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隙的清澈与宏大
《Between Worlds》是自学成才的西班牙音乐家罗杰·苏比雷纳(Roger Subirana)2013年专辑《XII》中的第1首。网上这首音乐有不同的版本,有的有歌词,有的是轻音乐。原专辑《XII》中是时长5′9″无歌词版本的。
“Between Worlds”开头以纯净舒缓的钢琴弹奏引入,直到51″,这一段的钢琴部分节奏舒缓,每一次按下有种击鼓的感觉,不急不躁 空灵飘渺。51″开始和弦部分跟进。如同推开一扇门,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广袤的原野,险峻的山峦,变幻的层云,又如在太空之中,自己静止而观群星各行其道。1′17″似乎缓缓滑入打击乐和管弦乐,这里开始进入沉醉阶段。每一次击打声如扣心扉,同时管弦乐又收尾淡出,再一次击打声再次响起,再以管弦声缓缓平复。如同看到一副美轮美奂的景致,激动万分,同时又让自己平复心情继续观赏下去,谁知下一处景致更胜三分。以此循序推进。如观青草吐嫩芽,似闻风声喧竹林。终于在3′31″内心激动无法自己,忍不住发出声赞叹。这时候出现人声,是以美声形式的腔调惊叹“yi ai a yi ai a yi”这里的人声处理很巧妙,不是特定的明指的词语,而是激动得只是全用虚词“呀 咦 啊”来感叹,任何特指的语言此时都显得苍白,只剩下被恢弘的美景震撼后的声声感叹。同时鼓乐配合,烘托出更加浩大壮阔的场景。最后4′26″格调忽而淡出,如故人回眸告别,似自身回归星际。直到5′9″全曲结束,语音绕梁。
针对这首轻音乐,1′17″到3′31″的主体部分,结构上循回往复 层层递进,这样的格局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巴赫献给国王费德烈的《音乐的奉献》中有一首无穷升高的卡农标记着“Canon per Tonos”(经由种种调性的卡农)这三个词,就是这种结构。
另一个就是3′31″到4′26″的高潮部分的处理,是我最喜欢的。
最后愿你也喜欢这首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