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庆祝,不欢呼”可能孙燕姿知道她的粉丝进入了中年危机
我不止一次的到处呼喊我是孙燕姿的粉丝。
2014年,懒出天际的姿妈发了《克卜勒》,我终于有机会去听她的演唱会,提前三个月买好了最贵的票,朝圣般的早早来到红磡,等她出场。
当场灯暗下,她一个黑影升上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哭了,基本上是一个人跟着唱完了整场演唱会。走出红磡体育馆碰上了几个也是一个人来看演唱会的深圳小伙伴,一起结伴回了家。那天晚上有许多后来认识的朋友也一个人去看了这场《克卜勒》,我们各自像孤独的星星一样因为她聚到了一起。
夙愿得偿,如同一场青春告别仪式。
三年多过去了,她终于又勤快了起来,甚至提前三天每天在微博发一条10秒钟的,莫名其妙的短视频,还在自己的工作室玩70个问题的问答,新歌上线的晚上认真的发了一组硬照。
作为一个被偶像发新作品的喜悦冲昏头脑的粉丝,当然是疯狂刷微博为她打国际长途call啊!!!满心期待的以为是一张完整的唱片,结果只等来了《跳舞的梵谷-single》。单曲。
我像个怨妇一样到处跟人说:可以上哪举报这个新加坡女骗子吗???
新歌不入耳,第一遍真的是觉得难道姿妈你的声带也退化了么?好好唱歌不要跳舞可以吗?不行,我是粉丝,我要再听一遍,然后……我就循环了两个小时。
我不是搞音乐的,说不出《跳舞的梵谷》有哪些门道,里面那个似有若无的歌剧吟唱有多难,编曲用了什么厉害的思路,整张唱片还没出来也不像别人那样大喊“预定明年金曲奖最佳唱片”。据说豆瓣评分已经刷到了9.7分,我是没什么所谓,只要她开心就好,只要她继续唱就好。
燕姿说这首歌是“理智与狂欢并行”,她还是她。
从小朋友变成了现在站在30岁门口的大叔,回头再听孙燕姿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唱片是《完美的一天》和《克卜勒》。
2005年发行的《完美的一天》遭受了许多非议,很多人无法接受那个唱着《天黑黑》、《开始懂了》的倔强女孩,变成了一个染着红头发穿着蓝雨鞋的叛逆假小子。这张唱片是她第一次有完整的话语权,去唱自己想唱的歌,用音乐和歌词去表达自己,里面洋溢的欢乐气氛和正能量至今不过时。“我要一所大房子”唱的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翻着波浪前进,沿途栽种风景”是对未来充满勇气和希望,“第一天我存在第一次要飞起来”12年后依然在KTV可以瞬间叫醒下半场睡着的人……
2014年发行的《克卜勒》尽管不惊艳,但是可以和《彩虹金刚EP》合起来听。2014和2016两版《克卜勒》一个是面对浩渺宇宙不再孤单,一个是孩子床前的温柔摇篮曲。这两张唱片,一张是初为人母后燕姿对人生和宇宙的新体悟,一张是补充说明,献给小朋友来到缤纷世界的见面礼。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孙燕姿。中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喜欢《开始懂了》;后来爱过错的人,当过备胎,喜欢《我也很想他》和《我不难过》;看了一点世界,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喜欢《LEAVE》喜欢《慢慢来》。
最近,我很喜欢《the moment》。这是一首被《遇见》完全抢走风头的遗珠。MV里干瘦的她剪了一个奇怪的短发,在白色的空间里和一架钢琴,决绝的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说“放心离开我,我会记得这一刻”,然后她就任性的消失了。从此以后,她像一颗彗星,不定期地闪亮出现一下,又默默隐身到浩瀚的世界里。
我还很喜欢《克卜勒》,因为她说自己的歌里,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我不再是一颗寂寞的星星”。
是的啊,更迭的人海中,浩瀚的世界里,能成为一颗不寂寞的星星,多么幸运。
当时在《克卜勒》演唱会现场,粉丝的应援手幅大概的意思是喜欢了她14年,现在又过去了三年。从新世纪的曙光开始到现在,那些她陪伴着长大的人现在大都结婚生子,忙着在家长群和别的家长撕逼,连夜通宵为小孩读幼儿园排队,举全家之力要去买个800w的学区房……
在这个时候,她发了新歌,她说“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一样被赋予一些些疯狂的人”,她也可能感应到她的许多歌迷要应对中年危机了,所以她用一首郑重其事发布的单曲告诉他们——
不回顾 不顽固 不踟蹰
不谢幕 不庆祝 不欢呼
——————————————————
微博:@-王掌柜-
公众号:文艺杂货铺
2014年,懒出天际的姿妈发了《克卜勒》,我终于有机会去听她的演唱会,提前三个月买好了最贵的票,朝圣般的早早来到红磡,等她出场。
当场灯暗下,她一个黑影升上来的时候,我就开始哭了,基本上是一个人跟着唱完了整场演唱会。走出红磡体育馆碰上了几个也是一个人来看演唱会的深圳小伙伴,一起结伴回了家。那天晚上有许多后来认识的朋友也一个人去看了这场《克卜勒》,我们各自像孤独的星星一样因为她聚到了一起。
夙愿得偿,如同一场青春告别仪式。
三年多过去了,她终于又勤快了起来,甚至提前三天每天在微博发一条10秒钟的,莫名其妙的短视频,还在自己的工作室玩70个问题的问答,新歌上线的晚上认真的发了一组硬照。
作为一个被偶像发新作品的喜悦冲昏头脑的粉丝,当然是疯狂刷微博为她打国际长途call啊!!!满心期待的以为是一张完整的唱片,结果只等来了《跳舞的梵谷-single》。单曲。
我像个怨妇一样到处跟人说:可以上哪举报这个新加坡女骗子吗???
新歌不入耳,第一遍真的是觉得难道姿妈你的声带也退化了么?好好唱歌不要跳舞可以吗?不行,我是粉丝,我要再听一遍,然后……我就循环了两个小时。
我不是搞音乐的,说不出《跳舞的梵谷》有哪些门道,里面那个似有若无的歌剧吟唱有多难,编曲用了什么厉害的思路,整张唱片还没出来也不像别人那样大喊“预定明年金曲奖最佳唱片”。据说豆瓣评分已经刷到了9.7分,我是没什么所谓,只要她开心就好,只要她继续唱就好。
燕姿说这首歌是“理智与狂欢并行”,她还是她。
从小朋友变成了现在站在30岁门口的大叔,回头再听孙燕姿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唱片是《完美的一天》和《克卜勒》。
2005年发行的《完美的一天》遭受了许多非议,很多人无法接受那个唱着《天黑黑》、《开始懂了》的倔强女孩,变成了一个染着红头发穿着蓝雨鞋的叛逆假小子。这张唱片是她第一次有完整的话语权,去唱自己想唱的歌,用音乐和歌词去表达自己,里面洋溢的欢乐气氛和正能量至今不过时。“我要一所大房子”唱的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翻着波浪前进,沿途栽种风景”是对未来充满勇气和希望,“第一天我存在第一次要飞起来”12年后依然在KTV可以瞬间叫醒下半场睡着的人……
2014年发行的《克卜勒》尽管不惊艳,但是可以和《彩虹金刚EP》合起来听。2014和2016两版《克卜勒》一个是面对浩渺宇宙不再孤单,一个是孩子床前的温柔摇篮曲。这两张唱片,一张是初为人母后燕姿对人生和宇宙的新体悟,一张是补充说明,献给小朋友来到缤纷世界的见面礼。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孙燕姿。中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喜欢《开始懂了》;后来爱过错的人,当过备胎,喜欢《我也很想他》和《我不难过》;看了一点世界,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喜欢《LEAVE》喜欢《慢慢来》。
最近,我很喜欢《the moment》。这是一首被《遇见》完全抢走风头的遗珠。MV里干瘦的她剪了一个奇怪的短发,在白色的空间里和一架钢琴,决绝的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说“放心离开我,我会记得这一刻”,然后她就任性的消失了。从此以后,她像一颗彗星,不定期地闪亮出现一下,又默默隐身到浩瀚的世界里。
我还很喜欢《克卜勒》,因为她说自己的歌里,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是“我不再是一颗寂寞的星星”。
是的啊,更迭的人海中,浩瀚的世界里,能成为一颗不寂寞的星星,多么幸运。
当时在《克卜勒》演唱会现场,粉丝的应援手幅大概的意思是喜欢了她14年,现在又过去了三年。从新世纪的曙光开始到现在,那些她陪伴着长大的人现在大都结婚生子,忙着在家长群和别的家长撕逼,连夜通宵为小孩读幼儿园排队,举全家之力要去买个800w的学区房……
在这个时候,她发了新歌,她说“世界上一定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人,一样被赋予一些些疯狂的人”,她也可能感应到她的许多歌迷要应对中年危机了,所以她用一首郑重其事发布的单曲告诉他们——
不回顾 不顽固 不踟蹰
不谢幕 不庆祝 不欢呼
——————————————————
微博:@-王掌柜-
公众号:文艺杂货铺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盐村拓哉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