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伴侣
第一篇乐评!我的夜读伴侣(万万没想到会写给古尔德和莫扎特),每天晚上画画、运动、洗漱爬上床之后,都伴着这张专辑看近一个小时的书,实在是美妙至极的时分。
网易云评论总能看到说古尔德弹什么都一股巴赫味儿,但其实明明是古尔德味儿啊,毕竟古尔德出现之前,谁想过巴赫还可以这样诠释?不再只是克制内敛的、机械的、静静流动的水(朱晓玫除外),而是生动的、时而活泼调皮的、甚至疯狂跑动的水,辨识度极高,当然不是因为他手速快==。
不过古尔德认为莫扎特25岁离开萨尔斯堡去维也纳之后的作品全都是糟粕,觉得“莫扎特不是死得太早,而是太晚”,所以说也有人认为古尔德在录制莫扎特的这组钢琴奏鸣曲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愤鄙。
但恰恰就是这古尔德style,弹莫扎特这组钢琴奏鸣曲刚刚好。这个录制作品时喜欢哼哼的古尔德,他的淘气和莫扎特的欢快十分契合。两位都似孩童,简单得很呐。
莫扎特本人的命运虽然并不比贝多芬好,但他和贝多芬真是完全不一样。他喜欢爱,渴求爱,他爱别人,只要别人也可以返之以爱就好了。他喜欢愉快,觉得音乐应该如此。所以要不那时候意大利人不咋欢迎莫扎特觉得他“冷漠”呢!而法国人则相反,十分喜欢莫扎特,所以演奏到位,为之著传者也多也精。莫扎特作品总给人欢乐,但越是如此,越觉得他有着克制之心。
古尔德虽然个性十足,爱憎分明,狂荡不羁,但是又恰恰因此觉着他其实有对柔情隐隐的克制。我向来喜欢随性情,与理性和克制的人总是结交不深,甚至避而远之。不过莫扎特和古尔德这样的“克制”丝毫不令我反感。毕竟一般来说,大家也不会觉得他们俩其实很克制吧?
古尔德的莫扎特是没有性别的,所以耐听。如果说莫扎特是一个孩童,那么古尔德版莫扎特就是那个玩乐中的孩童,淘气十足;而内田光子则是充满关爱的孩童的妈妈,满心欢喜的看着孩童的纯净眼睛,露出满心欢喜的笑容,然后满心欢喜的对待这个世界,是含有柔的愉悦。
也有人评论说古尔德弹的莫扎特太快,太平直,不够生动,不如霍诺维茨,霍大师功力在那,我不多评价哈哈。不同的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自己的风骨融为一体,呈现给我们的,是作品,也是他们自己。作为听众,除了觉得幸福,真的别无他想了。我感觉听不同的演奏者做出不同的诠释多享受呀(果然参差乃幸福本源!)。
最近配着这组看加缪的《鼠疫》,简直莫名温暖哈哈。
附几个我的网易云评论
D大调第6号钢琴奏鸣曲 (K284)就像吃了几只冰棍乐坏了的模样
C大调第7号钢琴奏鸣曲(K309)就像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泡
A小调第8号钢琴奏鸣曲(K310)感觉古尔德弹出了莫扎特的“冷漠”
古尔德小故事:
1932年9月25日出生于多伦多,三岁开始学钢琴,十岁进入多伦多音乐学院开始学了整整十年,师从阿尔贝托·格雷罗教授(出生于智利,对巴赫、拉威尔、德彪西、勋伯格有着很深的造诣),期间同时学习作曲和管风琴。13岁首次登台演出,不过是弹管风琴的巴赫。14岁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从此辍学了哈哈(初中都没毕业就开始了职业演奏,各地音乐会,电台演出,但从此落下了“社会化不良心理疾病”哈哈)。1948年-1964年办了大量音乐会,1955年在美国首演,十分轰动;1957年应邀去苏联演出(除了巴赫、贝多芬传统曲目之外,还演奏了一些被苏联政府认为是“资产阶级反动艺术”的曲目,调皮,不过从此赢得了苏联音乐家的尊重)。1964年(32岁)开始不办演出,只录音,直到1982年逝世。
成名作哥德堡变奏曲,那时只有兰多夫斯卡的大键琴版本比较受大众欢迎,钢琴版本是有阿劳,但是录了没能发行==;另一方面,当时羽管键琴已经有复兴趋势,所以大家没有听钢琴演奏巴赫的期待,所以说古尔德的钢琴巴赫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演奏了巴赫,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发现了钢琴演奏巴赫的美学。1962年录制了《赋格的艺术》。接着又录了《十二平均律》,从此走上了“离经叛道”重释巴赫之路,开启了褒贬不一的大门(之前在业内还算普遍好评)。
古尔德常常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譬如贝多芬的作品中败笔很多(小提琴协奏曲、绝大部分交响曲),但不理解为何常演不衰(不过还是录过人家的作品==)。对主调音乐(旋律+音乐)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复调音乐或复调带点对位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