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a Simone手里拿着Leonard Cohen的歌词本
我看见班上一个女孩有一架玩具钢琴
我问她能否借我弹一下,她说不
所以我一直等到她去吃午饭,我把它带回自己的家里
我不停的弹奏,听它的美妙声音 ,我就是喜欢,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天,我把它带回去了
很显然,我和父母发生了口角
我被父母关了起来
但却组成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那些时刻
——Benjamin Clementine
Benjamin Clementine有点儿像Nina Simone,第一次听到他的作品就会有此感觉。直到你听完他整张自传式的《At Least For Now》,才发现确实像诸多媒体说的那样。他有着歌剧男高音的嗓子,还能在横跨3个八度的音域上变化着音色,过渡到C5以上的高音突然变得中性,像极了Simone。除了颇具天赋的嗓音之外,他很喜欢考究录音细节:微弱的呼吸和抽噎声,低沉的口语独白以及尾音的气息微颤特别销魂,像钻进耳朵里的针使人发痒。虽然很多人给Simone冠以“爵士女伶”,但她非常不喜欢这样被归类,这种不情愿在Clementine的作品上体现的更多:自由恣意地穿行游走于Soul、Funk、Classical,Gothic以及R&B的边缘,你想把它放进某种风格范畴,但当被抓在手里没多会儿,它马上就逃开了。在电子合成器大行其道的当下,古典钢琴与恢弘弦乐的大步挺进不断撩拨着新时期的极简主义和复古精神。
Clementine小时候是个叛逆的孩子,讨厌莎士比亚的作品,经常跑到当地的图书馆去读威廉·布莱克的诗作。他用《Winston Churchill’s Boy》来影射他自己:出生在英国,一个家境贫寒但由于受到宗教影响而被严厉管教的孩子。在第一部分歌词结束后,可以听到他像个孩子发出低声呜咽的声音,他已准备出发去心中的希望之城。而听到“One day this boy will be fine”时,你会随着他不禁抽泣起来,即有着同情的悲伤,也包含对他内心充满光明的感动。歌曲结束时诡秘的Bass律动也恰好映射了歌词最后的“Better watch out now, that day might be today”,暗示了黑暗将被驱赶,光明终将到来的心理氛围,而那些极具叙事性和诗意口吻的歌词也隐喻出极权主义下对自由平等的强烈诉求。他把心里所想的未加修饰地全放进歌里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I’m an expressionist”。这首作品既不是爵士歌曲的那种切分,也不属于布鲁斯的那种自由即兴,打破了传统歌曲的结构和约束,大胆地将不协调的歌词统一到了规整的节奏中,从而创造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表达形式。
Clementine出色的钢琴技艺多少要归功于他的哥哥,正是哥哥失去钢琴的兴趣转去其他的事物,他才有大把的时间去练习弹奏。而《Then I heard a Bachelor’s Cry》像是他与哥哥之间的对话,Clementine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困扰甚至绝望。在转调之前,一个无助的人在缠绵悱恻的弦乐和钢琴的衬托下深情吐露出沉重的忧伤,突然一段触不及防的钢琴琶音将听众转入一种恐慌的情绪,而急速反复的“I’m sorry”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断为自己辩解,似乎在为当下的失落形势承担责任,而“I can see our future”则证实了是一种极度的失望和无奈,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已经无法改变的现实。
《London》是一首具有嘲讽之意的作品,特别是hook句的“London London London is all in you, why are you denying the truth”带着些许黑色幽默,而透过颇具现代感的鼓点意在表现出伦敦在很多人看来宛如人间天堂的美好盛景,而对于Clementine来说却像是地狱,他想逃离这座装满回忆录的城市。较为欢快的《Adios》中透露出他有些犹豫的矛盾心态,虽去意已决却又害怕希望落空,而这些也在独白中全然地展现出来,响起的宗教圣歌似乎在呼唤他回去,但他不断挣扎,最终在反复的“The decision is mine”下定决心,跟伦敦说再见。
在经历了过场的《St-Clementine-On-Tea-And-Croissants》之后,Clementine已然来到了巴黎,现实虽不比想象的好多少,但在他看来希望犹在,所以他用《Nemesis》来告诉自己,现在一切经历的如果回头了便会是报应,报应就是宿命,一生将万劫不复。跳动的6/8节拍、沉重的鼓点在恢弘的弦乐下不断地为自己夯实希望的信念。《The people and I》里的Clementine似乎看到了伦敦和巴黎较为相似的社会场景,虽然国度不同,但相同的是还有太多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一个追求梦想的孩子和芸芸众生并无区别。《Condolence》里行进着的军鼓鼓点似乎在表明Clementine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克服了未知的恐惧,克服了冒险时的不安。
几经波折之后,他仍不确定巴黎是不是他的新家乡,切身的孤独使得他在不断地自我质问着。此时他已食过巴黎数年的风霜雨雪,一步步靠自己的信念走到现在。“It’s my home”里的多次强调的“home”听起来又像是“hope”,他还未有真正的归属感,也许每天早晨醒来发现泪水已湿透枕巾,但他仍不想回去,也许正是歌曲里的那些呐喊和质问使得他还是留下来。《Quiver a Little》像是一幕真正的歌剧,诺大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他喝醉了。歌剧式的哭腔近似一场酒后的宣泄,而内心的独白和外面的评论在压抑的钢琴声中不断撕扯,而眼前的画面像是回忆录一样一页页翻过。
最后的《Gone》又像是电影的片尾曲,盯着拖出的字幕不断回想自己经历的一切。他决定不再回去了。他设想着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早已物是人非,他也相信,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他坚持着自己现在走的路,因为曾经的那里早已经没有他留恋的东西。
这是一部传记式的音乐专辑。丰满的画面透过钢琴的指尖不断地挥洒出来,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那些如同诗一样富有哲理而令人深省的句子通过Clementine极为细腻地表现出来,不难想到Leonard Cohen曾在年轻时写下的那些隽永和伤感。曾幻想着Clementine变老了,会不会像Cohen那样唱歌,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年岁的车轮碾压中挤出越来越多的忧郁味道。他也许写不出Cohen六七十年代的时代悲歌,但以现在的旷世才华去估量,那将会是一件有些“可怕”但却又十分憧憬的事情。
我问她能否借我弹一下,她说不
所以我一直等到她去吃午饭,我把它带回自己的家里
我不停的弹奏,听它的美妙声音 ,我就是喜欢,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第二天,我把它带回去了
很显然,我和父母发生了口角
我被父母关了起来
但却组成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那些时刻
——Benjamin Clementine
Benjamin Clementine有点儿像Nina Simone,第一次听到他的作品就会有此感觉。直到你听完他整张自传式的《At Least For Now》,才发现确实像诸多媒体说的那样。他有着歌剧男高音的嗓子,还能在横跨3个八度的音域上变化着音色,过渡到C5以上的高音突然变得中性,像极了Simone。除了颇具天赋的嗓音之外,他很喜欢考究录音细节:微弱的呼吸和抽噎声,低沉的口语独白以及尾音的气息微颤特别销魂,像钻进耳朵里的针使人发痒。虽然很多人给Simone冠以“爵士女伶”,但她非常不喜欢这样被归类,这种不情愿在Clementine的作品上体现的更多:自由恣意地穿行游走于Soul、Funk、Classical,Gothic以及R&B的边缘,你想把它放进某种风格范畴,但当被抓在手里没多会儿,它马上就逃开了。在电子合成器大行其道的当下,古典钢琴与恢弘弦乐的大步挺进不断撩拨着新时期的极简主义和复古精神。
Clementine小时候是个叛逆的孩子,讨厌莎士比亚的作品,经常跑到当地的图书馆去读威廉·布莱克的诗作。他用《Winston Churchill’s Boy》来影射他自己:出生在英国,一个家境贫寒但由于受到宗教影响而被严厉管教的孩子。在第一部分歌词结束后,可以听到他像个孩子发出低声呜咽的声音,他已准备出发去心中的希望之城。而听到“One day this boy will be fine”时,你会随着他不禁抽泣起来,即有着同情的悲伤,也包含对他内心充满光明的感动。歌曲结束时诡秘的Bass律动也恰好映射了歌词最后的“Better watch out now, that day might be today”,暗示了黑暗将被驱赶,光明终将到来的心理氛围,而那些极具叙事性和诗意口吻的歌词也隐喻出极权主义下对自由平等的强烈诉求。他把心里所想的未加修饰地全放进歌里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I’m an expressionist”。这首作品既不是爵士歌曲的那种切分,也不属于布鲁斯的那种自由即兴,打破了传统歌曲的结构和约束,大胆地将不协调的歌词统一到了规整的节奏中,从而创造了一种属于他自己的表达形式。
Clementine出色的钢琴技艺多少要归功于他的哥哥,正是哥哥失去钢琴的兴趣转去其他的事物,他才有大把的时间去练习弹奏。而《Then I heard a Bachelor’s Cry》像是他与哥哥之间的对话,Clementine在其中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困扰甚至绝望。在转调之前,一个无助的人在缠绵悱恻的弦乐和钢琴的衬托下深情吐露出沉重的忧伤,突然一段触不及防的钢琴琶音将听众转入一种恐慌的情绪,而急速反复的“I’m sorry”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不断为自己辩解,似乎在为当下的失落形势承担责任,而“I can see our future”则证实了是一种极度的失望和无奈,不仅是对自己,更是对已经无法改变的现实。
《London》是一首具有嘲讽之意的作品,特别是hook句的“London London London is all in you, why are you denying the truth”带着些许黑色幽默,而透过颇具现代感的鼓点意在表现出伦敦在很多人看来宛如人间天堂的美好盛景,而对于Clementine来说却像是地狱,他想逃离这座装满回忆录的城市。较为欢快的《Adios》中透露出他有些犹豫的矛盾心态,虽去意已决却又害怕希望落空,而这些也在独白中全然地展现出来,响起的宗教圣歌似乎在呼唤他回去,但他不断挣扎,最终在反复的“The decision is mine”下定决心,跟伦敦说再见。
在经历了过场的《St-Clementine-On-Tea-And-Croissants》之后,Clementine已然来到了巴黎,现实虽不比想象的好多少,但在他看来希望犹在,所以他用《Nemesis》来告诉自己,现在一切经历的如果回头了便会是报应,报应就是宿命,一生将万劫不复。跳动的6/8节拍、沉重的鼓点在恢弘的弦乐下不断地为自己夯实希望的信念。《The people and I》里的Clementine似乎看到了伦敦和巴黎较为相似的社会场景,虽然国度不同,但相同的是还有太多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一个追求梦想的孩子和芸芸众生并无区别。《Condolence》里行进着的军鼓鼓点似乎在表明Clementine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克服了未知的恐惧,克服了冒险时的不安。
几经波折之后,他仍不确定巴黎是不是他的新家乡,切身的孤独使得他在不断地自我质问着。此时他已食过巴黎数年的风霜雨雪,一步步靠自己的信念走到现在。“It’s my home”里的多次强调的“home”听起来又像是“hope”,他还未有真正的归属感,也许每天早晨醒来发现泪水已湿透枕巾,但他仍不想回去,也许正是歌曲里的那些呐喊和质问使得他还是留下来。《Quiver a Little》像是一幕真正的歌剧,诺大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他喝醉了。歌剧式的哭腔近似一场酒后的宣泄,而内心的独白和外面的评论在压抑的钢琴声中不断撕扯,而眼前的画面像是回忆录一样一页页翻过。
最后的《Gone》又像是电影的片尾曲,盯着拖出的字幕不断回想自己经历的一切。他决定不再回去了。他设想着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早已物是人非,他也相信,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他坚持着自己现在走的路,因为曾经的那里早已经没有他留恋的东西。
这是一部传记式的音乐专辑。丰满的画面透过钢琴的指尖不断地挥洒出来,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那些如同诗一样富有哲理而令人深省的句子通过Clementine极为细腻地表现出来,不难想到Leonard Cohen曾在年轻时写下的那些隽永和伤感。曾幻想着Clementine变老了,会不会像Cohen那样唱歌,富有磁性的嗓音在年岁的车轮碾压中挤出越来越多的忧郁味道。他也许写不出Cohen六七十年代的时代悲歌,但以现在的旷世才华去估量,那将会是一件有些“可怕”但却又十分憧憬的事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MuseWorl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