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揉造作的青少年闹剧
洛德把所有'青少年'这个命题涵盖的内容都写到了,对于我来说比较有共鸣是'perfect palces' 里面她写到的种种内心矛盾,不断在追问到底什么才是'perfect places',再到后来理想破灭的恍然大悟,她把青少年那种想要享乐,逃避,后又矛盾,恐惧的复杂又脆弱的心态都梳理地很清楚巧妙,最后拋出来——去他妈的世界!没有什么完美之地罢了!
还有'hard feeling'里面那种堪比泰勒斯威夫特般高中生日常浅薄的恋爱意象,都让我觉得无比真实和动人,她的手法笨拙,但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笨拙、不加修饰才能显得格外真实,因为年轻敏感且入世尚浅,所以一点点的情感都会显得惊天动地和矫揉造作,之后就是承接到了时代宣言一般的LOVELESS,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自私的,脆弱的,是贪图享乐的,不想承担任何其他的,想找到这样一个只需要逃避和享乐的'完美之地'就是青少年们最奢侈且宏大的理想主义了,并且如果这时候能有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一起私奔,那就更棒了,她甚至有些气愤地在书写青少年的爱情都是孤单的两人想要填补寂寞、逃避现实的方式。爱情是最好的“享乐主义”,爱情是去往完美之地路途中最好的读物,爱情是闹剧的核心。
从派对跳到派对,从微醺到清醒,这并不是青少年生活的全部,完美之地也当然是不存在的,甚至是更小的理想都无法实现,在认清了自我的'无能''渺小'的“现实”以后,就是笔锋转向的醒悟、自我和解。在青春闹剧里,每个人都是自大的,自恋自怜的,因为还没有确认实在的“自我”,一切都是不稳固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澄清,去寻找。但是现实并不仁慈,在现实的照耀下往往所有人都无处遁形,渴望不羁的人是最受束缚的,想要凭空创造一个理想国,是怎么也办不到的。
洛德写到了那么多的酒吧狂欢等,却写得那么冷,还有一些性的描写,都像一些电影里给的几个意味深长的镜头,镜头切到了室外,黑夜过后又一日清晨,她就已经不再原处了,甚至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狂欢了一夜。她是清醒而克制的,她用最普世的元素穿插了无数情感谱写出了这些看似肤浅的作品,这是年轻的颂歌,还有这一代最普遍的挣扎,“我们都是他妈的世界主宰,我们都他妈的什么都不是”。
成长需要的,可能是妥协,接纳,豁达,同自己握手言和,从爱人到自爱,逐渐意识到了自我的渺小和独特,然后可能会变得不再那么一碰就碎,不再一意孤行、固执己见。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