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夜晚透过车窗玻璃看着被雨打湿的霓虹都市。
Taylor Swift-Welcome To New York
当初听歌很粗糙的时候,觉得这首歌就是a piece of shit。和大家一起跟风“复读机”,歌词退化,给这首歌贴满恶名。
然后整张专辑出来后我也是小心翼翼的站队,去捧Style、Out of the Woods这类“大作”。
但最后过了这么久,Style之类的早八百年就被我丢掉了,而这首歌却时常被我翻起。
听它是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的。
就像最开始,我只能听到“弱智的歌词”,和无限循环的“Welcome To New York”。
后来我觉得这个“恰恰恰”的beat很有意思。
然后我又慢慢觉得那个电子琴是它的灵魂。
接着我会发现它的歌词非常天才,如简笔画一般,潦潦草草几个单词拼接,却能扩充出无限的image。
而现在一听,那个看似很空的“恰恰恰”beat后面是五彩斑斓的合成器,犹如夜晚透过车窗玻璃看着被雨打湿的霓虹都市。
而那个电子琴则是Born in the U.S.A. revival,这里想quote豆瓣友邻的一段话:
“我倾向于形容Welcome to New York最有价值的synth是模拟大工业时代记忆中的'钢铁之声',它之所以epic(像Born in the USA)就是它能唤醒工业带来的“资本富足”满足感—从而往形而上的高度跑(时尚领袖、不同性取向的人和谐共处)
还有Lorde那首Hard feelings/Loveless也是这样
最近在看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我觉得我们之所以觉得这种作品优秀跟我们生活中的记忆联想的'自然声音模拟'脱不开干系。”
就像这首歌verse和chorus相接的那一瞬间,仿佛是蒸气喷出,然后合成器一个和弦一个和弦的变换,正如歌词中的“Kaleidoscope of loud, heartbeats under coats.”
接着那些beat和synth加入,忙碌繁华都市,耀眼炫目的霓虹灯,如光流般来来往往而又仿佛刻意伪装自己的人群的意境跃然纸上(这段取样于我自己)。
也就是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歌里,我们却能清晰的看见Taylor Swift满到要溢出来的人格—full of passion, comprehensiveness and curiousness.
而她在桥段中对爱情的解释也耐人寻味。
至于the old Taylor是否真正死去,我也用这一段的歌词来诠释我的理解:
Like any real love, it's ever-changing.
But you know you wouldn't change anything, anything, anything.
评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