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不知身是客——麥浚龍的生死三部曲(II)
林夕的作品教我最重要的東西,不是賣弄文字的技巧,也不是歌詞易唱的秘密,而是了解何謂悲情,了解到世上原來尚有一種「悲」,可比悲情本身更悲,那就是「慈悲」。「施慈悲者」之「悲」,是目睹執迷者受難,給悲情套住,你要向他佈道,勸他放下「我執」;而「受慈悲者」之「悲」,是不見己之悲,不但享受折磨,還反咬道可悲的是你。比如,自稱港樂忠粉者有言,林夕的歌與其偶像蘇軾的詞一樣,都不過以「假樂觀」勾引人的眼淚,「明明你境遇那麼不堪,怎麼可能還笑得出?」——其不惠也甚矣!好比談判專家來勸你別輕生,你卻要誤會他是來給你展現輕生藝術的,真是令人汗顏。
以「慈悲」替代「悲情」入詞,就似以蜂蜜代替白糖調味一樣,味道相若,卻要健康些。市面上的悲情歌,以共鳴作賣點,揭完你的瘡疤便拂袖而去,但實際上瘡疤是你的,哪用別人操心揭露給你看?然而,你對此卻心存感激,還道當所有人都離棄你的時候,只有這首歌了解你,這歌詞講得太有道理了,太懂我此刻的情緒了。以慈悲代替悲情又將如何?它會把個人情緒擴大至普世概念,原來你只透過你狹小的傷口往外看,現在卻能逃離這個傷口,在傷口的上空俯瞰這個傷口,乃至目睹千千萬萬個身內身外、大小不一的傷口,不僅認識了悲情,還認識了世情,接下來若要自救,親手解剖治療「小我」的悲哀,豈不游刃有餘?
麥浚龍專輯《天生地夢》中,「生死三部曲」也透露著「慈悲味」,當你按照EP裡的順序,從第一首歌聽到第三首歌,就有一種給詞人領著,從幽暗的洞中慢慢步出洞外、豁然開朗的感覺。上回我撰文談《生死疲勞》,這次談談《顛倒夢想》。「顛倒夢想」四字,語出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遠離顛倒夢想」之說,指涉佛教中四種顛倒妄見——常顛倒(以無常為有常)、樂無常(以苦為樂)、凈顛倒(以不淨為凈)、我顛倒(以無我為有我)。《顛倒夢想》一曲正是以「花」為載體,寫遍這四種妄見。
第一段主歌「死於溫柔鄉/ 超生於泥漿」講花兒死亡之後,仍會在別處超生,開展另一段故事的事實——開篇承接《生死疲勞》的末句「悲歌喜宴亦太早」說下去。「惜花一場/ 何嘗為了哭/ 叫嚷」一句,化用了在詞人所著《人情·世故》(亮光文化,2009)中的一則禪宗故事——從前有個喜種蘭花的禪師,遠行前吩咐弟子替其小心料理蘭花,可弟子卻因過分小心、精神極度緊張而打翻了花架,毀了百盆蘭花,於是弟子做好了受禪師責備的準備。禪師回來,卻笑著對弟子說:「我愛蘭花,是為了它的美而種蘭花,而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這個故事很溫柔,但又諷刺得毒辣,多少人為了獲得「幸福快樂」不惜以「不幸不快」來結賬,為了討生活沒了生活,為了上車買樓獻上生命,越追求越求不得,越求不得越另闢蹊徑,另闢蹊徑以後卻忘了最初走的是什麼路,更不知這條「蹊徑」將通往何處,令人想起《猜情尋》(陳奕迅唱)中那句「明明當初貪玩/ 怎麼想搏命」。最後拼到身心俱疲,對生活再不敢有任何想法,便聽之任之,「紅塵暴」把自己吹到哪兒,便將就到哪兒過。
主歌下闕談及「乾隆御製」紫砂壺,相傳故事出自詞人的一個故事。據說林夕贈好友一個古董紫砂壺,好友卻在一次沏茶時不慎把壺蓋損壞了,他覺得太對不起林夕的一番好意,林夕卻不以為意道:「紫砂壺雖打碎了,贈送禮物的快樂卻沒打碎,打碎了也好,再送一次又將多感受一次快樂了。」林夕的眼裡,對紫砂壺「寵它一場」不是供奉於櫥窗之中以減低損毀的機會,而是拿出來日用,這跟禪宗的「惜花一場」的心理別無二致。
小副歌構擬夢境,花入了夢。第一個夢裡,雖然花擠滿了雙手,但由於自己從未見過花繡在綢緞上的樣子,還是想一睹芳容——明明滿足了觸覺的慾望,卻道不滿足,轉而想滿足視覺的慾望;第二個夢裡,聞到了花的香氣,但是沒看到花瓣,於是抓狂——明明滿足了嗅覺的慾望,卻道不滿足,轉而想滿足視覺的慾望。此處詞人留下的疑問是,你說你惜花,可還記得最初愛它的什麼東西?是它給你的觸覺、嗅覺還是視覺?當你得到某種滿足時,會不會給慾望一葉障目,忘了最初追求的是什麼?你若說記得,大概你就能知道如今「不滿」的根源。
副歌「誰若有夢/ 誰便想/ 無夢有夢/ 還是想」一段繞口令襲來,猝不及防。有夢想的使勁妄想,沒夢想的也使勁妄想,仿佛每個人都要懷揣中國夢,才算對人生有交代。結果如何?「安享堡壘/ 換到不敢安心的晚上」。堡壘本是敵人難以攻破之地,既能安於堡壘之內,又豈會換來不安心的晚上?原來是因為太多妄想,庸人自擾,身安處才不心安。接下來,「無限美夢無量想想想/ 放大更多感想」,似是呼應《生死疲勞》中的「要更快更多更大直到沒更激味道」一句,此處「無量」應不是佛語,而是與「無限」相對應的「無窮無盡」之義,喻世間有無窮無盡的美夢,也就會有由此而發的各種虛妄幻想,並且把很多本來微不足道的想法誇大為偉論,聳人聽聞。「要追旭日/ 身陷夕陽」用《山海經》夸父逐日之典,心嚮往旭日,無奈身處夕陽下,短短八字把這一力不從心的矛盾勾勒了出來。副歌下闕,心想的開始付諸行動,身體隨著自行構擬的美夢,與人不斷競爭、隨地哄搶,但最後揭開寶箱,發現裡面的寶物與理想中的不一樣,寶物瞬間變成了煩惱。副歌末句回歸「花」的主題,「最初花意/ 刻進了漢石屏/ 忘掉要暗香/ 還是愛閃亮」,惜花者愛花愛到了極致的地步,為了讓花的神情和姿態永生不死,終於想到了一種方法,那就是在石屏上雕花,把花的姿態永遠鎖在這工藝品裡——但最終,惜花者自我迷失了,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鐘愛花兒透出的暗香,還是貪戀它的形態。
石屏
第二段主歌,曲子改編又重組了第一段主歌與小副歌。歌詞談及「凈顛倒」的問題——你要摘花,卻怕被弄髒手(「賞餘暉」是為了與副歌「身陷夕陽」的構圖一致),於是「愛花」的夢想顛倒至「愛青花瓷」那裡去了,青花瓷上也畫著花,意義也變了,身價比所摘的花更貴了,髒了也不怕,清洗過後花色更精細。繼而往青花瓷器皿中裡倒酒,變成花雕酒,夢想再次顛倒至「愛花雕酒」那裡去。當初愛花的目的已經不值一提了,那麼喝花雕酒的目的呢?答案仍是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以酒澆愁,還是製造幻覺,騙過自己的眼睛,眼不見為淨?哪個才是真的夢想?
副歌第二段末句改成「最初歡暢/ 擠到滿了變惆悵/ 原有的玩具是幅相」。心中不斷膨脹的期待感,就像越吹越大的泡沫,等待一刻爆破。轉瞬之間,為了尋獲寶物,已經找來了不少廢物,生活的重點已從尋寶變成處理囤積於眼前的廢物,為了得到快樂的結果而被迫以不快樂的過程來結賬。這時候才終於看透,心如工畫師,一切唯心造;「想」的構字,是「心中之相」,你想要的,只是心中生有,並非實有。
最後一段副歌,情緒達到最高點,麥浚龍的聲線撕扯,編曲裡的電吉他在背後加持,仿佛到了全曲癲狂狀態的頂點。歌詞唱道「一生需要在船上/ 一心想要在湖上/ 一身濕透為了抓緊水色的漂亮」,我、船、湖三者處於微妙的位置關係中,我到底在船上還是在湖上?我心嚮往的本是湖而不是船,但我與湖相處時,偏偏要隔著一塊船板,我這一生將永遠不能脫離船板來與湖共處,仿佛怎麼伸手也夠不到極限處的慾望。為了使慾望最大化,取得我所鐘愛的水色,我不停嘗試把水握在手裡,最終卻落得一身濕透的狼狽境況。
接下來,林夕把「要追旭日/ 身陷夕陽」改為「眼觀旭日/ 身陷夕陽」,刻意把場景變得更加魔幻虛妄,到底如何一邊看著旭日,一邊身處夕陽下呢?聽眾更難辨此景是旭日還是夕陽——「旭日」跳出了我的心,成為親眼所見之物,可惜眼見亦未必為實,前文交代,眼還可以「將雪看成過雲雨」呢。慾望在心中時,無能為力追求;如今慾望就近在眼前,它的大小、顏色、輪廓都是如此清晰,可惜居然也無能為力追求——無力感比前兩段副歌更強了。
副歌尾聲,是我於整首歌最愛的關於「痕癢」的探討。「最初不過/ 不過眼角太痕癢」這是慾望的根源,癢的位置、癢的強度都那麼微不足道。「原為了解決那痕癢/而最終抓破了眼角/ 換來盲目夢想」,不過是解決那一點點的癢,卻顛倒夢想、捨本逐末,把整個眼角抓破了,看不見了,夢想終於成了「盲目」的夢想——林夕的文字在比喻與描寫之間穿行,聽眾漸漸迷失於本體和喻體的高速切換之中,真假莫辨,猶如一彈指間,名色法生滅了上億次一般。最絕的,是詞人怕你察覺不到他的意思,或怕你像歌詞所述那般忘記了初衷及本意,於是他再下結論加持:「原為了搔癢/ 延續了手癢/ 心癢」本為了解決眼角上的慾望,卻無意中把慾望轉移為手上的慾望,再由手上的慾望轉移至心裡的慾望,越撓越癢,越癢越想撓,無窮延續下去——既恐怖又美麗的結尾。唱到此處,麥浚龍撕裂的聲線轉趨柔和,有如夢初醒之感。
人越得到得多,越想得到更多,甚至不惜損不足以奉有餘,將大量精力投於冗事中去。在連自己也未認識透徹時,便已要執於追求身外之物,不知「無我」——既然恆常不變的「我」是不存在的,更何況是生滅變化得更快的夢想?二〇一一年,林夕又幾乎「包碟」寫了一張專輯《無念》,當中一首《櫻吹雪》或許可以看成是此曲的番外篇,林夕再寫「花」,又把「無我」的概念道破,詞中云:「我見我如無物/ 這個境界與何人說起/ 誰才是我/ 都拈花一笑忘記」,這境界、這文字令人擊節稱讚。
人生如夢,能拿它怎麼辦?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微信訂閱號:峰格】
以「慈悲」替代「悲情」入詞,就似以蜂蜜代替白糖調味一樣,味道相若,卻要健康些。市面上的悲情歌,以共鳴作賣點,揭完你的瘡疤便拂袖而去,但實際上瘡疤是你的,哪用別人操心揭露給你看?然而,你對此卻心存感激,還道當所有人都離棄你的時候,只有這首歌了解你,這歌詞講得太有道理了,太懂我此刻的情緒了。以慈悲代替悲情又將如何?它會把個人情緒擴大至普世概念,原來你只透過你狹小的傷口往外看,現在卻能逃離這個傷口,在傷口的上空俯瞰這個傷口,乃至目睹千千萬萬個身內身外、大小不一的傷口,不僅認識了悲情,還認識了世情,接下來若要自救,親手解剖治療「小我」的悲哀,豈不游刃有餘?
麥浚龍專輯《天生地夢》中,「生死三部曲」也透露著「慈悲味」,當你按照EP裡的順序,從第一首歌聽到第三首歌,就有一種給詞人領著,從幽暗的洞中慢慢步出洞外、豁然開朗的感覺。上回我撰文談《生死疲勞》,這次談談《顛倒夢想》。「顛倒夢想」四字,語出玄奘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遠離顛倒夢想」之說,指涉佛教中四種顛倒妄見——常顛倒(以無常為有常)、樂無常(以苦為樂)、凈顛倒(以不淨為凈)、我顛倒(以無我為有我)。《顛倒夢想》一曲正是以「花」為載體,寫遍這四種妄見。
第一段主歌「死於溫柔鄉/ 超生於泥漿」講花兒死亡之後,仍會在別處超生,開展另一段故事的事實——開篇承接《生死疲勞》的末句「悲歌喜宴亦太早」說下去。「惜花一場/ 何嘗為了哭/ 叫嚷」一句,化用了在詞人所著《人情·世故》(亮光文化,2009)中的一則禪宗故事——從前有個喜種蘭花的禪師,遠行前吩咐弟子替其小心料理蘭花,可弟子卻因過分小心、精神極度緊張而打翻了花架,毀了百盆蘭花,於是弟子做好了受禪師責備的準備。禪師回來,卻笑著對弟子說:「我愛蘭花,是為了它的美而種蘭花,而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這個故事很溫柔,但又諷刺得毒辣,多少人為了獲得「幸福快樂」不惜以「不幸不快」來結賬,為了討生活沒了生活,為了上車買樓獻上生命,越追求越求不得,越求不得越另闢蹊徑,另闢蹊徑以後卻忘了最初走的是什麼路,更不知這條「蹊徑」將通往何處,令人想起《猜情尋》(陳奕迅唱)中那句「明明當初貪玩/ 怎麼想搏命」。最後拼到身心俱疲,對生活再不敢有任何想法,便聽之任之,「紅塵暴」把自己吹到哪兒,便將就到哪兒過。
主歌下闕談及「乾隆御製」紫砂壺,相傳故事出自詞人的一個故事。據說林夕贈好友一個古董紫砂壺,好友卻在一次沏茶時不慎把壺蓋損壞了,他覺得太對不起林夕的一番好意,林夕卻不以為意道:「紫砂壺雖打碎了,贈送禮物的快樂卻沒打碎,打碎了也好,再送一次又將多感受一次快樂了。」林夕的眼裡,對紫砂壺「寵它一場」不是供奉於櫥窗之中以減低損毀的機會,而是拿出來日用,這跟禪宗的「惜花一場」的心理別無二致。
小副歌構擬夢境,花入了夢。第一個夢裡,雖然花擠滿了雙手,但由於自己從未見過花繡在綢緞上的樣子,還是想一睹芳容——明明滿足了觸覺的慾望,卻道不滿足,轉而想滿足視覺的慾望;第二個夢裡,聞到了花的香氣,但是沒看到花瓣,於是抓狂——明明滿足了嗅覺的慾望,卻道不滿足,轉而想滿足視覺的慾望。此處詞人留下的疑問是,你說你惜花,可還記得最初愛它的什麼東西?是它給你的觸覺、嗅覺還是視覺?當你得到某種滿足時,會不會給慾望一葉障目,忘了最初追求的是什麼?你若說記得,大概你就能知道如今「不滿」的根源。
副歌「誰若有夢/ 誰便想/ 無夢有夢/ 還是想」一段繞口令襲來,猝不及防。有夢想的使勁妄想,沒夢想的也使勁妄想,仿佛每個人都要懷揣中國夢,才算對人生有交代。結果如何?「安享堡壘/ 換到不敢安心的晚上」。堡壘本是敵人難以攻破之地,既能安於堡壘之內,又豈會換來不安心的晚上?原來是因為太多妄想,庸人自擾,身安處才不心安。接下來,「無限美夢無量想想想/ 放大更多感想」,似是呼應《生死疲勞》中的「要更快更多更大直到沒更激味道」一句,此處「無量」應不是佛語,而是與「無限」相對應的「無窮無盡」之義,喻世間有無窮無盡的美夢,也就會有由此而發的各種虛妄幻想,並且把很多本來微不足道的想法誇大為偉論,聳人聽聞。「要追旭日/ 身陷夕陽」用《山海經》夸父逐日之典,心嚮往旭日,無奈身處夕陽下,短短八字把這一力不從心的矛盾勾勒了出來。副歌下闕,心想的開始付諸行動,身體隨著自行構擬的美夢,與人不斷競爭、隨地哄搶,但最後揭開寶箱,發現裡面的寶物與理想中的不一樣,寶物瞬間變成了煩惱。副歌末句回歸「花」的主題,「最初花意/ 刻進了漢石屏/ 忘掉要暗香/ 還是愛閃亮」,惜花者愛花愛到了極致的地步,為了讓花的神情和姿態永生不死,終於想到了一種方法,那就是在石屏上雕花,把花的姿態永遠鎖在這工藝品裡——但最終,惜花者自我迷失了,分不清自己到底是鐘愛花兒透出的暗香,還是貪戀它的形態。
石屏
第二段主歌,曲子改編又重組了第一段主歌與小副歌。歌詞談及「凈顛倒」的問題——你要摘花,卻怕被弄髒手(「賞餘暉」是為了與副歌「身陷夕陽」的構圖一致),於是「愛花」的夢想顛倒至「愛青花瓷」那裡去了,青花瓷上也畫著花,意義也變了,身價比所摘的花更貴了,髒了也不怕,清洗過後花色更精細。繼而往青花瓷器皿中裡倒酒,變成花雕酒,夢想再次顛倒至「愛花雕酒」那裡去。當初愛花的目的已經不值一提了,那麼喝花雕酒的目的呢?答案仍是不清楚,到底是為了以酒澆愁,還是製造幻覺,騙過自己的眼睛,眼不見為淨?哪個才是真的夢想?
副歌第二段末句改成「最初歡暢/ 擠到滿了變惆悵/ 原有的玩具是幅相」。心中不斷膨脹的期待感,就像越吹越大的泡沫,等待一刻爆破。轉瞬之間,為了尋獲寶物,已經找來了不少廢物,生活的重點已從尋寶變成處理囤積於眼前的廢物,為了得到快樂的結果而被迫以不快樂的過程來結賬。這時候才終於看透,心如工畫師,一切唯心造;「想」的構字,是「心中之相」,你想要的,只是心中生有,並非實有。
最後一段副歌,情緒達到最高點,麥浚龍的聲線撕扯,編曲裡的電吉他在背後加持,仿佛到了全曲癲狂狀態的頂點。歌詞唱道「一生需要在船上/ 一心想要在湖上/ 一身濕透為了抓緊水色的漂亮」,我、船、湖三者處於微妙的位置關係中,我到底在船上還是在湖上?我心嚮往的本是湖而不是船,但我與湖相處時,偏偏要隔著一塊船板,我這一生將永遠不能脫離船板來與湖共處,仿佛怎麼伸手也夠不到極限處的慾望。為了使慾望最大化,取得我所鐘愛的水色,我不停嘗試把水握在手裡,最終卻落得一身濕透的狼狽境況。
接下來,林夕把「要追旭日/ 身陷夕陽」改為「眼觀旭日/ 身陷夕陽」,刻意把場景變得更加魔幻虛妄,到底如何一邊看著旭日,一邊身處夕陽下呢?聽眾更難辨此景是旭日還是夕陽——「旭日」跳出了我的心,成為親眼所見之物,可惜眼見亦未必為實,前文交代,眼還可以「將雪看成過雲雨」呢。慾望在心中時,無能為力追求;如今慾望就近在眼前,它的大小、顏色、輪廓都是如此清晰,可惜居然也無能為力追求——無力感比前兩段副歌更強了。
副歌尾聲,是我於整首歌最愛的關於「痕癢」的探討。「最初不過/ 不過眼角太痕癢」這是慾望的根源,癢的位置、癢的強度都那麼微不足道。「原為了解決那痕癢/而最終抓破了眼角/ 換來盲目夢想」,不過是解決那一點點的癢,卻顛倒夢想、捨本逐末,把整個眼角抓破了,看不見了,夢想終於成了「盲目」的夢想——林夕的文字在比喻與描寫之間穿行,聽眾漸漸迷失於本體和喻體的高速切換之中,真假莫辨,猶如一彈指間,名色法生滅了上億次一般。最絕的,是詞人怕你察覺不到他的意思,或怕你像歌詞所述那般忘記了初衷及本意,於是他再下結論加持:「原為了搔癢/ 延續了手癢/ 心癢」本為了解決眼角上的慾望,卻無意中把慾望轉移為手上的慾望,再由手上的慾望轉移至心裡的慾望,越撓越癢,越癢越想撓,無窮延續下去——既恐怖又美麗的結尾。唱到此處,麥浚龍撕裂的聲線轉趨柔和,有如夢初醒之感。
人越得到得多,越想得到更多,甚至不惜損不足以奉有餘,將大量精力投於冗事中去。在連自己也未認識透徹時,便已要執於追求身外之物,不知「無我」——既然恆常不變的「我」是不存在的,更何況是生滅變化得更快的夢想?二〇一一年,林夕又幾乎「包碟」寫了一張專輯《無念》,當中一首《櫻吹雪》或許可以看成是此曲的番外篇,林夕再寫「花」,又把「無我」的概念道破,詞中云:「我見我如無物/ 這個境界與何人說起/ 誰才是我/ 都拈花一笑忘記」,這境界、這文字令人擊節稱讚。
人生如夢,能拿它怎麼辦?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微信訂閱號:峰格】
© 本文版权归作者 Sir. 春風燒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