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回顧: David Bowie的《★》與尼采
2016年是令樂迷傷感的一年,年初David Bowie的離世仿如他的《★》般,成為了一個「死亡的兆頭」,預示著接下來將有更多能定義某個時代之聲的音樂人,會相繼地離去。《★》由Jonathan Barnbrook設計的專輯封面上,有著一顆大的黑星,而在這星的下方,又有五顆殘缺的小星,當我們細心地去再看,可察覺這五顆星星正是代表Bowie的五個字母,而此唯一沒有David Bowie頭像/畫像出現的專輯封面,也寓意著他將如隕石一樣,不久就會墜落於地上。
《★》的大膽前衛,這可能是Bowie自1977年的《Low》之後,他最具實驗性的唱片。據製作人Tony Visconti透露,《★》在音樂上受到了電子音樂組合Boards of Canada和實驗hip hop組合Death Grips的啟發,而Kendrick Lamar去年融合了funk/ free jazz和soul的《To Pimp a Butterfly》,也直接影響了《★》的創作方向。音樂風格混搭的專輯同名歌,開頭意境幽閉灰冷,並鋪陳出神秘如處於中東/異域的妄想空間;但在有drum and bass主導,和好比這首MV內人物身體震動般的斷斷續續之saxophone吹奏的Bridge II過後,歌曲卻燃點起昇上太空的火焰,給聽眾再次憶起了spaceman或Major Tom的形象。編排複雜的同名歌《★》,從俱有東方(中東)色彩的音樂,向帶著bluesy與太空迷幻的西方音樂形式轉變(配合歌詞"I’m-a take you home"),可此曲後段又回到開始時的氛圍,像形成了一個ABA的往返段式/結構,暗示了「生」與「死」的輪迴。
而這「重複」的構思,又符合了尼采"Die Ewige Wiederkehr"的思想,那生命的線條是向自己本身彎曲,我們往往於被破壞與自立的循環中,卻完成了自我豐盈充沛的人生歷程。深受尼采影響的David Bowie,早期也有《The Supermen》這樣靈感源於「超人學說」的作品;到了他被癌症所折磨的晚期,更有點像脆弱多病的尼采,以一種特別個人的、病毒之形式,去體現自身/人生的問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表現了尼采不被世人所瞭解的苦悶,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同名歌《★》中,感受到David Bowie的孤獨,感受到此首如這書裡面的冰冷而乾燥的氣氛;且同名歌後段的「下沉」式設計,也猶像查拉圖斯特拉下山或再生的象徵,而尼采這書的真正主題是:人們如何從自己的灰燼中再生?「我」怎樣可能變得更「健全」或更完整?調性迷離亦有些糜爛的《Lazarus》內,也是可以再一次地看到,Bowie借著能復活的拉撒路(影帶中Bowie所蒙著眼睛的布條也許是代表拉撒路安葬時裹著的細麻布),或是代表自由、代表他從病痛中解脫的bluebird,去回應了尼采此人生的哲學。
改編自17世紀英國劇作家John Ford的《'Tis a Pity She Was a Whore》,把時間比喻為浪蕩的女子;另首重新灌錄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亦都源自John Ford的劇作,且用現代之表述方式將它重新去演繹。玩世不恭的《Girl Loves Me》,其歌詞有著《發條橙》獨有的Nadsat語(融合了英語俚語和俄語)色彩,和Polari般的「同志黑話」(如第一句的"titi"源於titivate, "nanti"指的是not或no),而Bowie特意吊高聲線的vocal,與Chorus內俱有宗教/儀式感的音樂或伴唱,形成了較詭異、神秘的氣息,一如《發條橙》中奇特的陳設、達利式荒誕的夢境、以及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那頗濃重的超現實之風格。
於晚期愛上了Avant Jazz的David Bowie,聽聞是他曾看了場爵士大樂隊的表演後頗有感觸,所以才在2014年推出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中,開始真正地玩起了前衛爵士。專輯《★》請來了一眾跟Bowie之前未合作過的樂手/爵士樂手參與,其中Donny McCaslin那鋒芒奪「耳」的saxophone,成為了同名歌的一個重要的動力「助推器」,亦給主打作《Lazarus》渲染出一種落寞、又襯合到Bowie如查拉圖斯特拉或尼采走向西沉太陽那方的孤獨之感。Donny McCaslin其脫了韁繩般束縛的吹奏,於《'Tis a Pity She Was a Whore》之內、以及令有些鬼魅的、午夜狂奔式前進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呈現出更混亂、失控之狀態;他有時「感性」起來的saxophone,在喚來過去回憶與帶著對未來死亡預感的《Dollar Days》前奏段落,又一下子讓人感到憔悴或產生了哀愁。
David Bowie重拾起口琴的《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你可以看成是他對自己1977年所推出的、也是有口琴出現之《A New Career in a New Town》的一次呼應;後者有關於歌者正向著一個新地方或新階段走去的重新開始,前者亦能理解為那時快離世的Bowie,將駛往未知的空間。《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隨風飄揚般的口琴點綴,帶來了在天空中飛翔的想象,而Donny McCaslin俱即興感的saxophone吹奏,和後段Ben Monder精彩的電結他獨白,都有著自由的況味,使聽眾隱約地感覺到Bowie於快要放棄對抗病魔後("With skull designs upon my shoes"),所得到的解脫或復歸自在。
人之將死的David Bowie,是真的在《★》中放縱了一次,他不懼曝露自己的聲線已經疲勞、已經受損害的弱項(《Girl Loves Me》),亦不懼曝露自己的生命,將馬上走到盡頭的現實。專輯《★》內多首作品的編曲刻意地「不和諧」,好比體現著歌者與癌細胞開仗下,所產生的精神焦慮;而走過崎嶇山徑的Bowie最終還是輸了這場戰爭,但令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超脫,他的《★》如尼采「永恆回歸」的觀念,成了勇氣的試金石,其趨於自我的創作,也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寫到的「到頭來,一個人只經歷到他自己」那樣,成了David Bowie生命的總結。
首選:★
《★》的大膽前衛,這可能是Bowie自1977年的《Low》之後,他最具實驗性的唱片。據製作人Tony Visconti透露,《★》在音樂上受到了電子音樂組合Boards of Canada和實驗hip hop組合Death Grips的啟發,而Kendrick Lamar去年融合了funk/ free jazz和soul的《To Pimp a Butterfly》,也直接影響了《★》的創作方向。音樂風格混搭的專輯同名歌,開頭意境幽閉灰冷,並鋪陳出神秘如處於中東/異域的妄想空間;但在有drum and bass主導,和好比這首MV內人物身體震動般的斷斷續續之saxophone吹奏的Bridge II過後,歌曲卻燃點起昇上太空的火焰,給聽眾再次憶起了spaceman或Major Tom的形象。編排複雜的同名歌《★》,從俱有東方(中東)色彩的音樂,向帶著bluesy與太空迷幻的西方音樂形式轉變(配合歌詞"I’m-a take you home"),可此曲後段又回到開始時的氛圍,像形成了一個ABA的往返段式/結構,暗示了「生」與「死」的輪迴。
而這「重複」的構思,又符合了尼采"Die Ewige Wiederkehr"的思想,那生命的線條是向自己本身彎曲,我們往往於被破壞與自立的循環中,卻完成了自我豐盈充沛的人生歷程。深受尼采影響的David Bowie,早期也有《The Supermen》這樣靈感源於「超人學說」的作品;到了他被癌症所折磨的晚期,更有點像脆弱多病的尼采,以一種特別個人的、病毒之形式,去體現自身/人生的問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表現了尼采不被世人所瞭解的苦悶,或許我們也可以從同名歌《★》中,感受到David Bowie的孤獨,感受到此首如這書裡面的冰冷而乾燥的氣氛;且同名歌後段的「下沉」式設計,也猶像查拉圖斯特拉下山或再生的象徵,而尼采這書的真正主題是:人們如何從自己的灰燼中再生?「我」怎樣可能變得更「健全」或更完整?調性迷離亦有些糜爛的《Lazarus》內,也是可以再一次地看到,Bowie借著能復活的拉撒路(影帶中Bowie所蒙著眼睛的布條也許是代表拉撒路安葬時裹著的細麻布),或是代表自由、代表他從病痛中解脫的bluebird,去回應了尼采此人生的哲學。
改編自17世紀英國劇作家John Ford的《'Tis a Pity She Was a Whore》,把時間比喻為浪蕩的女子;另首重新灌錄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亦都源自John Ford的劇作,且用現代之表述方式將它重新去演繹。玩世不恭的《Girl Loves Me》,其歌詞有著《發條橙》獨有的Nadsat語(融合了英語俚語和俄語)色彩,和Polari般的「同志黑話」(如第一句的"titi"源於titivate, "nanti"指的是not或no),而Bowie特意吊高聲線的vocal,與Chorus內俱有宗教/儀式感的音樂或伴唱,形成了較詭異、神秘的氣息,一如《發條橙》中奇特的陳設、達利式荒誕的夢境、以及令我們印象深刻的、那頗濃重的超現實之風格。
於晚期愛上了Avant Jazz的David Bowie,聽聞是他曾看了場爵士大樂隊的表演後頗有感觸,所以才在2014年推出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中,開始真正地玩起了前衛爵士。專輯《★》請來了一眾跟Bowie之前未合作過的樂手/爵士樂手參與,其中Donny McCaslin那鋒芒奪「耳」的saxophone,成為了同名歌的一個重要的動力「助推器」,亦給主打作《Lazarus》渲染出一種落寞、又襯合到Bowie如查拉圖斯特拉或尼采走向西沉太陽那方的孤獨之感。Donny McCaslin其脫了韁繩般束縛的吹奏,於《'Tis a Pity She Was a Whore》之內、以及令有些鬼魅的、午夜狂奔式前進的《Sue (Or in a Season of Crime)》,呈現出更混亂、失控之狀態;他有時「感性」起來的saxophone,在喚來過去回憶與帶著對未來死亡預感的《Dollar Days》前奏段落,又一下子讓人感到憔悴或產生了哀愁。
David Bowie重拾起口琴的《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你可以看成是他對自己1977年所推出的、也是有口琴出現之《A New Career in a New Town》的一次呼應;後者有關於歌者正向著一個新地方或新階段走去的重新開始,前者亦能理解為那時快離世的Bowie,將駛往未知的空間。《I Can't Give Everything Away》隨風飄揚般的口琴點綴,帶來了在天空中飛翔的想象,而Donny McCaslin俱即興感的saxophone吹奏,和後段Ben Monder精彩的電結他獨白,都有著自由的況味,使聽眾隱約地感覺到Bowie於快要放棄對抗病魔後("With skull designs upon my shoes"),所得到的解脫或復歸自在。
人之將死的David Bowie,是真的在《★》中放縱了一次,他不懼曝露自己的聲線已經疲勞、已經受損害的弱項(《Girl Loves Me》),亦不懼曝露自己的生命,將馬上走到盡頭的現實。專輯《★》內多首作品的編曲刻意地「不和諧」,好比體現著歌者與癌細胞開仗下,所產生的精神焦慮;而走過崎嶇山徑的Bowie最終還是輸了這場戰爭,但令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超脫,他的《★》如尼采「永恆回歸」的觀念,成了勇氣的試金石,其趨於自我的創作,也像《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寫到的「到頭來,一個人只經歷到他自己」那樣,成了David Bowie生命的總結。
首選:★
© 本文版权归作者 田中小百合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