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风衣,拼凑出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风衣》显然是孙燕姿最新专辑中最不能错过的一首单曲。
如清风般悠扬的旋律,如诗句般细腻的歌词,似乎这首歌是这张浓墨重彩刻画出来的突破专辑中最小清新的一首代表作。放在专辑的第一首,一下子拉回记忆。来不及反映,自己已经无意识的点开了单曲循环。
《跳舞的梵谷》这张专辑的最大突破不是疯狂,而是用理性的方式接受疯狂,又在疯狂中归于最后的理性。有别于张惠妹《阿密特》那样从内到外的精神狂嗨。这张专辑想表现的“狂”,似乎更偏向于平淡生活乏味之余的“抓狂”,但是又因为内心深处最深的理性,让她始终坚信,生活的真谛终于平凡,那些看似不堪回忆的某些经历,那些似乎不像自己的疯狂举动,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就像一幅画,要体现兴兴向荣,就必须要先有阴暗面。而这一切的完美或不完美都是过程,只要用力活过,都会极美收场,那些错过的,失去的,想念的,不舍的,都会在最美的记忆中重聚。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燕姿这次的疯狂“不激烈”,仍未跳脱原来音乐该有的路线,只是在编曲上适度不走常规,唱腔上偶尔张扬,而最终呈现的并非一张焕然一新的实验专辑。但这张专辑要特别呈现的本来也只不过是一副画不同角度的阴暗面,而并非是要撕毁原来的画作,而打开另一副画风完全逆转的画轴。说不足,就是她歌路中的音乐性还没达到彻底的释放;说可取之处,就是她在这张专辑中又找到了一个很贴合她现在生活状态的一个切入点,歌人合一,是她一开始打动我们的地方,在突破之余,这一点却从来未曾变过。
是的,她还是保留着她十几年前那个喜欢唱歌的姿态,依旧在用音乐去诠释生活中的简单感动。
正如这首歌,是这张专辑理性的代表作。而理性的第一步,就是接受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黑色素”,把那些洗不掉的阴霾,化作一件黑色风衣,穿在身上,然后用它抵御接下来的风风雨雨。在温暖旋律的包裹下,那些过去的伤痛就像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而生活中的智者,不会一味排斥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过去,而是选择释然的接受,然后把它们化作一种温暖的留念。
开篇有如风铃一般,轻轻拉起一段戛然待续的记忆篇章。“当时提不起,那段沉痛的感情。”像是经过了久久沉思后不经意的一句,那种像是经历了断片之后突然感慨性的一句,然后思绪徐徐道来,像一经打开就停不了的话匣,使这首歌近乎没有间奏,第一段副歌唱完后就紧紧接入第二段主歌,一段一段唱腔的变化,似乎代表着时过多年后再次嚼起这些故事时不同的心境,最后“白色风衣,蓝色的你”温暖的收尾,是这首歌最动人的地方,似乎唱出了一种“放下了沉痛的过去,只记起最好的你”的味道,在短短一首歌中,似乎经历了一种情绪上的洗涤,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
往细处去品味,会发现在这首歌的三个段落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出三种不同的心情。
第一部分从“当时提不起,那段沉痛的感情”,到“我去过的过去,谁同行,谁远行”。这一段落中,她娓娓道来的唱腔,一种学着释然的语气,去试着看开那些过去伤痛的记忆。然而就比如“当时禁不起,你我情绪的暴雨,最后美如一场风景”,与其说它是一种时过境迁的释然,其实听着更像是刻意给自己讲道理,更像一句接一句的心理暗示。所以在第一段中,我们还是能在看似温暖的旋律中,听到看似冷静的唱腔中透露出隐隐伤怀。
第二部分从“把清空万里,搬进我的世界里”开始,作词人厉害的地方在于第二段主歌写出了和第一段主歌一样心境下完全不一样的出口。第一段主歌讲的或许是岁月的洗礼让自己学会看淡过去;而第二段的主歌讲的却是,虽然有一些沉痛的经历,但应当活在当下,因为我们依旧可以听歌,餐叙,履行,还自己一身率性,开启一段全新的旅行。这似乎是说服自己振作起来的另一种手段。然而副歌开始时,在旋律铺陈下,还真唱出一种旅行的感觉。特别是“一段一段飞过的日历”,一直给我一种站在车顶把过去一页一页的日历扔向风中的画面。
然而这段刻意走起的旅行,找的或许并不是期许中的星星,而是曾经在一起的熟悉味道。也正因为如此,第二段副歌结束时,情绪泛滥,激起了心中情绪宣泄般的呐喊。紧接着就是第三段副歌,其实不仅是MV中的呈现,就单听第三段副歌中,激扬的旋律似乎也真有一种,回忆和现实一幕幕更迭交错的感觉,就像过去一幕幕在车窗前快放,然后截然而止,停车,下车,旋律一下子慢了下来,在风中轻轻哼唱最后几句,有感恩,“谢谢你曾来临,曾离去,陪着我像影子,像姓名”;剩下的只是“白色”的风衣(时光洗净了那些不开心的记忆)和幸福的回忆,“白色风衣,蓝色的你,挂彩虹画星球,贴上笑容”;然后是一段知足的总结,“曾在一起,不在一起,都是感情”。也直到这一句,这一段故事才叙述完整,故事中的人也才算真正的在回忆中找到一种平衡,一种真正的释怀。
作为专辑里的第一首歌,这首歌更像是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之后的每首歌,都像是记忆中的一个不同颜色不同状态的画面。喜欢这首歌的朋友,也不要忘了去支持《跳舞的梵谷》这张越听越有味道的专辑。
给疯狂一点温度,让它变成我们平凡生活中最丰富的活过的证明,或不完美,或不想被人共鸣,然而正是那些闪动着的碎片,不知拼凑出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活在心中,永不凋谢。
如清风般悠扬的旋律,如诗句般细腻的歌词,似乎这首歌是这张浓墨重彩刻画出来的突破专辑中最小清新的一首代表作。放在专辑的第一首,一下子拉回记忆。来不及反映,自己已经无意识的点开了单曲循环。
《跳舞的梵谷》这张专辑的最大突破不是疯狂,而是用理性的方式接受疯狂,又在疯狂中归于最后的理性。有别于张惠妹《阿密特》那样从内到外的精神狂嗨。这张专辑想表现的“狂”,似乎更偏向于平淡生活乏味之余的“抓狂”,但是又因为内心深处最深的理性,让她始终坚信,生活的真谛终于平凡,那些看似不堪回忆的某些经历,那些似乎不像自己的疯狂举动,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就像一幅画,要体现兴兴向荣,就必须要先有阴暗面。而这一切的完美或不完美都是过程,只要用力活过,都会极美收场,那些错过的,失去的,想念的,不舍的,都会在最美的记忆中重聚。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燕姿这次的疯狂“不激烈”,仍未跳脱原来音乐该有的路线,只是在编曲上适度不走常规,唱腔上偶尔张扬,而最终呈现的并非一张焕然一新的实验专辑。但这张专辑要特别呈现的本来也只不过是一副画不同角度的阴暗面,而并非是要撕毁原来的画作,而打开另一副画风完全逆转的画轴。说不足,就是她歌路中的音乐性还没达到彻底的释放;说可取之处,就是她在这张专辑中又找到了一个很贴合她现在生活状态的一个切入点,歌人合一,是她一开始打动我们的地方,在突破之余,这一点却从来未曾变过。
是的,她还是保留着她十几年前那个喜欢唱歌的姿态,依旧在用音乐去诠释生活中的简单感动。
正如这首歌,是这张专辑理性的代表作。而理性的第一步,就是接受那些沉淀在时光中的“黑色素”,把那些洗不掉的阴霾,化作一件黑色风衣,穿在身上,然后用它抵御接下来的风风雨雨。在温暖旋律的包裹下,那些过去的伤痛就像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而生活中的智者,不会一味排斥那一幕幕不堪回首的过去,而是选择释然的接受,然后把它们化作一种温暖的留念。
开篇有如风铃一般,轻轻拉起一段戛然待续的记忆篇章。“当时提不起,那段沉痛的感情。”像是经过了久久沉思后不经意的一句,那种像是经历了断片之后突然感慨性的一句,然后思绪徐徐道来,像一经打开就停不了的话匣,使这首歌近乎没有间奏,第一段副歌唱完后就紧紧接入第二段主歌,一段一段唱腔的变化,似乎代表着时过多年后再次嚼起这些故事时不同的心境,最后“白色风衣,蓝色的你”温暖的收尾,是这首歌最动人的地方,似乎唱出了一种“放下了沉痛的过去,只记起最好的你”的味道,在短短一首歌中,似乎经历了一种情绪上的洗涤,留下的是无穷的回味。
往细处去品味,会发现在这首歌的三个段落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出三种不同的心情。
第一部分从“当时提不起,那段沉痛的感情”,到“我去过的过去,谁同行,谁远行”。这一段落中,她娓娓道来的唱腔,一种学着释然的语气,去试着看开那些过去伤痛的记忆。然而就比如“当时禁不起,你我情绪的暴雨,最后美如一场风景”,与其说它是一种时过境迁的释然,其实听着更像是刻意给自己讲道理,更像一句接一句的心理暗示。所以在第一段中,我们还是能在看似温暖的旋律中,听到看似冷静的唱腔中透露出隐隐伤怀。
第二部分从“把清空万里,搬进我的世界里”开始,作词人厉害的地方在于第二段主歌写出了和第一段主歌一样心境下完全不一样的出口。第一段主歌讲的或许是岁月的洗礼让自己学会看淡过去;而第二段的主歌讲的却是,虽然有一些沉痛的经历,但应当活在当下,因为我们依旧可以听歌,餐叙,履行,还自己一身率性,开启一段全新的旅行。这似乎是说服自己振作起来的另一种手段。然而副歌开始时,在旋律铺陈下,还真唱出一种旅行的感觉。特别是“一段一段飞过的日历”,一直给我一种站在车顶把过去一页一页的日历扔向风中的画面。
然而这段刻意走起的旅行,找的或许并不是期许中的星星,而是曾经在一起的熟悉味道。也正因为如此,第二段副歌结束时,情绪泛滥,激起了心中情绪宣泄般的呐喊。紧接着就是第三段副歌,其实不仅是MV中的呈现,就单听第三段副歌中,激扬的旋律似乎也真有一种,回忆和现实一幕幕更迭交错的感觉,就像过去一幕幕在车窗前快放,然后截然而止,停车,下车,旋律一下子慢了下来,在风中轻轻哼唱最后几句,有感恩,“谢谢你曾来临,曾离去,陪着我像影子,像姓名”;剩下的只是“白色”的风衣(时光洗净了那些不开心的记忆)和幸福的回忆,“白色风衣,蓝色的你,挂彩虹画星球,贴上笑容”;然后是一段知足的总结,“曾在一起,不在一起,都是感情”。也直到这一句,这一段故事才叙述完整,故事中的人也才算真正的在回忆中找到一种平衡,一种真正的释怀。
作为专辑里的第一首歌,这首歌更像是打开了一扇记忆的大门,之后的每首歌,都像是记忆中的一个不同颜色不同状态的画面。喜欢这首歌的朋友,也不要忘了去支持《跳舞的梵谷》这张越听越有味道的专辑。
给疯狂一点温度,让它变成我们平凡生活中最丰富的活过的证明,或不完美,或不想被人共鸣,然而正是那些闪动着的碎片,不知拼凑出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活在心中,永不凋谢。
© 本文版权归作者 抓狂先森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