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一首民谣的口水歌~!
也许是我后知后觉,在赵雷的《成都》火了很久以后,我才知道是因为赵雷在《歌手》上唱了,赵雷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民谣歌手,之前也曾在公众号钟强烈的推荐过他的另一首歌《画》,《成都》我自然是早就听过了,但是说实话,《成都》远不如《画》给我的带来的冲击大,一度我把《成都》列为了口水歌的一类,而当朋友圈出现了各种莫名其妙版本的《成都》后,更加了坐实其口水歌的本质。
《成都》能火,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带有地址属性的歌,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承载记忆的感觉,比如在我高中的时候每每听到动力火车的《忠孝东路走九遍》时,总会被其中的歌词所感动,而我甚至都不知道台北的忠孝东路时什么样子,《董小姐》里唱到的安河桥北,让我路过北京的时候,专程去找了一次,这就是地名+音乐的独特魅力。
成都作为和厦门一样的网红城市,自然有着更强烈的光环,多数没去过成都的人,也或多或少的知道春熙路,知道宽窄巷,知道街头巷尾的串串,更别说曾经去过成都旅游的文青们,所以当成都出现在一首歌里,甚至作为歌名出现的时候,自然是不同凡响。
但仅此而已,这并不能改变《成都》是一首口水歌的本质,当你把成都以及歌中少数几个关键词换成别的城市,并不会感到有任何的不妥,而这样随便换个地名就能接着唱下去的歌曲,不是口水歌又是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流行的一首民谣《南山南》,当时也是火的一塌糊涂,也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但终究是敌不过时间的考验。
真正的关于地名的歌曲,其实并不好写,你要人家知道中国城市的特点,又不能直接罗列当地的各种名胜古迹,这样多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如果不写这个,又很难让听众有代入感,非常的考验写歌的功力。汪峰的《北京北京》就在尽量避免各种城市的标志,歌中没有出现长城,没有故宫,试图用北京人特有的精神去告诉我们北京到底是什么样,整体来说,做的还不错,而此类歌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最能打动我的,是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
我没有去过郑州,但是一听到这歌,郑州的画面就出现了在我的面前,小的时候学过地理,郑州位于中国的中部,有着最大的火车枢纽,这基本就是郑州近些年的标志了。而歌中巧妙的用多少次在火车上路过这城市,说明郑州是一个坐火车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都要经过的地方,这比直接写出地区的标志建筑或者街道来的更加有力。
她说她喜欢郑州冬天的阳光,巷子里飘满煤炉的味道,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这是非常喜欢的四句,不仅写诗般的把郑州的气候特点说的透彻,同时把郑州的那段记忆引申了出来,毕竟有故事的地方,在记忆里才是鲜活的。
在我的理解是《成都》是那种你一听就会唱的歌,听久了会腻的歌,而《关于郑州的回忆》是一开始听没什么特点,但多循环几次,愈发好听的歌,这也许是两首歌的不同,或者说差距吧。
严重地声明一下,我仅仅对于歌曲本身谈谈自己的想法,不涉及到歌手。
《成都》能火,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带有地址属性的歌,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承载记忆的感觉,比如在我高中的时候每每听到动力火车的《忠孝东路走九遍》时,总会被其中的歌词所感动,而我甚至都不知道台北的忠孝东路时什么样子,《董小姐》里唱到的安河桥北,让我路过北京的时候,专程去找了一次,这就是地名+音乐的独特魅力。
成都作为和厦门一样的网红城市,自然有着更强烈的光环,多数没去过成都的人,也或多或少的知道春熙路,知道宽窄巷,知道街头巷尾的串串,更别说曾经去过成都旅游的文青们,所以当成都出现在一首歌里,甚至作为歌名出现的时候,自然是不同凡响。
但仅此而已,这并不能改变《成都》是一首口水歌的本质,当你把成都以及歌中少数几个关键词换成别的城市,并不会感到有任何的不妥,而这样随便换个地名就能接着唱下去的歌曲,不是口水歌又是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了以前流行的一首民谣《南山南》,当时也是火的一塌糊涂,也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流传,但终究是敌不过时间的考验。
真正的关于地名的歌曲,其实并不好写,你要人家知道中国城市的特点,又不能直接罗列当地的各种名胜古迹,这样多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如果不写这个,又很难让听众有代入感,非常的考验写歌的功力。汪峰的《北京北京》就在尽量避免各种城市的标志,歌中没有出现长城,没有故宫,试图用北京人特有的精神去告诉我们北京到底是什么样,整体来说,做的还不错,而此类歌中的巅峰之作,也是最能打动我的,是李志的《关于郑州的记忆》
我没有去过郑州,但是一听到这歌,郑州的画面就出现了在我的面前,小的时候学过地理,郑州位于中国的中部,有着最大的火车枢纽,这基本就是郑州近些年的标志了。而歌中巧妙的用多少次在火车上路过这城市,说明郑州是一个坐火车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都要经过的地方,这比直接写出地区的标志建筑或者街道来的更加有力。
她说她喜欢郑州冬天的阳光,巷子里飘满煤炉的味道,雾气穿过她年轻的脖子,直到今天都没有散去,这是非常喜欢的四句,不仅写诗般的把郑州的气候特点说的透彻,同时把郑州的那段记忆引申了出来,毕竟有故事的地方,在记忆里才是鲜活的。
在我的理解是《成都》是那种你一听就会唱的歌,听久了会腻的歌,而《关于郑州的回忆》是一开始听没什么特点,但多循环几次,愈发好听的歌,这也许是两首歌的不同,或者说差距吧。
严重地声明一下,我仅仅对于歌曲本身谈谈自己的想法,不涉及到歌手。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菠萝猪猪侠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