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虽老情难泯,绕梁三月殇别离! ——听《琅琊榜》插曲《红颜旧》有感

红颜虽老情难泯,绕梁三月殇别离!
——听《琅琊榜》插曲《红颜旧》有感
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要有好的剧本、好的表演和好的美工道具,更离不开的是好的配乐。譬如《沧海一声笑》之于《笑傲江湖》;《男儿当自强》之于《黄飞鸿》;《人间道》之于《倩女幽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之所以影响了八零后和九零后这整整两代人,人称“香江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作曲家黄霑先生为影视作品的作曲配乐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功臣。好的配乐插曲,不仅可以营造和渲染作品的感情氛围,更可以通过作词来与作品本身的情怀暗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直到许多年后,每当这些经典的插曲响起时,人们也能被轻易的带回到那些曾经深深感动的故事中去。那么今天,我就要拿起这杆拙笔,记下观看号称“第一国产良心剧”《琅琊榜》后,对其中插曲《红颜旧》的一些感触,不仅仅是为了许多年后的念想,更是百感交集、不吐不快!
记的这首插曲第一次在电视剧里响起是在霓凰公主和梅长苏去林家旧宅故地重游的情节。当故园残败颓废,荒草凄凉,满眼回忆与伤心时,二胡那凄绝红尘、阅尽沧桑的声色悠然响起:“西风夜渡寒山雨,家国依稀残梦里。思君不见倍思君,别离难忍忍别离、、、”试问这世间谁无故园之思,即便是人生再顺利美满,每当我们回忆起儿时或者是少年时居住的旧宅或小院,怎能不如《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般感叹物是人非、时光易逝、沧海桑田?!当时我就被如此凄美的旋律和歌词所打动心弦,上网一搜,才知道这是《琅琊榜》的插曲,刘涛演唱的《红颜旧》。
《红颜旧》在剧中第二次出现是在著名的桥段“长亭相认”,就是霓凰郡主在帝都长亭外终于与化身梅长苏的林殊相认的时候,这首曲子突然想起,使观众本来已经被调动和积蓄到顶点的情绪终于如决堤的水坝般无法抑制。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前青梅竹马的爱侣和自己的父亲几乎是前后战死在沙场,由于幼弟年少,霓凰郡主只得强忍着刻骨铭心的悲痛,带领着父亲的残部将强敌击退,并使得云南领地政通人和得以大治。苦难仿佛一夜之间让她从一个十七岁的青涩少女成长为率领千军万马纵横沙场的一品军侯,这思念爱侣的十年间,霓凰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云南王!其实当一部分颜值控、萝莉控的观众吐槽由刘涛扮演的霓凰郡主扮相太老、少女感不强时,应该说,任何少女如果经历如此人生惨变并在军政上磨练成熟后,恐怕都难以再有少女感了。
“狼烟烽火何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蜡炬已残泪难干,江山未老红颜旧!”男人通常会为了家国情怀和功名事业而疯狂,而女人则通常会为了爱情和家庭去疯狂,即便是如霓凰郡主这样一个风光霁月、疏阔爽朗的女人,可能心中更难割舍的也不是权力、富贵和军功,而是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侣沉冤得雪或无恙归来吧。霓凰作为一个女人,之所以能率领骑兵去冲阵斩将,恐怕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和心碎的倔强吧。作为时刻都与死亡为伍的沙场,就连男人都悲唱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何况是一个少女?十年征战,十年主政,征战和忙碌后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陪伴霓凰的,恐怕也只有那渐燃渐短的西窗红烛了。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一个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在相思与回忆中悄然流逝,永远不老的是壮美江山,红颜却早已蹉跎成白发。
《红颜旧》最后一次在本剧中出现已经快到剧终,林殊和蔺臣谈及要服用冰续丹燃烧所剩无几的生命力,以求换来短暂的两三个月精力去北疆抵挡侵略,却被霓凰无意中听到,当她得悉十年归来的爱人马上又要与自己分别——而且是生离死别,不禁双眸含泪的深情凝望着林殊,这眼神有哀怨,但更多的是恋恋不舍。作为主持云南十年军政大局的女人,霓凰无疑是顾大局、识大体的,可是理智过后,恐怕要悲怆的要感叹苍天无情,造化弄人,为何要让十年后的重逢如此短暂?!
“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人海茫茫中无意的聚散别离已让人黯然神伤,更何况是提前知道要别离,还要尊重爱人的选择,这又是如何的心碎与断肠?!辛弃疾有词曰:“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生离已使人相思成灾,更何况是阴阳相隔、永难再见的死别?!
“托鸿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每当读到林殊临终前给霓凰的绝笔信的内容,每当想到霓凰用颤抖的双手从宫羽手中接到此信时的内心,我都觉得心仿佛都要碎了:“吾妹霓凰,见字如面。兄有三愿,一愿长安康,二愿常喜乐,三愿莫痴候。戎马倥偬,逝水如斯,不可彷徨独宿。今生奈何,情深缘浅。偷得朝夕已是奢,苍天怜我。承君一诺,来生必践。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元佑六年 十一月廿三 兄长,林殊字”
“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可以想到,在林殊燃尽生命病逝军中之后,得知噩耗的霓凰,绝不会如他信中所嘱咐的那样“不可彷徨独宿”,肯定会终其一生,在相思与怀念中郁郁而终。自此以后,在彩云之南,永远有一位终身不嫁的郡主,在每个孤独与无眠的夜晚,燃一支红烛,相思垂泪到天明。突然想起罗大佑那首纪念三毛的经典老歌《追梦人》:“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首空枕。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其实三毛怀念不幸遇难的丈夫荷西,倾尽所有积蓄,用尽所有办法,只为跨越阴阳见丈夫一面而不能,最后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这与霓凰郡主思念早逝的林殊,岂非惊人的一致?!
不知世间是否真有轮回,在来世的承诺里,这两个痴儿女能否践行“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的诺言。或许此生可以肯定的是,百年之后,他(她)们或能有幸合葬,生不能同床,死也必可同穴、、、
《红颜旧》虽然在本剧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没有如片头胡歌演唱的《风起时》和片尾王凯演唱的《赤血长殷》那样每集必有;虽然这首插曲完全是以霓凰郡主的角度、甚至是口吻谱写的;但是其歌词工整隽永如诗词,曲调深情感人,最难得的是这首歌曲在境界上和霓凰郡主那以大局为重、舍弃儿女私情而奉献于家国大义的精神境界相一致。就如辛亥革命英雄林觉民那感人泪下的《与妻书》中所写:“自吾遇汝以来,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单凭这一点,已经远远超越了琼瑶类单纯的言情剧,比为了爱情而脑残到不惜祸害族人的《大鱼海棠》的境界要高了不知多少个九层妖塔!相信也是这个原因,让无数琅琊榜的粉丝的手机里,都将此曲设定为无限单曲循环。能看到国产古装良心剧《琅琊榜》已是幸事,而能听到如此中国古风且神合作品情怀的好插曲,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剧的希望!
正所谓:
凭栏谁解相思意,歌尽沧海断肠曲。
红颜虽老情难泯,绕梁三月殇别离。
——听《琅琊榜》插曲《红颜旧》有感
好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要有好的剧本、好的表演和好的美工道具,更离不开的是好的配乐。譬如《沧海一声笑》之于《笑傲江湖》;《男儿当自强》之于《黄飞鸿》;《人间道》之于《倩女幽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之所以影响了八零后和九零后这整整两代人,人称“香江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作曲家黄霑先生为影视作品的作曲配乐绝对是功不可没的功臣。好的配乐插曲,不仅可以营造和渲染作品的感情氛围,更可以通过作词来与作品本身的情怀暗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直到许多年后,每当这些经典的插曲响起时,人们也能被轻易的带回到那些曾经深深感动的故事中去。那么今天,我就要拿起这杆拙笔,记下观看号称“第一国产良心剧”《琅琊榜》后,对其中插曲《红颜旧》的一些感触,不仅仅是为了许多年后的念想,更是百感交集、不吐不快!
记的这首插曲第一次在电视剧里响起是在霓凰公主和梅长苏去林家旧宅故地重游的情节。当故园残败颓废,荒草凄凉,满眼回忆与伤心时,二胡那凄绝红尘、阅尽沧桑的声色悠然响起:“西风夜渡寒山雨,家国依稀残梦里。思君不见倍思君,别离难忍忍别离、、、”试问这世间谁无故园之思,即便是人生再顺利美满,每当我们回忆起儿时或者是少年时居住的旧宅或小院,怎能不如《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般感叹物是人非、时光易逝、沧海桑田?!当时我就被如此凄美的旋律和歌词所打动心弦,上网一搜,才知道这是《琅琊榜》的插曲,刘涛演唱的《红颜旧》。
《红颜旧》在剧中第二次出现是在著名的桥段“长亭相认”,就是霓凰郡主在帝都长亭外终于与化身梅长苏的林殊相认的时候,这首曲子突然想起,使观众本来已经被调动和积蓄到顶点的情绪终于如决堤的水坝般无法抑制。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前青梅竹马的爱侣和自己的父亲几乎是前后战死在沙场,由于幼弟年少,霓凰郡主只得强忍着刻骨铭心的悲痛,带领着父亲的残部将强敌击退,并使得云南领地政通人和得以大治。苦难仿佛一夜之间让她从一个十七岁的青涩少女成长为率领千军万马纵横沙场的一品军侯,这思念爱侣的十年间,霓凰其实已经是事实上的云南王!其实当一部分颜值控、萝莉控的观众吐槽由刘涛扮演的霓凰郡主扮相太老、少女感不强时,应该说,任何少女如果经历如此人生惨变并在军政上磨练成熟后,恐怕都难以再有少女感了。
“狼烟烽火何时休?成王败寇尽东流。蜡炬已残泪难干,江山未老红颜旧!”男人通常会为了家国情怀和功名事业而疯狂,而女人则通常会为了爱情和家庭去疯狂,即便是如霓凰郡主这样一个风光霁月、疏阔爽朗的女人,可能心中更难割舍的也不是权力、富贵和军功,而是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侣沉冤得雪或无恙归来吧。霓凰作为一个女人,之所以能率领骑兵去冲阵斩将,恐怕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和心碎的倔强吧。作为时刻都与死亡为伍的沙场,就连男人都悲唱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更何况是一个少女?十年征战,十年主政,征战和忙碌后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陪伴霓凰的,恐怕也只有那渐燃渐短的西窗红烛了。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一个女人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就这样在相思与回忆中悄然流逝,永远不老的是壮美江山,红颜却早已蹉跎成白发。
《红颜旧》最后一次在本剧中出现已经快到剧终,林殊和蔺臣谈及要服用冰续丹燃烧所剩无几的生命力,以求换来短暂的两三个月精力去北疆抵挡侵略,却被霓凰无意中听到,当她得悉十年归来的爱人马上又要与自己分别——而且是生离死别,不禁双眸含泪的深情凝望着林殊,这眼神有哀怨,但更多的是恋恋不舍。作为主持云南十年军政大局的女人,霓凰无疑是顾大局、识大体的,可是理智过后,恐怕要悲怆的要感叹苍天无情,造化弄人,为何要让十年后的重逢如此短暂?!
“忍别离,不忍却要别离!”人海茫茫中无意的聚散别离已让人黯然神伤,更何况是提前知道要别离,还要尊重爱人的选择,这又是如何的心碎与断肠?!辛弃疾有词曰:“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生离已使人相思成灾,更何况是阴阳相隔、永难再见的死别?!
“托鸿雁南去,不知此心何寄?”每当读到林殊临终前给霓凰的绝笔信的内容,每当想到霓凰用颤抖的双手从宫羽手中接到此信时的内心,我都觉得心仿佛都要碎了:“吾妹霓凰,见字如面。兄有三愿,一愿长安康,二愿常喜乐,三愿莫痴候。戎马倥偬,逝水如斯,不可彷徨独宿。今生奈何,情深缘浅。偷得朝夕已是奢,苍天怜我。承君一诺,来生必践。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元佑六年 十一月廿三 兄长,林殊字”
“红颜旧,任凭斗转星移,唯不变此情悠悠!”可以想到,在林殊燃尽生命病逝军中之后,得知噩耗的霓凰,绝不会如他信中所嘱咐的那样“不可彷徨独宿”,肯定会终其一生,在相思与怀念中郁郁而终。自此以后,在彩云之南,永远有一位终身不嫁的郡主,在每个孤独与无眠的夜晚,燃一支红烛,相思垂泪到天明。突然想起罗大佑那首纪念三毛的经典老歌《追梦人》:“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首空枕。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其实三毛怀念不幸遇难的丈夫荷西,倾尽所有积蓄,用尽所有办法,只为跨越阴阳见丈夫一面而不能,最后在绝望中选择了自杀,这与霓凰郡主思念早逝的林殊,岂非惊人的一致?!
不知世间是否真有轮回,在来世的承诺里,这两个痴儿女能否践行“青青河畔,寻常人家,粗衣淡茶,共白头,长相守。”的诺言。或许此生可以肯定的是,百年之后,他(她)们或能有幸合葬,生不能同床,死也必可同穴、、、
《红颜旧》虽然在本剧中出现的次数不多,没有如片头胡歌演唱的《风起时》和片尾王凯演唱的《赤血长殷》那样每集必有;虽然这首插曲完全是以霓凰郡主的角度、甚至是口吻谱写的;但是其歌词工整隽永如诗词,曲调深情感人,最难得的是这首歌曲在境界上和霓凰郡主那以大局为重、舍弃儿女私情而奉献于家国大义的精神境界相一致。就如辛亥革命英雄林觉民那感人泪下的《与妻书》中所写:“自吾遇汝以来,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单凭这一点,已经远远超越了琼瑶类单纯的言情剧,比为了爱情而脑残到不惜祸害族人的《大鱼海棠》的境界要高了不知多少个九层妖塔!相信也是这个原因,让无数琅琊榜的粉丝的手机里,都将此曲设定为无限单曲循环。能看到国产古装良心剧《琅琊榜》已是幸事,而能听到如此中国古风且神合作品情怀的好插曲,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剧的希望!
正所谓:
凭栏谁解相思意,歌尽沧海断肠曲。
红颜虽老情难泯,绕梁三月殇别离。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古剑池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