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奇谭》音乐赏评(6)——《榣山遗韵·变调》
上一篇:《剑舞红袖》https://music.douban.com/review/8666365/
古剑音乐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曲子,前六个依次是《高山流水》《榣山遗韵·变调》《剑舞红袖》《塞下曲》《永夜寒沉》《在水一方》。一三五已经写过了,接下来就写二四六吧。
古琴一直被认为是很孤傲的乐器,一般都以独奏的形式出现。正所谓曲高和寡——够格与古琴合奏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一件乐器,就是同样孤傲的箫。那么,如果用一件西洋乐器来搭配古琴会是怎样的体验?也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在乱搞o(╯□╰)o……的确,中国乐器跟西洋乐器合奏,大概九成都会变得不伦不类,弄巧成拙;更不要说里面还有一个最难搭配的古琴……
虽然在音乐里,高冷配高冷算是旗鼓相当,可是还有一种搭配却往往被忽视了——这种搭配在选择服饰的时候用得很多,叫做百搭。而要说百搭的乐器,那绝对是钢琴。而古剑奇谭一里的这首《榣山遗韵·变调》,就是一个利用百搭的典范。在这首曲子里,百搭的钢琴配上孤傲的古琴,听来毫无违和感;只觉少了几许清高,多了几分柔和,整个曲子宁静悠远,余韵绵长。
其实这首曲子的作曲手法也跟前面提到的《高山流水》非常相似——是一首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却隐藏着各种感情的曲子。正如游戏中百里屠苏所说:“此曲由那位仙人(太子长琴)奏来清雅从容,悠然淡泊,换作先生(欧阳少恭),便带了几许刚柔相济之意。”与山水清音为伴的怡然自得,忆及故友的温暖惆怅,转世轮回的孤独彷徨,汇成曲终那一个意犹未尽的音符——只有一分钟的曲子,却饱含了仿佛无数、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要说与《高山流水》的不同,那就是《高山流水》讲述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互虐……),而《榣山遗韵·变调》讲述的是一个人情感(自虐……)。《榣山遗韵·变调》里隐藏的是欧阳少恭的灵魂——不是太子长琴,不是百里屠苏,也不是那个缺了一魂四魄的欧阳少恭,而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欧阳少恭。
《高山流水》和《榣山遗韵·变调》的作曲手法,与曹丕诗的写法也是非常类似的——叶嘉莹老师在《汉魏六朝诗讲录》中讲到曹丕的诗时曾说,“曹丕的诗是以感取胜……他有反省,有节制,不是像曹植那样完全发泄出来,因此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寻思和回味……”这也是为什么《高山流水》和《榣山遗韵·变调》这两首曲子都没有明显的高潮部分,却仍能使人感受到那隐藏在平静中的暗流。
叶嘉莹老师说,“这以感取胜,才真正是第一流诗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又引王夫之的《姜斋诗话》说:“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三曹的诗,我一直最爱曹丕的。因此看到叶嘉莹老师书中的这几段,深以为然,有相见恨晚之感。
而在音乐中,以这种手法写的曲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长处,就是之前在讲《高山流水》时提到的——不依赖配器。除了古琴和钢琴,我相信即使换成笛、箫、二胡等来演奏《榣山遗韵·变调》,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借用游戏中欧阳少恭的一句话,“音律之道原本无形,附着乐器已是落了下乘”;而不依赖于配器的曲子,也算是合了几分音律之道吧。
古琴+钢琴 原版:
纯古琴版:
纯钢琴版:
古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