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与卡斯特罗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fymo(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8320416/
Declan Patrick MacManus是一位成名于1970年代末期的音乐人。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 Elvis Costello,这个名字取自Elvis Presley和他父亲的艺名D.P. Costello。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合成名,Costello 和Castro发音相近,依据Elvis Costello的个性以及音乐风格,他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猫王的放浪不羁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反叛精神。从这个名字诞生的那天起,他就注定于新浪潮难舍难分。
说起新浪潮,人们往往将目光投射到5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提倡作者电影。所谓作者电影,就是将电影当作写作来表达思想情感。这些电影实地取景,大量运用跳切和偶发事件来体现人的漫无目的和荒诞性。电影新浪潮一反常态,具有强烈的先锋性。而音乐界的新浪潮在先锋性上稍弱,在大众性上更胜一筹。
新浪潮音乐盛行于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中期。新浪潮音乐在本质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大概就是用来描述朋克和摇滚相结合的音乐类型。在1970年代末期,摇滚乐被当作严肃音乐,因此越来越多的摇滚乐团倾向于写出更加复杂歌词和旋律,再结合舞台上华丽的表演,以此证明自己的才华。他们所创造出来的音乐,要么古怪难懂,要么是长达十多分钟的演奏曲,除了极少数如Pink Floyd 哲学化的歌Santana销魂的演奏曲外,这类摇滚乐队的歌大多乏善可陈。朋克乐的情况大体相似,只是更加的露骨和尖锐。这时有一批人,结合了朋克乐的粗犷和摇滚乐的形式,创作出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让大众随着之起舞的音乐,叫做新浪潮音乐。一般来说,它被认为是一种综合了两种及以上的音乐形式,更加流行化的摇滚乐,但它本质上更接近朋克。新浪潮的歌词强调“放松”哲学,性开放和性冒险;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呈现出上升的状态。一首歌可能多次骤然停下,又骤然开始,与电影新浪潮跳切的频繁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有人批评说新浪潮音乐展现了有夸张的书呆子气息的白人形象,却并没有批判或反映他们的身份。不过我认为听音乐首要目的是开心,至于批判的事情就交给知识分子吧。
“新浪潮”首次出现于1970年代早期,它是被评论家 Nick Kent和Dave Marsh 用来界定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和 New York Dolls这类地下摇滚乐队的。CBGB club的老板 Hilly Kristal说,新潮在美国真正的开端大概是1974年在俱乐部演出的并不十分庞克的音乐。事实上在美国,新浪潮始终没有打入主流,真正使新浪潮备受瞩目的地方是英国。到了1976年,英国的一些音乐杂志例如 Sniffin' Glue 和Melody Maker 出现了“新浪潮”,新浪潮渐渐地在英国流行起来。很多音乐人受到启发,选择和传统的朋克脱离关系,他们跟随车库乐队 Sex Pistols看似混乱的音乐风格来创作新浪潮音乐,而Elvis Costello便是其中的大将。Elvis Costello这个名字的含义与新浪潮音乐的含义简直如出一辙,历史的选择让他成为新浪潮最醒目的注解。
话说Elvis Costello从切尔西的一所中学毕业后,重新回到了伦敦并组建了一支叫做Flip City的摇滚乐队,他们活跃在1974年到1976年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起了艺名Elvis Costello。和大多数音乐人一样,Elvis Costello最初并不是职业音乐人,他需要靠一份全职工作来养活自己,因此他辗转在各个公司当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写歌。在公司工作的经历可想而知,沉闷乏味,充满令人厌恶的同事关系。他后来在I'm Not Angry把他工作过的公司Elizabeth Arden 称为vanity factory。随着Elvis Costello的不懈努力,他被Stiff公司签下,在1977年3月25日正式发行了一首名为Less Than Zero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歌。数月后,他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 My Aim Is True ,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但由于专辑只在英国发行,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议,也因此遭到逮捕。最终被 Columbia签下。在不久后,他和他的乐队the Attractions在1978年发行了第二张专辑This Year's Model。这张专辑才真正让他一炮而红,让他被称为新浪潮的发起人,流行音乐百科全书。这张专辑被滚石杂志评为1967-1987最佳专辑第11名,滚石500张最伟大专辑第98名。
This Year's Model原始版一共12首歌,在这张专辑里Elvis Costello 融合了多种摇滚乐和朋克乐,使得整张专辑既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又不那么锐利刺耳,总之是一张容易令人接受的开山之作。关于这张专辑的封面还有个趣闻。可以看到,在棕色的背景前,Elvis Costello穿着西弓着身子装站在三脚架后,一手握着相机,一手微张,眼神透露出厌恶的情绪。这是因为Elvis Costello特别讨厌Hotel California这首歌,于是他让摄影师播放这首歌来刺激自己,才有了封面上的眼神,而他的姿势正是模仿站在他面前摄影师拍照的动作。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 Elvis Costello开始一场场巡演,也经历了一连串的波折,
新浪潮随之蔓延开来,他影响了大批音乐人,例如Radiohead,Suzanne Vega。
到了1980年代,一部分新浪潮音乐开始和有非洲元素的摇滚乐融合在一起。Talking Heads的专辑 Remain in Light 成功地融合了新浪潮音乐和非洲风格的音乐。Second British Invasion 则受到了funk和disco的影响。渐渐地,英国媒体为了鼓吹合成流行乐抛弃了新浪潮,而在美国,新浪潮则被new music 这个称呼取代,但死忠粉们任然称其为新浪潮。一直到今天新浪潮也还依稀存在,如Lady gaga的成名作《The Fame》。。
新浪潮的发展史和Elvis Costello的音乐发展经历有大量相似的地方,而如今却没多少人记得这两个名字。无论是电影新浪潮还是音乐新浪潮,两者的实质都是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只不过看电影是以一种窥视者的身份来透析剧中支离破碎的人格,而新浪潮音乐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随着韵律摆动身体,闭上眼,仿佛置身于1970年代。
现在提起Elvis Costello,可能更多地被想起的是诺丁山里的插曲she。那就以这首歌的一段歌词作为结尾吧:
she may be the reason I survive
the why and wherefore I'm alive
the one I'll care for through the rough and rainy years
me ,I'll take her laughter and her tears
and make them all my souvenirs
for where she goes I've got to be
the meaning of my life is she...
作者:fymo(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8320416/
Declan Patrick MacManus是一位成名于1970年代末期的音乐人。他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 Elvis Costello,这个名字取自Elvis Presley和他父亲的艺名D.P. Costello。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合成名,Costello 和Castro发音相近,依据Elvis Costello的个性以及音乐风格,他或多或少地继承了猫王的放浪不羁和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反叛精神。从这个名字诞生的那天起,他就注定于新浪潮难舍难分。
说起新浪潮,人们往往将目光投射到5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电影新浪潮提倡作者电影。所谓作者电影,就是将电影当作写作来表达思想情感。这些电影实地取景,大量运用跳切和偶发事件来体现人的漫无目的和荒诞性。电影新浪潮一反常态,具有强烈的先锋性。而音乐界的新浪潮在先锋性上稍弱,在大众性上更胜一筹。
新浪潮音乐盛行于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中期。新浪潮音乐在本质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大概就是用来描述朋克和摇滚相结合的音乐类型。在1970年代末期,摇滚乐被当作严肃音乐,因此越来越多的摇滚乐团倾向于写出更加复杂歌词和旋律,再结合舞台上华丽的表演,以此证明自己的才华。他们所创造出来的音乐,要么古怪难懂,要么是长达十多分钟的演奏曲,除了极少数如Pink Floyd 哲学化的歌Santana销魂的演奏曲外,这类摇滚乐队的歌大多乏善可陈。朋克乐的情况大体相似,只是更加的露骨和尖锐。这时有一批人,结合了朋克乐的粗犷和摇滚乐的形式,创作出更加通俗易懂,更能让大众随着之起舞的音乐,叫做新浪潮音乐。一般来说,它被认为是一种综合了两种及以上的音乐形式,更加流行化的摇滚乐,但它本质上更接近朋克。新浪潮的歌词强调“放松”哲学,性开放和性冒险;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呈现出上升的状态。一首歌可能多次骤然停下,又骤然开始,与电影新浪潮跳切的频繁运用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有人批评说新浪潮音乐展现了有夸张的书呆子气息的白人形象,却并没有批判或反映他们的身份。不过我认为听音乐首要目的是开心,至于批判的事情就交给知识分子吧。
“新浪潮”首次出现于1970年代早期,它是被评论家 Nick Kent和Dave Marsh 用来界定 the Velvet Underground 和 New York Dolls这类地下摇滚乐队的。CBGB club的老板 Hilly Kristal说,新潮在美国真正的开端大概是1974年在俱乐部演出的并不十分庞克的音乐。事实上在美国,新浪潮始终没有打入主流,真正使新浪潮备受瞩目的地方是英国。到了1976年,英国的一些音乐杂志例如 Sniffin' Glue 和Melody Maker 出现了“新浪潮”,新浪潮渐渐地在英国流行起来。很多音乐人受到启发,选择和传统的朋克脱离关系,他们跟随车库乐队 Sex Pistols看似混乱的音乐风格来创作新浪潮音乐,而Elvis Costello便是其中的大将。Elvis Costello这个名字的含义与新浪潮音乐的含义简直如出一辙,历史的选择让他成为新浪潮最醒目的注解。
话说Elvis Costello从切尔西的一所中学毕业后,重新回到了伦敦并组建了一支叫做Flip City的摇滚乐队,他们活跃在1974年到1976年初,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起了艺名Elvis Costello。和大多数音乐人一样,Elvis Costello最初并不是职业音乐人,他需要靠一份全职工作来养活自己,因此他辗转在各个公司当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写歌。在公司工作的经历可想而知,沉闷乏味,充满令人厌恶的同事关系。他后来在I'm Not Angry把他工作过的公司Elizabeth Arden 称为vanity factory。随着Elvis Costello的不懈努力,他被Stiff公司签下,在1977年3月25日正式发行了一首名为Less Than Zero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歌。数月后,他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 My Aim Is True ,并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但由于专辑只在英国发行,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议,也因此遭到逮捕。最终被 Columbia签下。在不久后,他和他的乐队the Attractions在1978年发行了第二张专辑This Year's Model。这张专辑才真正让他一炮而红,让他被称为新浪潮的发起人,流行音乐百科全书。这张专辑被滚石杂志评为1967-1987最佳专辑第11名,滚石500张最伟大专辑第98名。
This Year's Model原始版一共12首歌,在这张专辑里Elvis Costello 融合了多种摇滚乐和朋克乐,使得整张专辑既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又不那么锐利刺耳,总之是一张容易令人接受的开山之作。关于这张专辑的封面还有个趣闻。可以看到,在棕色的背景前,Elvis Costello穿着西弓着身子装站在三脚架后,一手握着相机,一手微张,眼神透露出厌恶的情绪。这是因为Elvis Costello特别讨厌Hotel California这首歌,于是他让摄影师播放这首歌来刺激自己,才有了封面上的眼神,而他的姿势正是模仿站在他面前摄影师拍照的动作。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 Elvis Costello开始一场场巡演,也经历了一连串的波折,
新浪潮随之蔓延开来,他影响了大批音乐人,例如Radiohead,Suzanne Vega。
到了1980年代,一部分新浪潮音乐开始和有非洲元素的摇滚乐融合在一起。Talking Heads的专辑 Remain in Light 成功地融合了新浪潮音乐和非洲风格的音乐。Second British Invasion 则受到了funk和disco的影响。渐渐地,英国媒体为了鼓吹合成流行乐抛弃了新浪潮,而在美国,新浪潮则被new music 这个称呼取代,但死忠粉们任然称其为新浪潮。一直到今天新浪潮也还依稀存在,如Lady gaga的成名作《The Fame》。。
新浪潮的发展史和Elvis Costello的音乐发展经历有大量相似的地方,而如今却没多少人记得这两个名字。无论是电影新浪潮还是音乐新浪潮,两者的实质都是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只不过看电影是以一种窥视者的身份来透析剧中支离破碎的人格,而新浪潮音乐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随着韵律摆动身体,闭上眼,仿佛置身于1970年代。
现在提起Elvis Costello,可能更多地被想起的是诺丁山里的插曲she。那就以这首歌的一段歌词作为结尾吧:
she may be the reason I survive
the why and wherefore I'm alive
the one I'll care for through the rough and rainy years
me ,I'll take her laughter and her tears
and make them all my souvenirs
for where she goes I've got to be
the meaning of my life is she...
© 本文版权归作者 fym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