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回声的图书馆

无限回声的图书馆
赵松
它们让你感觉自己仿佛活在某种声音里。
它们无尽弥漫,你沉浸其中,却像是正从现实世界缓慢脱落,滑入寂静渊深的空间里,时间不在其中。
你就像是刚刚被这声音唤醒的一个意识。
一个微不足道的光斑。本能地寻求着那些可能对应的存在。
一个意识引发了另一个意识。一个斑点触动了另一个斑点。
所有的一切,都在彼此催生、对应生成,在一下又一下的钟声里。
这种声音会让你觉得自己也是某种正在融入其中的声音。
他不是在制造声音,而是在用声音创造空间。
在那个半山坡上的回声图书馆里,平和的下午,你还不知道那里的一切都已被他的声音所悄悄包裹。
他是无声无息的,像与阳光对应的影子。
直到很久以后,当声音出现,你才意识到,它们所恍然开启的,正是当时的那里,那些在下午阳光里起伏参差的东西。那个回声图书馆虽不是环形结构,却分明是被它们一层层剥开的。
可是,最先裸露的是海水。
很小的一片海水。幽暗的,缓慢动荡的,浓缩的海。
它们不表现。它们不表达。它们无意义。只是在那里,像一束束的光,敞开着,分解着,交错着,重新聚集着。
它们不构建什么。它们打开那些被封闭在各种事物里的空间。
它们从那里被打开的空间里释放出萤火虫、蜜蜂,带着幽微的光泽,它们飞舞,从各自体内释放出更多的光泽,在入冬后,慰藉雪夜里听着牛角山下风的囚徒。
它们是他的呼吸。
它们翻卷起不同的空间,不断地打开,抖落数不清的羽毛,被寂静的闪电穿透,随即膨胀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直到缀满星星的深处。
他独自走在那些最细微的绷紧的光线上,衣服上不时抖落淡金色的细沙,每颗沙粒都是铃铛,在真空里摇晃,下坠。
它们泛动着微白清冷的光亮,在混沌的黎明或融解的黄昏里,一阵阵地漫上此前弯曲无尽的海岸线,从无数冷白的花簇化作无数玻璃气泡,在密集得有些坚硬的沙滩表面纷纷碎裂。
仿佛是这种变化过程所激荡起的雾气与低垂的云层碰撞在一起,转眼变成碎纸片般的灰色鸥群。
远处,海面隆起,而天空则在生成洪钟的青铜内部,让所有的一切都汇聚于此。
然后,无限宏大的钟声,以极慢的节奏和强烈的扩张力,向四面八方展开着整个世界的空间。
它们是透明的海浪。
它们让无数空间自由交织、彼此渗透。
它们让空气抽离。
它们是温暖的虚幻。
它们是散开而又重聚的光。
他让它们包裹所有的空间,也包裹所有的瞬间。
像用金属包裹水滴,用玻璃包裹海浪,用电流包裹水晶,用不存在的书包裹泥土,用浸湿的种子包裹山下的风,用雨包裹火星,被猫吃了。
他为你展现的总是另一个世界里的时空,它不断膨胀着,有规律地掀起几千米高的海浪,在你抵达之后不久,从极远处涌向你。
你的耳朵里藏满了星星。你为它们撞响那巨大的铜钟。它们颤抖着,生出柔软的触角,像蜗牛似的,会在亿万年里爬满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