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没人写乐评,那我就再自我批评一下吧(还是字多慎点,图片就不传了,附上有图片的公众号链接)
首先图片的话,请看原文,原文链接如下:
https://mp.weixin.qq.com/s/wlZQTVP711LSgFlEpTjOnw
下面是正文。
上周五的时候又发了一张EP,也算是自己在这边以WISEFAKE名义发的第二张EP,也是我参与建设的位于多伦多的独立电子厂牌Briefnote编号BN-04的第五张EP。还是那句话,既然没有正经的乐评,我就还是来自我批评一下了好了,毕竟这张开始有朋友表示不如第一张那么吸引人了,我也算用半软文一篇解释一下为什么整张会做成这样。
-------------首先是广告的分割线-------------
WISEFAKE第二张EP <ZUO | 左> 已于2017年10月27日在多伦多独立厂牌Briefnote发布,欢迎收听,购买。
试听 / 购买:https://wisefake.bandcamp.com/album/zuo
其他试听:
豆瓣页面: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7134204/
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album?id=36271960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album/1gPPgoCZOtfRZrf7PTFaYO
iTunes:https://itunes.apple.com/ca/album/zuo-ep/id1289734495
-------------广告结束-------------
好了言归正传,自我批评环节开始。
首先我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专辑名字叫这个,与专辑封面的联系。这张专辑叫《左》,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左,就是我的姓。封面上由三部分构成,一个是左字,一个是一个简体人像图片,第三就是厂牌的logo。专辑封面上的 “左” 字,是从我的名印的一部分,与整张每一首的单首封面统一而作为圆形家纹状态。而封面下面的图形,是一个漫画版的“准备切腹的猫耳人”,仔细看猫耳呦一只耳朵有残缺哟。
为什么要叫自己的名字呢,首先先来大概聊一下,左是一个很老的姓氏,具体怎么来的自己查字典,我是登州府莱阳左氏的后代,为啥要特意说莱阳左氏呢,因为这一支有一个特点,就是轴,比较著名的比如五百年前有个叫左懋第的,有维基百科自己查吧。除了轴以外,这一支还有个特点,你看左懋第的画像,或者这莱阳出来任何一个姓左的,长相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下巴短,一个是眉毛粗。
👆明末画家崔子忠作左懋第像
为啥下面有一个准备切腹的小人,首先从成长环境来说,我是一个家族意识很强的人,而且作为长子长孙长重孙,按理应该像我父亲,我祖父一样为家族多少做一些贡献,但是我出国了,我五年没有回国过年了,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个人来讲是很愧疚的。放这样一个图,也是个人尝试心理上的一种解脱,而并不是切腹后而是准备,也是给自己这种愧疚的事情一点存在的道理,毕竟出国是自己选择的。
好了下面就是四首歌都有日文的名字,确实给好多人阅读和了解用意造成了障碍,不过首先为什么写日语,因为日本文化继承唐文化,家族意识很重,这也是个人很认同的。再是关于四首的名字,大概做一个解释:第一首,檮コツ,就是梼杌,左传记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是一种幼稚与戾气的表现。
第二首“奇妙丸”,大概维基一下,奇妙丸是德川信忠的幼名,关于这位朋友,大概比较有名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他搞死了几乎全部的武田氏将领和宗族,第二是本能寺时他是可以逃跑,但是仍然为家族战死了。是一种由戾气到勇气。
第三首叫義経,也就是源九郎义经,源赖朝的弟弟,悲剧英雄的一个典范了,七岁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就完全忠于本家,源平合战大部分决定性战役都是他指挥的,最后也是被做上幕府将军的源赖朝的一系列逼迫下自裁。很熟悉的剧情对吧,也是一种从勇气到悲凉。
最后一首叫蓮の影,也就是莲的影子。为什么叫莲,莲是一种代表死亡和超脱的丧花,也是丧葬业经典用品。不管是戾气还是勇气还是悲凉,都是要等着用莲花的。
上面三幅就是梼杌,信忠和义经的画像,具体来源参见维基百科,莲花自己找池子看吧。
于是下面开始大概聊一下音乐,这个就是主要自我批评的地方了。
首先第一首,《神乐 · 梼杌》,所谓神乐,就是祭祀用音乐,也就是我在歌曲开头和最后弹得部分,就是一种神乐本人,别问我从哪儿采样的,我写的。顺便说一句,除了鼓用鼓机以外,和上一张一样,和我做的大部分东西一样,都!没!有!采!样!都!是!手!弹!的!包!括!鼓!我!不!画!格!子!。好了继续,里面也用了一套太鼓,当然是鼓机没错,也算是对正常的Techno鼓做一些补充和切分,其他就是两轨轨合成器的旋律,两轨音序和一轨大概赶一下时髦的贝斯低频,还有节奏起来以后第二段里录了一轨代替旋律的无品贝斯旋律。在此我要自我批评,这首歌里首先,我除了低频以外忘了做正经的合成器的贝斯,真的,是,忘了。其次,我现在听的时候,越来越难受一个地方,就是底鼓的节奏太稳定了,变化上实在是,如果刨去太古来听,个人实在是无法直视。当然这首其实本质上还是这张里我最喜欢的一首,声场很满意嗯。
第二首《奇妙丸》,本质上我就是很想做一个和第一首一样适合打碟用的,当然第一首的混响度,音响不好的话实在是会糊,当然好的话肯定是没问题我测试过声场的,于是在第一首崴了以后就做了奇妙丸。奇妙丸的一开始的一段看似比较和后面图文无关,但是其实后面的节奏里包含了前面“毫无关系”的节奏组。至于为啥把这段节奏单独拎出来扔在前面,妈的你要调出来了个跟The Knife用过的一套股的音色百分百同步的鼓机,是不是要用一下,后面的就是一些很Electro的节奏切分,不过好像听起来也不太像,因为把本来的chord音色调成了很像吉他闷音或者军鼓的声音。这首大部分效果都是waves的插件做的,包括King's Microphone和Abbey Road系列,还有一些waves的老效果,比如dropper啥的。这里一定要自我批评一下,首先编曲很像短版的第一手,其次无品贝斯的旋律轨部分跟第一首里的很像,要对自己提出严重批评。单首封面内容是织田家纹织田瓜。
第三首《义经》,编曲编成这样可能会跟很多人造成困扰,至于为啥这样做大概原因如下,本来是想做一首起承转合跟源义经一生同步的作品,之后一度百思不得其解,知道有一天看到RA在Hemlock Recordings作品的评论里有一句关于对固定模式电子音乐解构的说法,就想起来P-Model的Heaven也是一种编曲上的解构,所以就做成了这个状态,来用线性解构表达起承转合。不过单说一句,如果恰好你没有凸显低音的设备以至于听不到里面用底鼓做的低频旋律,或者只听到前三分钟的话,出现一脸“这是什么鬼”的状态我深表同情,本身来讲,这是一首Bass和IDM的结合作品,架构在极简的一轨氛围旋律和一轨音序器上面。说起来音序器,其实只有一轨音序器,至于为啥有两个音色还一会儿左声道一会儿右声道,我也不知道我让音序器随机的。单首封面里是源氏家纹笹龙胆。
最后就是第四首《莲之影》了,这首就没啥好说的了,本身就是一首喜丧白事音乐,旋律本身就是拿白鹿原里朱先生出殡那段儿做的感觉做的编的也很简单,鼓也故意做出来不太齐的那种农村吹鼓队的感觉,至于为啥鼓做成这样,有一集极限挑战里有一段儿陕北民歌儿,白鹿原的电视剧里也有正经这么一段,想想这种鼓,虽然不齐,但是和太鼓一样,比什么Top40越来越重的拍子更震慑人心。前几天还聊到一个话题,你说为啥非洲,美洲,亚洲的东南亚,日韩和西亚,包括中国的西部都有传统的鼓乐,然而华北平原就没有,非得说的话就编钟。刚才写这个的时候查了一下,解释大概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比较少,打击乐器(除木琴和编钟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级的乐器。在春秋和战国的文献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国的打击音乐的文章。” 秒懂。再说回这首,整首歌的除了鼓,你听到歌曲里的所有声音,都是用贝斯弹的。包豪斯David J同款日产Fender无品爵士贝斯,你值得信赖。但是,一定要自我批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句,像洪湖水浪打浪,这个是要严肃批评在未来完全杜绝并随时提高警惕的。单首封面内容是一种莲家纹。
好了,自我批评就此结束,看完这个,好多朋友一定会觉得,“你看我就说,不如上张吧”,不过说本心话来讲,个人更喜欢这张,更自由一些了,上一张只是个相对比较积极的开头而已,不过肯定会被觉得为啥不能做一张一个套路的顺势一下咧。不能吧,感觉个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重复自己,你看我Wanderlust这个团的两张专辑和四张EP,这几年做的这十几个电影的原声,我的其他一堆跟刘頔和岳璇的一批项目,但凡有两张类似的专辑么,没有。所以既然这样,大家也不要费脑子去想了,能听进去就得了。
最后再放一次购买链接:
https://wisefake.bandcamp.com/album/zuo
但凡超过50个购买支持就做实体。
现在7个,十分希望得到大家支持。
但是还是但愿大家能正经听完,谢谢大家。
以上,
困成狗的寂静猫
https://mp.weixin.qq.com/s/wlZQTVP711LSgFlEpTjOnw
下面是正文。
上周五的时候又发了一张EP,也算是自己在这边以WISEFAKE名义发的第二张EP,也是我参与建设的位于多伦多的独立电子厂牌Briefnote编号BN-04的第五张EP。还是那句话,既然没有正经的乐评,我就还是来自我批评一下了好了,毕竟这张开始有朋友表示不如第一张那么吸引人了,我也算用半软文一篇解释一下为什么整张会做成这样。
-------------首先是广告的分割线-------------
WISEFAKE第二张EP <ZUO | 左> 已于2017年10月27日在多伦多独立厂牌Briefnote发布,欢迎收听,购买。
试听 / 购买:https://wisefake.bandcamp.com/album/zuo
其他试听:
豆瓣页面: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7134204/
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album?id=36271960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album/1gPPgoCZOtfRZrf7PTFaYO
iTunes:https://itunes.apple.com/ca/album/zuo-ep/id1289734495
-------------广告结束-------------
好了言归正传,自我批评环节开始。
首先我先来说一下为什么专辑名字叫这个,与专辑封面的联系。这张专辑叫《左》,可能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左,就是我的姓。封面上由三部分构成,一个是左字,一个是一个简体人像图片,第三就是厂牌的logo。专辑封面上的 “左” 字,是从我的名印的一部分,与整张每一首的单首封面统一而作为圆形家纹状态。而封面下面的图形,是一个漫画版的“准备切腹的猫耳人”,仔细看猫耳呦一只耳朵有残缺哟。
为什么要叫自己的名字呢,首先先来大概聊一下,左是一个很老的姓氏,具体怎么来的自己查字典,我是登州府莱阳左氏的后代,为啥要特意说莱阳左氏呢,因为这一支有一个特点,就是轴,比较著名的比如五百年前有个叫左懋第的,有维基百科自己查吧。除了轴以外,这一支还有个特点,你看左懋第的画像,或者这莱阳出来任何一个姓左的,长相都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下巴短,一个是眉毛粗。
👆明末画家崔子忠作左懋第像
为啥下面有一个准备切腹的小人,首先从成长环境来说,我是一个家族意识很强的人,而且作为长子长孙长重孙,按理应该像我父亲,我祖父一样为家族多少做一些贡献,但是我出国了,我五年没有回国过年了,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个人来讲是很愧疚的。放这样一个图,也是个人尝试心理上的一种解脱,而并不是切腹后而是准备,也是给自己这种愧疚的事情一点存在的道理,毕竟出国是自己选择的。
好了下面就是四首歌都有日文的名字,确实给好多人阅读和了解用意造成了障碍,不过首先为什么写日语,因为日本文化继承唐文化,家族意识很重,这也是个人很认同的。再是关于四首的名字,大概做一个解释:第一首,檮コツ,就是梼杌,左传记载,“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是一种幼稚与戾气的表现。
第二首“奇妙丸”,大概维基一下,奇妙丸是德川信忠的幼名,关于这位朋友,大概比较有名的就是两件事,一个是他搞死了几乎全部的武田氏将领和宗族,第二是本能寺时他是可以逃跑,但是仍然为家族战死了。是一种由戾气到勇气。
第三首叫義経,也就是源九郎义经,源赖朝的弟弟,悲剧英雄的一个典范了,七岁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就完全忠于本家,源平合战大部分决定性战役都是他指挥的,最后也是被做上幕府将军的源赖朝的一系列逼迫下自裁。很熟悉的剧情对吧,也是一种从勇气到悲凉。
最后一首叫蓮の影,也就是莲的影子。为什么叫莲,莲是一种代表死亡和超脱的丧花,也是丧葬业经典用品。不管是戾气还是勇气还是悲凉,都是要等着用莲花的。
上面三幅就是梼杌,信忠和义经的画像,具体来源参见维基百科,莲花自己找池子看吧。
于是下面开始大概聊一下音乐,这个就是主要自我批评的地方了。
首先第一首,《神乐 · 梼杌》,所谓神乐,就是祭祀用音乐,也就是我在歌曲开头和最后弹得部分,就是一种神乐本人,别问我从哪儿采样的,我写的。顺便说一句,除了鼓用鼓机以外,和上一张一样,和我做的大部分东西一样,都!没!有!采!样!都!是!手!弹!的!包!括!鼓!我!不!画!格!子!。好了继续,里面也用了一套太鼓,当然是鼓机没错,也算是对正常的Techno鼓做一些补充和切分,其他就是两轨轨合成器的旋律,两轨音序和一轨大概赶一下时髦的贝斯低频,还有节奏起来以后第二段里录了一轨代替旋律的无品贝斯旋律。在此我要自我批评,这首歌里首先,我除了低频以外忘了做正经的合成器的贝斯,真的,是,忘了。其次,我现在听的时候,越来越难受一个地方,就是底鼓的节奏太稳定了,变化上实在是,如果刨去太古来听,个人实在是无法直视。当然这首其实本质上还是这张里我最喜欢的一首,声场很满意嗯。
第二首《奇妙丸》,本质上我就是很想做一个和第一首一样适合打碟用的,当然第一首的混响度,音响不好的话实在是会糊,当然好的话肯定是没问题我测试过声场的,于是在第一首崴了以后就做了奇妙丸。奇妙丸的一开始的一段看似比较和后面图文无关,但是其实后面的节奏里包含了前面“毫无关系”的节奏组。至于为啥把这段节奏单独拎出来扔在前面,妈的你要调出来了个跟The Knife用过的一套股的音色百分百同步的鼓机,是不是要用一下,后面的就是一些很Electro的节奏切分,不过好像听起来也不太像,因为把本来的chord音色调成了很像吉他闷音或者军鼓的声音。这首大部分效果都是waves的插件做的,包括King's Microphone和Abbey Road系列,还有一些waves的老效果,比如dropper啥的。这里一定要自我批评一下,首先编曲很像短版的第一手,其次无品贝斯的旋律轨部分跟第一首里的很像,要对自己提出严重批评。单首封面内容是织田家纹织田瓜。
第三首《义经》,编曲编成这样可能会跟很多人造成困扰,至于为啥这样做大概原因如下,本来是想做一首起承转合跟源义经一生同步的作品,之后一度百思不得其解,知道有一天看到RA在Hemlock Recordings作品的评论里有一句关于对固定模式电子音乐解构的说法,就想起来P-Model的Heaven也是一种编曲上的解构,所以就做成了这个状态,来用线性解构表达起承转合。不过单说一句,如果恰好你没有凸显低音的设备以至于听不到里面用底鼓做的低频旋律,或者只听到前三分钟的话,出现一脸“这是什么鬼”的状态我深表同情,本身来讲,这是一首Bass和IDM的结合作品,架构在极简的一轨氛围旋律和一轨音序器上面。说起来音序器,其实只有一轨音序器,至于为啥有两个音色还一会儿左声道一会儿右声道,我也不知道我让音序器随机的。单首封面里是源氏家纹笹龙胆。
最后就是第四首《莲之影》了,这首就没啥好说的了,本身就是一首喜丧白事音乐,旋律本身就是拿白鹿原里朱先生出殡那段儿做的感觉做的编的也很简单,鼓也故意做出来不太齐的那种农村吹鼓队的感觉,至于为啥鼓做成这样,有一集极限挑战里有一段儿陕北民歌儿,白鹿原的电视剧里也有正经这么一段,想想这种鼓,虽然不齐,但是和太鼓一样,比什么Top40越来越重的拍子更震慑人心。前几天还聊到一个话题,你说为啥非洲,美洲,亚洲的东南亚,日韩和西亚,包括中国的西部都有传统的鼓乐,然而华北平原就没有,非得说的话就编钟。刚才写这个的时候查了一下,解释大概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比较少,打击乐器(除木琴和编钟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级的乐器。在春秋和战国的文献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国的打击音乐的文章。” 秒懂。再说回这首,整首歌的除了鼓,你听到歌曲里的所有声音,都是用贝斯弹的。包豪斯David J同款日产Fender无品爵士贝斯,你值得信赖。但是,一定要自我批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句,像洪湖水浪打浪,这个是要严肃批评在未来完全杜绝并随时提高警惕的。单首封面内容是一种莲家纹。
好了,自我批评就此结束,看完这个,好多朋友一定会觉得,“你看我就说,不如上张吧”,不过说本心话来讲,个人更喜欢这张,更自由一些了,上一张只是个相对比较积极的开头而已,不过肯定会被觉得为啥不能做一张一个套路的顺势一下咧。不能吧,感觉个人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重复自己,你看我Wanderlust这个团的两张专辑和四张EP,这几年做的这十几个电影的原声,我的其他一堆跟刘頔和岳璇的一批项目,但凡有两张类似的专辑么,没有。所以既然这样,大家也不要费脑子去想了,能听进去就得了。
最后再放一次购买链接:
https://wisefake.bandcamp.com/album/zuo
但凡超过50个购买支持就做实体。
现在7个,十分希望得到大家支持。
但是还是但愿大家能正经听完,谢谢大家。
以上,
困成狗的寂静猫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寂静猫WISEFAK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