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

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是某天跑步时随机播放手机上600多首或熟悉或不熟悉或根本没听过的歌的时候。之所以能让当时正在挥汗如雨两眼直勾勾的只知道盯着跑步机上的数字脑子里麻木的默念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点点点点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从头再来的我心里莫名一动低头看了一眼这首歌的歌名(这意味着这首歌已经打败了至少80%的歌入围了我下一次自驾游精选歌单的备选成员,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很有权力嘛🤔),第一个原因自然是那句无比熟悉的旋律“就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虽然我当时还没有想起这是出自张信哲的《我是真的爱你》,李宗盛词曲,还暗自疑惑了一下这是什么鬼),第二个原因是听到了歌里的某一句虽然可能是恶俗的陈词滥调但是不幸对于既没有哭着分手也没有幸福白头的文艺青年和文艺中年敏感的神经依然具有相当杀伤力的歌词:“总有人幸福白头总有人哭着分手”。
无论如何,我在挥汗如雨气喘如牛之中低头一看发现原来这首歌就是《越过山丘》,然后很机智的记起好像在哪里看到过高晓松和杨宗纬合作了一首向李宗盛的《山丘》致敬的新歌,不用多想自然就是这首了。
其实我一直都对《山丘》并不太感冒,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一唱三叹又没有太多起伏转折的调子不合我下里巴人的口味,另一方面可能是像“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这样的歌词实在很难引起我这种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语言障碍越来越严重的人的共鸣(所以现在不得不写写文章来治病)。倒是《越过山丘》还算轻快悠扬的旋律加上杨宗纬醇厚的声音比较契合我的耳朵,所以即使有些歌词实在有些无厘头(比如那句没头没脑的你深爱的小妞嫁了隔壁的王某是什么鬼),也就忍了。
不过仔细听完了歌以后感觉较之高晓松以前的那些作品比如《同桌的你》比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新意。稍微有点不同的是以前的三段式这次居然只有两段,还颇让我惊讶了一下怎么回顾过去加展望未来以后也不总结一下现在,简直太不符合小学语文老师教的模版了。歌里选取的两个人生节点十九岁和六十岁也有点奇怪,正常难道不都会说二十岁和六十岁么,于是老衲掐指一算原来杨宗纬现在刚好39.5岁,而19岁和60岁的中间点正好是39.5岁(当然可能是我太无聊过度解读了,科科)。副歌部分的引用个人以为见仁见智,只要李宗盛不介意反正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毕竟我是喜欢Boulevard of Broken Songs超过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的人,毕竟要是没有那几段铿锵有力的让我随你去我大概率听过以后都不会注意到这首歌。

说了那么多废话还是听歌吧。豆瓣上这首歌差评不少,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好,作为一个普通听众我还是听从我的耳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