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reputation乐评
Taylor Swift-reputation
去年的夏天,整个娱乐圈似乎都被Taylor Swift周围的一系列抓马弄得动荡不安。我们或许都以为自己目睹了一代巨星的没落,但幸运的是,那显然是错误的。“reputation”,她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构建于每个时代的巨星都会有的烦恼之上。而对Taylor Swift自己来说,这也是对过去十余年的职业生的反思和总结——她在reputation里多次淡到她曾引以为傲的友谊,并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名誉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深刻地思考。名誉造就了无数人,也摧毁了无数人——这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从Michael Jackson到Britney Spears,传奇的衰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很少有人能在其间找到平衡。Taylor Swift最早把对名誉摆到台面上来讨论应该是“Speak Now”中一首名为“Never Grow Up”的小曲,她在这首歌中抒发了对未来一种不安,因为她知道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而“Red”里的“The Lucky One”则用了一种有趣的视角来看待她当时的名誉——那时她已是乡村乃至流行届的新一代传奇,拥有着两张首周销量破百万的专辑,数座格莱美、并成为各大榜单与颁奖典礼的宠儿。于是便有了“Blank Space”,名誉的初步反噬。之后与它的殊死搏斗中,她却奇迹般存活了下来,这其中很大的功劳是她对自己事业无比精准的地把控,她把一切偶然都巧妙地转化为了必然:从乡村逐步转型为流行,从大众眼中的绝对乖乖女变为叛逆坏女孩——这是多么戏剧性,但它的确发生在Taylor Swift的身上。甚至连Kim Kadashian与那些厌恶她的人对她进行的攻击都被她转化为了自己的武器:“蛇”——现在Kim还会想过“The National Snake Day”吗?
我们不妨从Taylor Swift的六张专辑封面——它们都有趣地清一色是她自己的人像——来看她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Taylor Swift”我们能看到的是沉着中闪现着的稚嫩与灵气;“Fearless”中略微上扬的嘴角是发掘自身才华潜能后尝试Joni Mitchell般矜持但又不太成功的欣喜外露;“Speak Now”是才华横溢并步入成熟的大气;“Red”展现的是一种沉淀、神秘感;“1989”仿佛是对音乐根源寻觅的记录。而“reputation”,则显现出了一种冷酷、Hip-Hop-influenced以及——从未有过的自信。
Taylor这次在音乐制作人上进行了一次“大裁员”,除了参与人数最多的暗黑童话大作“Look What You Made Me Do”外,其余歌曲基本只有Max Martin、Shellback和Jack Antonoff协助操刀。Max Martin的出现其实并不太讨人喜,他常年混迹于流行界中而带有的保守感让不少本可以更加有趣的歌曲被条框束缚。“...Ready For It?”在噼里啪啦的电幕狂轰乱炸后却立马软趴变为白莲出水,接着六束烟花冲天,剩下只是懵了一脸的听众们望着火星子发愣。而“Gorgeous”则很不合时宜的打了一个安全牌,再美的旋律和歌词在如此平淡的制作里也显得苍白无力。
除了封面中透露出的嘻哈信息以外,Taylor还在音乐里藏了不少以Auto-Tune为主打造出的科技感,机械与人性间碰撞也成了这张专辑很有趣的一部分。除此之外,“I Did Something Bad”和“Don't Blame Me”一同构建出了她最摇滚的时刻。前者如复仇女神般降临,在无数次愧疚的犯错后她找到了快感,然后“La da da da da da DA DA”肆意地开火,接着在“They're burning all the witches, even if you aren't one/They got their pitchforks and proof, their receipts and reasons”的蓄力后以怒火燎原。而后者在福音的伪装下藏着体积庞大的场馆摇滚,Dubstep更是混入进管风琴中,她则在波涛汹涌的伴奏里突破了自身嗓音的极限。“Dancing With Our Hands Tied”的快速真假音切换和“Dress”里大量的气声也让人不禁惊叹她唱功的进步——提到“Dancing With Our Hands Tied”,我们多久没有听到一首有着丰富信息量和老练旋律的EDM了?这首歌人容易让人想起“1989”里的“Shake It Off”,但它去掉了后者的Motown气息,转而换成了一种暗室舞曲质感。
从专辑整体来看,Taylor的品控有很大改进,但并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End Game”的三段式说唱就像是三场才艺秀,每个人都尽全力拿出点干货,最让人惊喜的是丢掉那些垃圾芭乐的Ed Sheeran,他在这首歌里的表现终于向更多听众证明了自己的嘻哈才能。而“Delicate”才像是Ed Sheeran做出的东西,又或许Taylor是去向Justin Bieber和Fergie取了经,才做出了这样一首贴着潮流的Dancehall。另外,“King of My Heart”pre-chorus的flow怎么听都很好笑。不过“This Is Why We Can't Have Nice Things”需要受到表扬,这首歌就像是带着音乐剧元素的喜剧(一定要一镜到底),在如盖茨比举办的盛大派对中,神经质的女主角自导自演一出好戏。而她在桥段中也用了一种很戏谑地方式描述了她周围亲密的人对她那些抓马的看法:抱歉,他们都不在乎哟。
音乐上,“Call It What You Want”密不透风的沉黯氛围里如潮水般缓缓涨落的律动明显地受到了PB R&B的影响。她在这首歌里对一年前的事故做出了描绘:一夜崩塌的城堡、被摘夺的皇冠、拿着刀却陷进枪战”,“liars”、“jokers”、”drama queens”将她如女巫般审判。但在这混沌乱世中,她却找到了出口:爱。在她心如灰似的叙述中,往事如沙盘游戏般轻描淡写地复原。而到副歌时,她毫无生气的声音似乎闪过了一丝光亮,她的口吻是前所未有的成熟——这已不像是炽红热恋,而更像是一种稳定的、饱经磨练的感情。并且看似波动不太的情感表达就像是百感交集到了极致的压抑。九年前,她曾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改编成了一首“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赞歌。在那首歌里,Taylor Swift展现了一种单纯的浪漫。她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象征阻挠的父亲、舞会、阳台、白婚纱,以及她的罗密欧。而现在,随着名誉藤蔓的生长,她的世界早已面目全非:虚伪的恭维、莫须有的恶名、舆论的抵毁——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复杂成人世界的狂风暴雨中,她却仍固执地揣着那份纯真的浪漫:“you don't need to save me/but would you run away with me?/‘yes’”——这次不再是莎士比亚的剧本,而是真正属于她的爱情故事。
有人说“New Years Day是她的版本的“New Year”,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因为Regina Spektor唱的是“New Year Eve”。Taylor Swift在讲述“New Years Day”创作故事时说道:“今年我们在伦敦办了个盛大的新年派对,我觉得大家都在讨论跨年夜亲的人会是谁,这种想法很浪漫‘我跨年的时候要亲谁呢?’但是我觉得更浪漫的想法是第二天谁来照顾你,谁会是那个给你止痛药,帮你打扫房间的人?这样更有长久的感觉。”Taylor Swift总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这是她体内诗人一面的特质,也是她能让人不断想起Joni Mitchell的源泉所在。
“Getaway Car”则是一首典型的Jack Antonoff-produced的歌曲,这位今年最火的制作人正忙于为各位艺人弹奏合成器。那些作品有好有坏,这和他身上特有的“青年精神”气质有很大的关系——像P!nk这类想尝鲜的老牌艺人与他合作就会有一种“大妈急着赶潮流”的不适感。而当Lorde向他抛出橄榄枝后,他们却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Taylor Swift显然属于后一类,甚至在这首歌里,我们还真能听到几分Lorde的感觉。要捕捉一代人的情感,去选择某一能所寄托的载体是个很妙的选择,Taylor带着这一点,选择了“车”,这个在每个时代都奇妙地有着类似象征——不羁、激情——的机器。而Taylor选的还不是一般的“玛莎拉蒂”,而是Bonnie And Clyde的逃亡之车。这首歌就像是放置于车内的摄像机的录像带,Taylor把它取出、放映,在胶片时代褪色泛黄质感的画面中,是整个鲜活的青春:“I was ridin' in a getaway car/I was cryin' in a getaway car/I was dyin' in a getaway car/Said goodbye in a getaway car”——这辆“Getaway Car”就是一切的见证者。如果说Lorde终究难以深入主流,而Rita Ora之流又过于廉价,那么Taylor Swift就是这个时代扛起“青年精神”大旗的最佳人选:她谦逊、睿智、自醒,还有足够的野心——而我们又为何要一次次地去担心她的转变呢?她似乎在用这样一首高度浓缩的青春赞歌告诉我们:傻瓜,别多想了,她永远会是那位将所有掷向她的石块砌成城堡的新浪漫主义者,也永远会是那位唱着我们的歌的——Taylor Swift. A-
注:本文中“New Years Day”创作背景来源于微博@Taylor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