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忧伤还是寻找忧伤的出口
M13:《勃拉姆斯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 OP.25》~听了几遍,这会儿可以静下心来写写~延续中午电影《夹边沟》后的沉重,先来说说那个沉重吧。导演王兵,原来是纪录片的导演,这部影片中,没有留下纪录片形式的影子,但是留下了纪录片本质中的真实。不喧闹、不取巧,稳稳地铺陈,那种惨痛却是不停地撞击着你,那个狂热的年代,生命的渺小,渺小到了不及黄土地中的一粒沙、一颗尘~沉重,在心头,久久不能平去,其实,是你自己不想让它马上平去,因为,这,发生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这,只不过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这,是狂热年代的最惨痛的代价。。。所以,尽管,今晨是一个清新的开始,此刻,我不得不让沉重再停留一会儿~一版一版听过来,才有了这版阿格里奇及他们的四重奏,勃拉姆斯,今天,我第一次了解他,竟然,是因为电影~走进勃拉姆斯,是因为那沉重和忧郁,对应着我的心境,钢琴的脚步那么的用力,忧伤时隐时现,瞬息的,阳光也会展露,可是,光亮还没来得及让你温暖,那阴郁又一阵浮来,偶尔,似乎又浪漫得看到了希望,一忽儿,自己又对自己全盘地否定,心底,是个矛盾的世界,两种话语在互搏,犹豫的布拉姆斯啊,他徘徊着,心里的想,总是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原来那个声音,也是他自己~阿格里奇这一版,完全自我的炙烈对抗,一度沉重得我,都要不能呼吸,自己又把自己激烈地围住,没有出口,只有一团,郁结心中~这一份沉重,我不知道是真实的勃拉姆斯,还是因为,阿格里奇及他们,所以,才有了第二版吉利尔斯和阿马迪乌斯的比较,也是我第一次这样来听同一首古典曲目,非常惊奇,我觉得,阿马迪乌斯他们演绎的勃拉姆斯,应该更接近他自己,从第三乐章开始,那个沉重,就开始慢慢化解,到第四乐章,勃拉姆斯已经开始放下自己,讲述起别人的事情,讲述别人的欢乐、坚贞和痛苦,和自己的,是不一样的,他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其实是找到了排解的出口,暂且地,放下了自己的沉重和忧伤~今天很多的第一次,音乐和电影连接了起来,那一份沉重,带来了,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