都来源于自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在这一生活主旨之下被熏陶。而“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创立的,它反映的是一种对淳朴品质的歌颂和赞美。这一风格的作品多是给人以超越现实生活的遐想和幻想,带有一种自然理想的完美思维。本文对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阐述及其代表作品《月光》进行简单的剖析,阐述这一音乐风格艺术价值。
解析:
音乐中以速度轻快的琶音描写了月光闪烁的皎洁色彩,就好像是处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湿润的空气中带着点花香,这是一个多么和谐而又令人陶醉的气氛啊。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段,速度徐缓而富于表情,描绘月夜幽静景色人产生的印象;中段先转到E大调上,后来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的旋律由一些短小的乐句组成,左手配之以分解和弦,就好像是春天中一阵细微的又带着点湿度的暖风飘飘而过,温柔地摇曳着嫩绿的树枝和绿叶,新生而又稀疏的枝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是在与春风细细地交流与畅谈。这一段和第一、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带给人一种活泼可爱、轻快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觉。 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音型上有些变化。乐曲的最后一段是整个音乐篇章的结尾,首先在这里音乐的节奏又回到了相对平缓而又显得祥和的韵味,这样就把现实之中月关那种平静、舒缓的味道表现的淋漓尽致了,这也正体现出这一音乐风格的独具特色,也正是在音乐的结尾之处表现出了音乐篇章的主题和风格。 音乐评论家加蒂听了德彪西的钢琴曲《月光》后评论说:“上行的琶音多么轻盈!就像一股泉水喷射而出,然后,在后续的主调和次主调的互相交叉更替中恢复平静,而整个音乐的主题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中衬托出来的,因此就显得宽广而豪迈。
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德彪西的音乐风格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一种大脑想象与主动构思的情境,描绘出一种游离于现实世界中而仿佛是进入梦境一般的气氛和音乐音调。在音乐篇章的组成形式上经常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加得突出和彰显这一音乐风格的自由和分散的特点。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与中国的山水画很有一比,众所周知,中国的山水画多以已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而并不将真实的想法和思维表现在实际的画中,而采用一种借景物,借意境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由于这样的风格使得人们在观赏一幅山水画作品时总是好像置身于一种飘渺的、虚幻的、若有若无的仙境之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构思,这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最突出的特点,印象主义的音乐也似乎是这样,在整个的音乐篇幅之中描绘的大部分是一些高山流水的音符,一会是一种波澜壮阔的场面,一会又是一种小桥流水的祥和,总之会让听者仿佛是置身于一个奇妙的、变换的情境之中,在细细的品味中感受到这一音乐风格的的独具韵味。因此若要理解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就不能只关注音乐的本身,而是要在聆听和欣赏的过程之中将自身置身于音乐之中细细的品位和揣摩这一音乐的深层含义和味道。 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是在欧洲那一段特殊的纯真和淳朴的年代而产生的,因此随着时代的变革这音乐没有走上社会的主流,也没有在社会上占据牢固的地位,但是这音乐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是没有随着时代变迁而消失的,在当今我们去聆听这一风格音乐的时候,依然能让我们勾起心中最朴素的遐想和向往,给我们的精神上带来一丝丝的清凉之风,这就是这一风格的艺术价值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