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意义
苏打绿最难懂的歌。 但如果只是给这首歌贴上“难懂”标签其实很欠妥,因为在有些时候,一首歌的意味未必要很直白的表达什么,甚至不需要在歌词之中注入很多情感。 今年有好几部电影,《路边野餐》《长江图》和刚刚有资源的《春梦》。 大概每一部都是让人一头雾水的剧情,恍恍惚惚的画面。 然而镜头转换时,时间的交错,空间的重叠,梦境的恍惚构成的是很有质感的情境与微妙的感情。 如梦似幻。 那当我听《迟到千年》时,我在想什么。 卮言春天 破碎秋千踟蹰不如停止抱歉 从第一句开始,接下来的每一句都是这种“字我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了”的词汇组合。 青峰这样的作词手法并并不少,全篇晦涩的却很少有。 只是你迟到一千年 黄昏后就不会有夜 发间在印象中被蔓延 你说你放弃了八月 而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把这两句歌词当做的爱情的表达。 在某些意象出现时,你总会很自觉的把他理解为最直白的意思。 但仔细想想,又会觉得这种理解很表面。 那当我们深究青峰的意图时,也一定会自觉的认为他想要表达什么。 因为青峰在苏打志中关于这首歌的解释也同样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说: 迟到千年这首歌,写的是对于慢半拍的人事物,所造成难以消灭的芥蒂的描写。写于我高三升大一的暑假,在一个心还在昏睡,而身体已在捷运站等候的场景,在台北车站等着南势角线的时候,写下这首歌。 感受是来自直觉的,事情毁坏了就一直停留在错失良机的那一刻,就像心留在黄昏再也无法进入夜晚。在心里想把那人事物毁灭、放弃、丢掉或干脆吃掉,可是逃避只换来更多的不满足和空虚。 因为词汇来自感受,而感受来自直觉,用诲涩拼贴、直觉式,难以连结的结构,以及些许词性转品来写这首歌的歌词,加入与歌词差异大,反而平易近人的旋律。 我把当时青峰的状态理解为定格。 当眼中所有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慢化的状态,半睡半醒间发现在过去与未来,消失与存在,变化与静止的临界点的世界。 阖起厌倦 压坏了肩 缩成了点还是一条线 接近直觉 溺死诡谲最熟最烂你的脸 只是你迟到一千年 黄昏后就不会有夜 发间在印象中被蔓延 你说你放弃了八月 歌词是细致的直观感受与表现。 所以你看到整首都是松散的叙事节奏和超出知觉之外的事物发展。 那些感知不到的存在,如梦似幻的氤氲,实体化的意象所创造的是一种停格的氛围。 其实不需要蜻蜓点水 打昏自己食髓知味 吞了你用力一口下咽 捧起碗在倥侗增添 结尾两句似乎像是状态的收尾,但同样营造了一个十细致的分裂氛围。 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冬天,那现在我就会觉得这首歌的氛围与冬天很搭。 所以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氛围,歌词的质感是诗意的是梦幻的。 当你沉醉其中你就会发现。 它无需表达与意义,它的存在就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