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民间而生的民族乐曲
有的歌听了产生一时的快感,有的曲听了却会有无穷的乐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喜欢听英文歌曲。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有多少人能够看的懂歌词。我想大部分人只是听一个调,听一种感觉,抑或说听英语文化。也有人越来越喜欢听一些带有重金属感的具有强烈节奏感的鼓点音乐。是的,我称这些音乐为鼓点音乐,凭借与心跳极相似的鼓点带动人们的心跳加速从而使人兴奋。这样说并不是讽刺这类音乐,毕竟巴西的桑巴文化就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除了凭着不加思考的感觉接受这些音乐的熏陶之外。我们也许应该欣赏一些民族乐曲,尽管我们不是音乐专业,但也可以思考并吸收其中高雅的艺术情操和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精华。比如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乐曲由交响乐和我国戏曲结合而成,既不像古典乐曲般枯燥无味,也不像现代舞曲一样简单重复。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来自民间,是我国民族乐曲的精华。
《梁祝》分为三部,分别是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
第一部呈示部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乐曲前五分钟,主要描述梁祝的友情深入爱情的主题,营造故事氛围。首先长笛缓缓响起,创造了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如人身临其境。接着双簧管响起,缓缓地将听众引入主题。听到此处像是推开了这个故事的大门。此后,代表祝英台小提琴响起,门关上,但人已在门内,。在管乐的配合下,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开始述说。大小提琴你一言我一语将梁祝的伟大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第二段是五到十一分钟,在一阵急促的管弦乐之下,梁祝之间的校园欢乐故事展开。在这段中,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奏以快慢快的欢快节奏表现出二人在校园的美好时光。让人听了不觉感到明朗,愉悦。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随后,大提琴一声长音将故事带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一段。这一段中大小提琴生动地再现了梁祝之间如泣如诉,依依不舍的的情景。
故事讲到离别时,乐曲进入第二部,与第一部时间长短一样,从十一到二十二分钟。锣钹响起,配以雄浑的交响乐,大提琴呈现“惊聘”一幕。梁山伯听说马文才已经向祝家下了聘礼之后惊惶不已哈哈。大提琴将此刻梁山伯内心的惊惶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后梁山伯患相思病向英台讨药,内心情感像火山爆发般毫无顾忌地喷涌而出。祝英台听到消息之后先是伤心无奈,由小提琴缓慢道说伤感之情。此时,大提琴也转到慢节奏上,两人息息相通,都感受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最终,锣声之后,梁山伯因相思过度而葬身地下。但英台是如此刚烈的一个女子,她不受封建束缚,勇敢、坚强、智慧。随后,小提琴开始急促地表达祝英台的悲愤,英台抗婚开始。有人说这是一个悲惨故事,可是这首乐曲在交响乐的大背景下,我听到的分明是悲壮之情,故事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女子,真是壮哉。这一段,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她决定了,她要求花轿必须从南山经过,借此机会她要去祭奠梁兄。到了梁山伯坟前,英台悲痛欲绝,小提琴奏起高音,模仿痛彻心扉的哭声。此时,散板独奏推动故事向高潮发展,渐渐地,小提琴快慢交替演奏,英台内心极度哀痛,此段,哭声、回忆、倾诉的旋律让人不禁为梁祝二人感到愤懑。最后,在悲愤的锣音中,英台纵身跃入突然裂开的坟墓中,乐曲进入高潮。
第三部在嘹亮的交响乐背景下,梁祝二人双双化蝶。长笛再次响起,二人终成眷属在花间欢娱嬉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此段更加深化了爱情主题。听到这里我不禁为梁祝二人感到高兴,终于从第二部的阴霾中脱离出来。好像重见了天日,眼前又是一片鸟语花香,两只蝴蝶翩翩起舞。
在我听这首乐曲的时候,每次听到第二部的时候总是暂停下来,然后再倒回去重新听。因为我实在不忍心听到梁祝之间的纯洁的情谊受到现实的压迫。在第一部中,既有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二人同窗三载的友谊。他们意趣相投,互相爱慕。这样真诚的友谊,纯真的爱情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向往,也许正是因为有美好的向往。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音乐才会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当然,故事终究不是现实,但我们仍然还是可以从中寻到浪漫与诗意,不是吗。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喜欢听英文歌曲。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有多少人能够看的懂歌词。我想大部分人只是听一个调,听一种感觉,抑或说听英语文化。也有人越来越喜欢听一些带有重金属感的具有强烈节奏感的鼓点音乐。是的,我称这些音乐为鼓点音乐,凭借与心跳极相似的鼓点带动人们的心跳加速从而使人兴奋。这样说并不是讽刺这类音乐,毕竟巴西的桑巴文化就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是除了凭着不加思考的感觉接受这些音乐的熏陶之外。我们也许应该欣赏一些民族乐曲,尽管我们不是音乐专业,但也可以思考并吸收其中高雅的艺术情操和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精华。比如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乐曲由交响乐和我国戏曲结合而成,既不像古典乐曲般枯燥无味,也不像现代舞曲一样简单重复。它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来自民间,是我国民族乐曲的精华。
《梁祝》分为三部,分别是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
第一部呈示部又分为两段。第一段是乐曲前五分钟,主要描述梁祝的友情深入爱情的主题,营造故事氛围。首先长笛缓缓响起,创造了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如人身临其境。接着双簧管响起,缓缓地将听众引入主题。听到此处像是推开了这个故事的大门。此后,代表祝英台小提琴响起,门关上,但人已在门内,。在管乐的配合下,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开始述说。大小提琴你一言我一语将梁祝的伟大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第二段是五到十一分钟,在一阵急促的管弦乐之下,梁祝之间的校园欢乐故事展开。在这段中,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奏以快慢快的欢快节奏表现出二人在校园的美好时光。让人听了不觉感到明朗,愉悦。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随后,大提琴一声长音将故事带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一段。这一段中大小提琴生动地再现了梁祝之间如泣如诉,依依不舍的的情景。
故事讲到离别时,乐曲进入第二部,与第一部时间长短一样,从十一到二十二分钟。锣钹响起,配以雄浑的交响乐,大提琴呈现“惊聘”一幕。梁山伯听说马文才已经向祝家下了聘礼之后惊惶不已哈哈。大提琴将此刻梁山伯内心的惊惶展现的淋漓尽致。随后梁山伯患相思病向英台讨药,内心情感像火山爆发般毫无顾忌地喷涌而出。祝英台听到消息之后先是伤心无奈,由小提琴缓慢道说伤感之情。此时,大提琴也转到慢节奏上,两人息息相通,都感受到了命运的不可抗拒。最终,锣声之后,梁山伯因相思过度而葬身地下。但英台是如此刚烈的一个女子,她不受封建束缚,勇敢、坚强、智慧。随后,小提琴开始急促地表达祝英台的悲愤,英台抗婚开始。有人说这是一个悲惨故事,可是这首乐曲在交响乐的大背景下,我听到的分明是悲壮之情,故事事实也是如此,这样的女子,真是壮哉。这一段,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她决定了,她要求花轿必须从南山经过,借此机会她要去祭奠梁兄。到了梁山伯坟前,英台悲痛欲绝,小提琴奏起高音,模仿痛彻心扉的哭声。此时,散板独奏推动故事向高潮发展,渐渐地,小提琴快慢交替演奏,英台内心极度哀痛,此段,哭声、回忆、倾诉的旋律让人不禁为梁祝二人感到愤懑。最后,在悲愤的锣音中,英台纵身跃入突然裂开的坟墓中,乐曲进入高潮。
第三部在嘹亮的交响乐背景下,梁祝二人双双化蝶。长笛再次响起,二人终成眷属在花间欢娱嬉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此段更加深化了爱情主题。听到这里我不禁为梁祝二人感到高兴,终于从第二部的阴霾中脱离出来。好像重见了天日,眼前又是一片鸟语花香,两只蝴蝶翩翩起舞。
在我听这首乐曲的时候,每次听到第二部的时候总是暂停下来,然后再倒回去重新听。因为我实在不忍心听到梁祝之间的纯洁的情谊受到现实的压迫。在第一部中,既有梁祝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有二人同窗三载的友谊。他们意趣相投,互相爱慕。这样真诚的友谊,纯真的爱情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向往,也许正是因为有美好的向往。这样的故事,这样的音乐才会经久不衰,深入人心。当然,故事终究不是现实,但我们仍然还是可以从中寻到浪漫与诗意,不是吗。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书院夫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