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陈珊妮温暖,也比包装上的她自己更柔软


《周游拾光》是周笔畅2013年推出的一张音乐精选专辑,收录了周笔畅在金牌大风时期出品的歌曲。
2009年之前,已经出了三张个人专辑《谁动了我的琴弦》《NOW》《WOW》的周笔畅一直摆脱不了那个“爆炸头、黑镜框”的酷萌超女形象,受制于形象定位,她的音乐风格也一直徘徊在流行R&B加嘻哈外搭几首口水歌的保守地带。
2009年,周笔畅跳出原唱片公司,来到了金牌大风,这是她歌手生涯的分水岭。当时的金牌大风大胆给周笔畅的形象设计做了颠覆,周笔畅摘下了她那副中性感十足的黑眼镜,抹上烟熏眼影,留着精致短发,换上夺目裙装,隐隐透露出一股成熟鬼魅、睥睨众生的天后架势。与其同时,金牌大风凭借自身的业内资源,也邀请不少优秀音乐人和周笔畅合作(像范晓萱、蔡健雅、陈小霞、方大同),大玩概念,尝试多元,定位也开始挣脱原来的受众局限,甚至有剑走偏锋的意思,这从金牌大风时期的专辑名字就看得出来:《时间》《I,鱼,光,镜》《黑•择•明》,越来越自我,越来越文艺。
也许可以把这一时期的周笔畅和陈珊妮做个有趣的比较,陈珊妮就像一个冰雪女王,没事用刀削指甲,偶尔把刀子架在你脖子上说一个笑话,让你又想笑又不敢放肆;周笔畅的歌虽然也有冷淡黑暗的一面,但是你总能听到温暖和阳光,这种温暖来自于她细腻抒情的R&B唱腔,这种阳光则来自于她富有节奏感的摇滚呐喊,所以,周笔畅的冷色调不是坚硬的,不是刻薄的,也不拒人门外,相反,如果静静聆听,你常常能感觉到,她吊梢的斜视还是有种孩子气的本真,她的歌声里有一种一触即溃的柔软,周笔畅成不了斩截的“狠角色”,不管她的决绝多么来势汹汹,到最后总是会被她心存的良愿轻轻化解。
专辑里有一首《星期三的信》,这首歌曲由陈珊妮作曲、周笔畅以自己看过的书《星期三的信》为灵感填上歌词,写得非常甜蜜动人,绝对是周笔畅的少女心爆发:
我喜欢你有20个原因 只是再好的形容都不够美丽 且让我留白表示安静 最后签个名证实动了心 ——周笔畅《星期三的信》
《倒叙的时光》《带你去兜风》《Season》这几首歌也是同样的小清新风格,像脆皮甜筒,巧克力的外衣薄薄一层,很容易在心里融化掉。我总觉得这些歌所流露出来的清素纯朴,是周笔畅音乐的底色,像一根开花的绳子随风自在荡漾,上面维系着她那些鸢黑色的花朵。
红焰火 望着我 快乐的 那个我 转眼悄悄的回来了 旧门锁 别等我 消失的 那个我 就是我要我的自我 ——周笔畅《时光机与流浪者》
与之相对,周笔畅的暗色系歌曲《黑苹果》《城市人间》《鱼罐头》《单面镜》《福尔摩斯》则概念十足,有乖戾有邪气,歌词里的情爱都有种要被活体解剖的赤裸和冷酷,但在周笔畅那里,她终究做不到波澜不惊无关痛痒冷眼旁观。在《鱼罐头》这首歌里,一开始是水母一样飘荡的念头,弥漫着防腐的哀伤,残忍却又遥远,就像乙一的小说《夏日、烟火和我的尸体》,但随着音乐进行,那些支离破碎的念头开始汇合,沿着藕断丝连的回忆,重新灌注进这具身体,周笔畅的演绎是让人深陷其中的,在她的歌声里你无法置身事外,只能像溺水一样,缺氧。
唱盘在空转 寂寞是浓雾的暗光 空心砖发烫 胸膛 正中央 那是我 真空的地方 ——周笔畅《鱼罐头》
《对嘴》我也很喜欢,它由陈小霞作曲,姚若龙作词,是一首意味邃长的情歌,有一点偏都市成人抒情,周笔畅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让我感觉她是用一种很少有的成熟女性的妩媚来表达(她一直走偏中性和摇滚的路线),而且是一个在感情里受伤的女性,有投入真情时的义无反顾,也有分道扬镳时的无可挽回,你能从周笔畅的歌声里听到那些历历在耳的誓言、写写删删的心事、寂寂回望的来路。我想,唱这首歌的周笔畅,是有勇气的,她这一次放下了自己,放下了技巧,真挚,让人动容。
2013年,周笔畅离开金牌大风,成立个人工作室“BEGINS”,签约新东家“乐华娱乐”,一直到目前为止,又推出三张非常精彩的专辑《UNLOCK》(2013)、《翻白眼》(2015)和《Not Typical》(2017),其中有比如《密友》《花樽与花》《Lie》等,都是难得的不追流俗的好歌,她和韩国组合Epik High合作的两首歌也很有亮点。从2006年的第一张专辑算起,周笔畅已经在音乐的道路上坚持了十余年,奉献了9张风格各异的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