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久他乡是故乡

《日久他乡是故乡》,演唱者是黎氏玉印,越南人,后嫁到台湾,即 “外籍新娘”。 在台湾,“外籍新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台湾共有近40万外籍新娘,在这些外籍配偶中,越南女子最多,大约占到六成左右。 台湾的外籍配偶现象,起因是一些弱势的台湾适婚男子为了传宗接代,通过婚姻中介业,以“挑”老婆的方式来完成终身大事。选择娶东南亚籍新娘的台湾男人多居于台湾乡下,以工人或者农民为主。 而外籍新娘选择嫁到台湾,也多半是出于经济原因,她们希望嫁到富裕的台湾后,能够赚钱改善家人的生活状况。因此,无论是外籍新娘还是他们的配偶,都是台湾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更加不幸的是,台湾的主流社会对这些外籍新娘移民始终怀有敌意。台湾媒体或指控她们过海淘金,或恐其降低人口素质。 如今已是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的夏晓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从台大社会学系毕业,刚好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徐正光在美浓做农村调查,需要一位会讲客家话的研究助理,命运就把她带到了外籍配偶众多的美浓。从此她一头栽入移民社运,历程有如台湾移住人权发展史的缩影。 在农村调查时,夏晓鹃发现,许多外籍新娘都有沟通障碍,更别谈人权。当时,恰逢诗人钟永丰返乡筹组“美浓爱乡协进会”,与客家歌手林生祥组建“交工乐团”,希望透过创作与歌声,反对兴建美浓水库。夏晓鹃选择同这个美浓当地的民间组织合作,创办识字班,找当地婆婆妈妈当志愿者,课程以生活为主,希望以认识中文为媒介,协助“外籍新娘”走出孤立无援的处境,进而促成她们逐渐形成自主发声的组织。 《日久他乡是故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并成为了识字班的班歌。“天茫茫,地茫茫,无亲无戚靠台郎;月光光,心慌慌,故乡在远方;朋友办,识字班,走出角落不孤单”。歌词营造了远在他乡思故园的意境,翻搅了外籍新娘的思乡情愁。 这首歌由林生祥作曲,荡气回肠的歌词,则由夏晓鹃与钟永丰共同创作,两人也因此曾缔结良缘。美浓水库停建后,林生祥、钟永丰持续关注农业困境,夏晓鹃则赴美取得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后继续为移民争取权益。 转折出现在2003年,借助识字班的力量,当夏晓鹃为外籍新娘针对内政部“一一三防暴专案”争取权益时,因为没有自己的团体意外落空。从失望到自觉,夏晓鹃决心花更多心力筹组南洋台湾姐妹会,识字班由此完成转型。 南洋台湾姐妹会结合妇女、劳工、人权、移工及移民团体,共同组成“移盟”,透过不断的游行、著书、拍纪录片、演讲及举办公听会,表达对违反人权政策的抗议,促成政府部门修法。 由于长期关怀外籍移民权益,夏晓鹃与许金玉、成露茜、王清峰、何春蕤等十八人,被瑞士团体“全球千名妇女争取二零零五年诺贝尔和平奖协会”列为台湾地区提名人,该协会是在全球选出一千名基层妇女,为她们争取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虽然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却也是对被提名人付出的一种肯定。 可以说,这首歌已经成为了台湾少数群体争取权益的精神象征。而曲作者林生祥,则是一名客家歌手,“客家”这个群体的出现也是因为移民。从这个角度,或许也可以把这首歌看成是客家人甚至所有移民的一曲悲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