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执行周期》:迷幻、孤独、温柔和生命力
去年秋天,郭顶发布了他新专辑的首波主打《凄美地》——我一时没搞清楚这究竟是名词还是副词,说归说,我还是歌没听就加入了列表,毕竟在我印象里,郭顶作为歌手已经沉寂了很久。
高中时我特别喜欢他的《我们俩》,那句“喝醉了小河边唱着歌”,弯弯绕绕地常在我脑海中盘旋,也让我记住了郭顶的名字。后来,真的过了很久很久了,我偶然间发现我特别喜欢的两首歌是郭顶作曲——周笔畅的《隔墙花》和《花樽与花》(《密友》粤语版)。这感觉犹如他乡遇故知,令人惊喜不已。只是点开他在音乐平台上的个人主页,我发现他只发过两张唱片,上一张还停留在2009年,这对一个出道12年的歌手来说低产得不太正常,难怪百度他的名字,关联词会蹦出来:郭顶为什么被雪藏?
在我看来,这不关“雪藏”什么事,每年出道的歌手里,比起大红,不红才是常态。2005年的出道专里,公司想把他打造成内地周杰伦,给他的标签是“亚洲最年轻的R&B创作小天王”——在当时还很繁荣的华语乐坛,这并不是一个有辨识度的头衔。到了09年的《微微》,他换了公司,成了蘑菇头黑框眼镜的小清新,瘦若两人。这张专辑有了一点水花,但这之后他就从江湖上消失,转型做幕后了。他给刘惜君写的《怎么唱情歌》也是我高中的回忆,16年得奖的《当我身边空无一人》里有一首《来》,薛之谦的《小孩》,那英的《那又怎样》等等,都是有郭顶个人风格的歌曲,很耐听。神隐了多年,倒是有些喜欢他的人会在这些歌的评论里问,郭老师,你什么时候自己发新歌啊。
七年了,郭顶终于发片了。
《飞行器的执行周期》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酷,有点科幻色彩。郭老师在网易云音乐的采访里说,这个名字来源于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特德蒋”的正确译名)的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为此我还去读了这篇小说,等一下说到歌曲时再谈。关于这个概念,专辑文案里是这样讲的:
如果你有一个即将返程的飞行器,你期待它会带回什么故事?
……
人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假设一个地方特别美好,那地方是另一个城市、另一片星球、另一种境界,或是你所爱之人的内心……这个目的地,你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但也总想试一试。那地方不可预知,却永远迷人。这样的想法或许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而当你踏出一步,人与人之间或近或远的微妙关系变化,也便夹杂在这其中。
“科幻与情感”做主题,郭老师说这事儿“挺酷的,也挺浪漫的”。不过我倒觉得更像是在太空执行完任务的飞行器因故障无法返程,载着它经历的所有故事降落在一个荒凉的未知星球。它见过广袤的空间,瑰丽的星云……却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了。就像听这张专辑给人的感觉,迷幻,孤独,温柔,又涌动着生命力。
啊,好喜欢。
收录曲
全专一共10首歌,其中三首抒情,另外七首歌除了《下次再进站》都不是郭顶以前最有代表性的R&B,而是一些在大众接受范围内比较新潮的尝试,给人一种“洋气”的感觉。不过制作方式倒显得很原始,郭老师说他们满北京城找合适的套鼓,又用卡车运到棚里录音,这大费周章的录制方式使人联想到最近被说滥了的“匠人精神”。总的来说就是,两年里从构思到制作很细致,因为郭老师不想自己七年没发片做出来是一张很平庸的东西;而歌曲本身却又不复杂,录音里有些故意没有修掉的瑕疵,很质朴,却很迷人。
《凄美地》结合MV食用更佳,不断变换的画面尺寸和视角配合着歌曲有种急促又蓬勃的生命力;《落地之前》带着Arctic Monkeys般的迷幻味道;《把你的外套留在深巷》好多句话后面都有一声“汪”,有点幽默;还有《在云端》《每个眼神都只身荒野》《有什么奇怪》,直到最后《下次再进站》用熟悉的R&B挥一挥衣袖,告诉我们,下一张不知道又要几年,有缘再见……
不过,如果谈到打动人,又有什么比得上抒情歌呢?
除了主打《凄美地》,我听的第一首歌是《保留》,并且非常喜欢。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这首歌也和《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莫名契合。小说讲的是软件公司制作“数码体”——一种有意识的虚拟生命来给人做宠物,但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关于科学、伦理、情感的探讨。《保留》写了一种离别,这很像我所想象的,飞行器被迫永远停留在在未知星球的孤独,又像是小说里“数码体”被挂起的情形:
哪怕人们可以截取所有这些经验的一个时间断面然后无限复制,哪怕人们可以廉价地出售这些副本甚至白送给别人,得到的每一个数码体也都是曾经活过了那一生的。每一个数码体都曾经用全新的双眼看过这个世界,都有过幻想成真和破灭的经历,都已经知晓说谎是何种感受,听到谎言又是何种感受。
——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
而这种离别的愁肠百转,又是十分沉默的,温柔的:
在有限的深夜消失之前触摸你的脸
我情愿这是幻觉 也不愿是种告别
已经忘了 你的名字
就在这座 寂静星石
怎么还有 你的样子
被保留
给我 一整个拥抱
好让我不至于 太潦倒
还有《想着你》,是在爱情里温柔的患得患失:
也许有一天我们 终究会面对分离
也许有一天我们 会在老地方相遇
这不是 情书啊
我从来没有这么担心
可是啊 我愿意
这样下去
我不想 让自己
变成一个矫情的傻子
可是啊 我已经 是了
百科上说,执行周期的意思是任务重复执行的周期,这样看来,抒情主打《水星记》就是这张专辑的“文眼”。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但二者一直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这很像某些情感关系,咫尺远近而触不可及,于是无言陪伴。这看起来像个再普通不过的单恋故事,但MV令人泪目,讲的是一对母女在人工智能陪伴中生活的故事,不过这个人工智能还有个特殊的秘密……就不剧透了。歌曲内容让我想到《软件体的生命周期》里,安娜对她的数码体贾克斯的感情似乎超过了人和虚拟宠物,而爱着安娜的德雷克牺牲了自己的数码体来给安娜的数码体创造进入“真实空间”的机会……人与虚拟生命的情谊,德雷克对安娜从未表明过的心事,都像是水星伴着太阳,沉默又温柔啊。
温柔,又是温柔。但我真的想不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这三首抒情歌了。
我强烈怀疑郭老师就是温柔本柔。
写了这么多,我倒不是想说这张专辑就是华语乐坛百年一遇的神专,天上有地上无。只是它的主题很有趣,歌词旋律编曲和概念完整统一,尤其在这几年似乎比较颓靡的华语音乐市场上,这无疑是一张亮眼的作品。此外,《飞行器的执行周期》让我懂得了在无意识地零散听歌之外,还有听一整张专辑带来的许多乐趣,这种乐趣除了听音乐本身,还包括读本来不感兴趣的科幻小说,探索新的领域。看完《降临》得知它的原作者正是郭老师的灵感来源特德·姜,有种难以言说的默契感和满足感。
对了,上周去逛北京天文馆,一边听着专辑一边看那些星球,简直完美。
最后说一点关于郭顶本人的。我不了解他,只是很爱他的作品,欣赏他的才华。以我比较匮乏的音乐知识来说,论才气郭老师不在李荣浩之下,《飞行器的执行周期》也在台湾发行了,那就在这画个饼,希望郭老师也捧个金曲奖回来,得到属于他的肯定。
虽然这张我喜欢到专门买了实体专,歌曲足够循环很久,但我还是很期待他的新作。不过郭老师说有了好的主题才会做,而我们也不愿看到他自己所抗拒的平庸。
那就等待着某天和郭老师的飞行器不期而遇,再听他的新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