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结合押尾和松井

这两天调低了吉他弦距,手感好到逆天!原来我以前遇到那么多阻碍都是弦距的问题!看来还是得必先利其器。然后今天又重弹了这首歌,感受又多了。真心想把松井佑贵的牧童竹笛版和押尾的富丽堂皇版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层次感反差更大。我一直有种奇怪的幻想,想在战争纪念馆前弹这首歌。或者是我方有人牺牲后开新闻发布会,我作为发言人没有讲话只是静静地弹这首歌,之前的乐段为我方悲鸣,到拍点弦那里我就愤怒地看着台下的鬼子代表。等我把拍点弦的那里练会吧,贴一个以前的评论:
老听人说押尾在指弹界怎么怎么牛逼,可我总觉得他使用的技巧太多太花哨,喧宾夺主,还不如简单优美的旋律更能打动人,当然也是因为我水平菜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前几天看了他的十周年演奏会merry chrismas mr lawrence ,却发现这首曲子越听越耐听,特别是知道了原版钢琴曲是同名二战电影的配乐之后。发现押尾的改编版比原曲更丰富更有层次感,把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日本民族性的复杂表现的深沉到位。全曲采用了典型的东方风格式节奏。开头就是连贯的三连音如皎洁月光般倾泄如银,然后深深地吸口气待余音散去,就接上深沉绵长的主乐段,配上铿锵有力的打板更显回味悠远。再转到左手击勾弦结合右手切分节奏制造了一种紧张冲突的气氛。然后忽现整齐有力的哒哒马蹄声,两军对垒阵型展开,双方都气势恢弘呈剑拔弩张之势,整段堂皇富丽。突然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群魔乱舞火星四溅,频繁快速的拍点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眼花瞭乱应接不暇,将士血战正酣互相厮杀。结尾又呈现出一种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景象,最后余音渐渐飘上天际。整曲高低音错落有致相互辉映,节奏有松有弛,情绪深沉复杂。除了感觉有些乐段间的衔接稍显突兀,其余都挺完美。不得不说押尾不愧是大师,让技巧为旋律服务,提高了表现力。看来这是块难啃的骨头啊,刚练几小节左手食指第一节就感觉废了,我可不想像<爆烈鼓手>那样练出血,还是慢慢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