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娜·德蕾《Lust for Life》:拥抱嬉皮,她离“伟大”仅一步之遥
记得奥巴马在执政后期饱受“墙倒众人推”的连续抨击时,就有声音对美国人说,你们将以十倍批评他的力量去怀念他。 果不其然,当特朗普登台,一切政策似乎都走向了历史的背面:撕毁巴黎气候协定、刺激两核问题发酵、禁止穆斯林入境、禁止变性人参军、抨击平权行为··· ···无论从哪个领域看,美国都朝着和平的不确定性,以及战争的可能性大步前进。 面对特朗普“任性”的作风,美国政界都已哀莫大于心死,漠视的漠视、辞职的辞职。反倒是美国演艺界开始“艺怨沸腾”,成为美国当下政治图谱中最为有趣的光景。 毕竟,奥巴马尚有胸襟听得进Lady GaGa “Are you listening”的呐喊。而特朗普,一心不管你说什么,依旧我行我素。这大大刺激了标榜自由的艺术界。 在一长串反特朗普的艺人名单中,摆明支持希拉里的凯蒂·佩里就不用说了,专辑《Witness》意图昭然若揭,《Chain to the Rhythm》MV甚至把一个失落的“美国天堂(The Great American Dream Drop)”搭建出来,直呛特朗普“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的口号。
但没想到的是,连创作视角一贯拘泥于个人情爱的拉娜·德蕾(Lana Del Rey),也开始着眼美国当下问题,而且恰好为自己的创作瓶颈谋得一方新天地。 新专辑《Lust for Life》就好像她在写了一半以自我为中心的、爱情主义的歌曲(写不下去了)的时候,突然被特朗普上台刺激到,让她视线外放,开始用艺术反抗,用嬉皮的鸡汤“普度众生”。 而她的落脚点,就聚焦于上世纪60年代末“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嬉皮精髓。 当下与历史 以1969年伍斯托克音乐节为代表的音乐抗议,是德蕾的取材地。专辑中部的《Coachella - Woodstock In My Mind》亮明了这一点。
这首歌中,德蕾开始“借古讽今”,用当今Coachella音乐节与Woodstock音乐节作比,暗地里是把当下美国与1969年的美国相提并论。只不过今日尚没有大战的真正爆发,但对于和平终结的恐慌是一致的,即歌词写的“Tensions were rising over country lines”。这无疑是对特朗普时代的最大讽刺。 于是发出担忧:“What about all these children/And all their children's children”。是如同《那些花儿》里“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的疑问与叹息。 最后,她给出了自己反战的“初心”:我愿不惜一切(包括她的名气和财富)去换取通往天堂的阶梯(I’d trade it all for a stairway to heaven)。 可以说,这首歌更甚于《Lust for Life》,是专辑的点题之作,不仅将专辑的视野从当下拉到历史大维度,也让她自己跳脱出了小情小爱的调调,真正往展示社会责任的艺术家行列大幅迈进。 丧钟与嬉皮 或许在德蕾等歌手眼里,特朗普上台的确敲响了美国“没落”的丧钟,但却催生了艺术的复古奋进:在明知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不如从战争年代的嬉皮精神里,找寻抗争当下的“解药”。
《When the World Was At War We Kept Dancing》抛出“Is it the end of an era/Is it the end of America”“No, oh It's only the beginning”的自问自答,印证了德蕾对当今时代的恐慌不是一星半点,而她的对策只有“keep dancing”的及时行乐。 《Love》《Lust for Love》有着呼唤“爱”的表达。前者从枯燥生活细节中升华出“To be young and in love”的口号。后者则构建出脱掉衣服站在“Hollywood”字牌上起舞的宏大场景。这真是嬉皮士的独有乐观。老搭档“The Weeknd”的献声与德蕾相得益彰,二人声线似互为男女版,和谐且微妙。 《God Bless America - And All the Beautiful Women In It》聚焦女性平权,用添加的枪声拔高政治段位。 《Beautiful People Beautiful Problems (feat. Stevie Nicks)》打头的歌词可以理解为指向人与环境的问题,引申来看,也可以说是对特朗普撕毁气变协定的不满。 《Tomorrow Never Came (feat. SEAN ONO LENNON)》请来列侬与洋子的儿子跨刀,用本尊的“现身说法”向那个反战的嬉皮年代致敬。 以上歌曲如果说是着眼于大时代的有感而发,专辑最后的三首歌,则是德蕾从私人角度穿上了嬉皮“三件套”:迷药、改变和自由(《Heroin》《Change》《Get Free》),用自我的“头脑战争”,审视自身,回应时代。 自我与改变 与嬉皮主义的“合二为一”可以看做德蕾在第四张专辑里最大的改变。而不变的始终是她的音乐布局: 低徊盘旋的各种echo、郁结沉闷的鼓、时而lo-fi的人声,共同架构出招牌的迷幻与丧。曾经曲式上的创作特点也被她保留,低沉压抑的主歌甚至副歌后,大约总有真假音交错的气声“花腔”,勾勒出柳暗花明的点睛之笔。
这些都是德蕾这位非唱功类歌手得以立足乐坛的资本,也与嬉皮迷幻的风格不谋而合。可以说,德蕾拥抱嬉皮,不管在风格上还是视野上,都加固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当然,专辑中也找得到德蕾通常的情爱小丧曲和生活碎片:有对于明星隐私与狗仔关系的思考(《13 Beaches》),有对爱情无止尽的挖掘(《Cherry》《In My Feelings》《Groupie Love 》等)。这些作品放到前三张专辑中,都不会有违和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出现在这张专辑中,会让人觉得德蕾出现了创作瓶颈。倘若将它们拿掉,这张《Lust for Life》将会成为一张洞察时代问题的优秀之作,有那么点约翰·列侬《Imagine》的意思。 当然,时势才能造英雄,今天的时代远没有曾经那么坏。也因此,德蕾如果强打出明显的嬉皮旗帜则有些言过其实、矫枉过正。 不过《Lust for Life》的确是一张优秀的专辑,它显示出德蕾离“伟大艺术家”的阵列仅剩一步之遥。究其原因,可能只是缺了一点点时代“运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