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听的当代陈奕迅
一大早翻起来才记起陈某人新专辑发了,点开歌单的时候,本身是没有什么期望的。
凭心而论,最早放出的四首都比较差强人意。除去它们本身都不是第一耳就给人代入感的作品,就“定制”的概念,它们跟陈奕迅三个字的契合度也非常有限。
《谁来剪月光》属于完成度不高的半芭乐歌,歌词儿戏的可怕,编曲像是那种低分爱情电影会有的主题曲。《放》还算有趣,但切入副歌非常生硬,跨度是属于无法让听众一下子就接受的类型。(这张不少歌有这种感觉)《披风》是第二耳会觉得感动的歌,但主歌写的平淡,听来甚至有些状况外。没有心思多听几次的会轻易切换掉。而口碑上好的《海胆》,词写的过于拥挤,抛开这种单身汉的“邋遢浪漫”主题(粤语专辑很多歌都有涉猎),主歌的歌词唱起来像是绕口令(没有粤语一连串的那种灵动感),平添很多不诚恳的印象。
总的来说,前四首之后,对于陈奕迅这张新碟的期待值,个人已经打了些许折扣。
也许就是没有期待的平淡心情加持,听完了整张之后,我还是心安理得的给出了四星。
这是一张有趣的专辑,我在听了一个早上后,无比坚定这个想法。它有很多其他张“陈奕迅”的影子,但却又真切的是一个新“陈奕迅”。我不知道短评里有多少朋友循环了这张专辑,但是我很确定的是,我被感动到了。
现在已经是17年的10月了。不管是港乐或是华语乐坛,都已经走到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地步。我们开始重视版权,并为这些劳动者们买单,但遗憾,好的音乐人买少见少。
在这样的时代里,陈奕迅出了《C'mom in~》,他努力追求音乐的新鲜感,尽管不一定适合自己。
就像他一直以来做的 ,“专辑就奉献给纯粹的听众”,他没有在任何一首歌投机取巧,更没有加入什么卖热度的合唱来蹭销量。我觉得这非常的有诚意,以他在当前乐坛的地位来说,这种真挚非常宝贵 。
我们不妨再看看今天新鲜出炉的新歌吧,我觉得其中的小心思与关怀,还是值得我们多些尊重的。
首先是《收心操》,它几乎站在了《海胆》的对立面。如果《海胆》是关于日常烦闷生活的个人自由发泄,那么《收心操》就是关于“停靠”,关于接受束缚,关于拥抱平凡的成熟视角。一张专辑歌颂两种生活追求,这种细腻的体贴就挺令人感动。
然后是《床上的黑洞》,编曲非常有趣的同时,其歌词摆脱了“中老年”的基调。脑动大开的梦境联想,幻想色彩的隆重证明陈奕迅依然是年轻人可以找寻共鸣的歌手。
接着的《右上角》,讲当今快餐时代的荒诞生活。这首歌可以表达Eason与这个时代的落差,不管一个人是因为什么开始听胖子,但他其实来自一个相对不那么高速的时代,那时候的一切还是实在的。关于这个“右上角有动静比氧气更重要”的时代,其实我们都有类似的疲倦。当然,这首词也写的挤(也可能编曲的影响),听多了,也跟着歌词一起烦起来。
接着是《之外》,这张里面相对较少类型的歌。这是个正能量容易被嘲弄的时代,所以这首《之外》显然是为辛苦的生活写下的,歌里的“往黑里栽”也是非常有代入感的“反鸡汤”。这首总的来说是一首流水线的“陈奕迅”,最后的“风之外”,也是一种沉默的关怀。
《之外》后面的一首《傅科摆》是专辑一大亮点。这首有《the key》里关于时代追问的犀利感,用国语的歌词去完成这样程度的作品,本身是非常不简单的。傅科摆是翁贝托.埃科的小说,里面编造了历史,却真的引起了世人的追踪。这种关于人的荒唐被这首歌勾勒的非常出色,回到单一个体的角度去论述一种追逐(胖子也唱的像《主旋律》一样投入呢),也是非常令人赞叹。
紧接着的《零下几分钟》是我这张专辑最喜欢的歌。编曲有很强的复古质感(边听边想起《冲上云霄1》所处的时代),歌词也是如此。其立意本身是不紧不慢的孤单旅人形象,脚步走过时代的浮华。耳边听来,也是可以卸下一身疲惫的放松作品。
总的来说,这次的新专辑个人还是觉得非常满意的,感觉比《米闪》好多了。整张没有纯粹情歌也看上去更深刻更有共鸣。(可能是单身狗心里作祟)
仔细想想,我可能真不算吹神的歌迷吧,这么久以来就买过一张《the key》。尽管没有狂热的爱过,但是还是觉得这次的作品很令人感激。
嗯,很感激,“陈奕迅”依然是可以非常的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