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漫画【剧透有】
虽然有着漫画惯有的夸张表现手法,可是作者想要讲述的却是这么现实。
【三岛】
首先从主人公三岛开始。隐约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向和异装倾向,被人欺负却隐忍的不告诉任何人,得知了欺负自己的桐野其实和自己有着同样的苦恼,于是温柔的接受并引导他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哪怕被柳田残忍对待,但在得知了柳田悲惨的过去之后仍能怀着同情的心情原谅了他,而且因认为是自己没能接受柳田才导致他消失而感到后悔。甚至对待一度逃跑的梦野,也能在对方回心转意后迅速原谅并接受了他。会什么也不问二话不说陪着桐野离家出走,也会为了桐野身不由己的选择失声痛哭。可以说从头到尾三岛就是一个坚强温柔善良的形象。这样的三岛实在是作者的一种梦想,不断被这个世界伤害的三岛,温柔的接受了整个世界的善意与恶意,并最终被赋予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幸福的结局。这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吗。然而在他貌似平淡的讲述着身边跳楼自杀的同伴,讲述着初中以后再也不见的桐野,以及小小埋怨因在电梯和梦野做色色事情被邻居大婶嫌弃的时候,还是会让人在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心疼。这仿佛是作者在提醒因为看到漫画happy ending而安心的我们,这世界对于“三岛”们来说,还远没有变的如“桃源乡”般美好。
【桐野】
最初的桐野会因为看到三岛能“做他自己”而自己做不到,于是嫉妒到欺负三岛,仿佛要否定自己抹杀自己一样冷酷残忍。这样的他若不是遇到了三岛的温柔以待,大概等待他的未来也和柳田无异。三岛帮助他接受了自己的女性性别认同,陪他离家出走,最终也接受了他自己选择的路。为了守护母亲笑容的桐野希望变的像三岛一样坚强,他最终将最初那支开启了他的潘多拉盒子的口红还给了三岛,做了决定,做了了断,并且那之后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他选择的路上。现实中可能更多的是像桐野这样的gay,在乎世间,在乎家人,隐藏自己,过着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普通”的生活。相信看到最后,他的母亲背着他的孩子,一起回到有他妻子和父亲等待的家时,观众多多少少会为他感到安慰。但同时心里也会隐隐做痛,他真的打算就这样终其一生紧紧怀抱他的潘多拉盒子逃避真正的“人家”吗?这真的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吗?他会像柳田一样被妻子发现真相导致他一直追求的“普通”生活瓦解吗?他会像他父亲一样最终背叛家庭选择回到爱情身边吗?当他偶尔从家庭的枷锁中抬起头遥望远方时,是否还能看到他曾经一直向往并一度打算前往的桃源乡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而我们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默默祝福,祝“桐野们”和“桐野的家人们”幸福。
【梦野】
梦野的角色在这个故事中相对分量会轻一些,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角之一,但事实上直到故事进行到一半时才开始真正参与到故事中来。他所代表的是那群被gay吸引却本身并不是gay的人。尤其是被三岛吸引一步步陷入恋情却在三岛清楚呈现出男人的样子的关头退却的梦野,很真实。这样的人的命运多少有些无奈,也许会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不小心或者不走运被牵涉其中。但正如梦野妈妈所说,先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能喜欢上某个人不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吗。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正确引导,梦野最终才能和三岛有了那样一个可以称之为幸福的结局。我想梦野自己也不会为喜欢上(作为男人的)三岛这件事后悔的。
【柳田】
柳田老师的故事大概是这个没有称得上完全happy ending的故事中最能称得上悲剧的一个。大概可以作为其他三个人的故事的另一个“没能得到救赎”的版本。原本美好的恋情在最美好的一刻成为了永恒的伤口,而放弃了一切努力追求的“普通”生活也在一瞬分崩离析,到头来发现被这世间抛弃厌弃的自己一无所有的柳田,会扭曲到这种程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柳田作为加害人面对被害人的三岛,仿佛他才是受害者般,一遍又一遍哭喊着“求求你接受我”时,他大概不是想乞求三岛能接受他那活儿。而是想乞求这个世界,接受他这样的人,以及他这样的人的感情。他最终留下一通电话彻底从人们的视野消失,大山中腐烂的两具尸体也并没有说究竟是谁,东京的三岛提到的身边自杀的熟人也没有被提到名字。但我们不妨都称他们为柳田。扭曲的柳田,绝望的柳田,最终也未能被世界或者自己接受的柳田。
柳田是不幸的。他没有三岛的坚强,也没能幸运地遇到三岛这样能对他温柔以待并接受他的人,甚至没能拥有如三岛妈妈或者梦野妈妈一样开明的父母,这样的他的悲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注定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它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柳田改变。
但正如我一直所讲所坚信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如果我们不放弃,如果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会被我们所改变,我是如此乐观的相信着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漫画中几位主角的父母们,尽管笔墨不多,却也刻画得相当出彩。真正懂得爱情意义的三岛妈妈,把她的坚强和温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很好的传承给了三岛;对待不太聪明但很善良的梦野,乐观的梦野妈妈也是凭着自己一人的力量,引导着梦野一步步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而桐野父母更多的是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为了爱情抛弃家庭导致母子不幸的桐野父亲,和自认为为了儿子幸福而自作主张为儿子选择了背弃他本性的生活之路的桐野母亲;还有得知柳田是gay后,用看怪物的眼光看柳田的柳田母亲。可以说,在这个故事中父母的人生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决定主人公们所走之路,以及幸福与否的关键。
我想看这部作品的最大多数观众都是所谓的腐男腐女以及部分“少数性向者”们,然而做为这其中一员,我其实希望能有更多人用更多不同形式关注并了解这部作品。或者说,了解这样一部分和一般人稍稍不同的但有着同样情感需求的人们。这样的一群人,在经历着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爱情中的磨难的同时,还要比其他人多背负了一层不被他人接受的痛苦。漫画中那些流言蜚语横眉冷对的“大婶”们以及坚决否定孩子们恋情的“桐野妈妈”们正是施压的代表。然而就像桐野妈妈最后对桐野忏悔般的哭诉,她为桐野做出的选择其实多少也源自于她对“桐野”们的不了解,她甚至自己也并不确定自己为桐野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
那么如果更多人了解了这部作品,了解了“桐野”们,“柳田”会不会少一点?“三岛”会不会多一点?“桐野”会不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我是真心这样期盼着的。
【三岛】
首先从主人公三岛开始。隐约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向和异装倾向,被人欺负却隐忍的不告诉任何人,得知了欺负自己的桐野其实和自己有着同样的苦恼,于是温柔的接受并引导他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哪怕被柳田残忍对待,但在得知了柳田悲惨的过去之后仍能怀着同情的心情原谅了他,而且因认为是自己没能接受柳田才导致他消失而感到后悔。甚至对待一度逃跑的梦野,也能在对方回心转意后迅速原谅并接受了他。会什么也不问二话不说陪着桐野离家出走,也会为了桐野身不由己的选择失声痛哭。可以说从头到尾三岛就是一个坚强温柔善良的形象。这样的三岛实在是作者的一种梦想,不断被这个世界伤害的三岛,温柔的接受了整个世界的善意与恶意,并最终被赋予了一个可以称之为幸福的结局。这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吗。然而在他貌似平淡的讲述着身边跳楼自杀的同伴,讲述着初中以后再也不见的桐野,以及小小埋怨因在电梯和梦野做色色事情被邻居大婶嫌弃的时候,还是会让人在心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心疼。这仿佛是作者在提醒因为看到漫画happy ending而安心的我们,这世界对于“三岛”们来说,还远没有变的如“桃源乡”般美好。
【桐野】
最初的桐野会因为看到三岛能“做他自己”而自己做不到,于是嫉妒到欺负三岛,仿佛要否定自己抹杀自己一样冷酷残忍。这样的他若不是遇到了三岛的温柔以待,大概等待他的未来也和柳田无异。三岛帮助他接受了自己的女性性别认同,陪他离家出走,最终也接受了他自己选择的路。为了守护母亲笑容的桐野希望变的像三岛一样坚强,他最终将最初那支开启了他的潘多拉盒子的口红还给了三岛,做了决定,做了了断,并且那之后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他选择的路上。现实中可能更多的是像桐野这样的gay,在乎世间,在乎家人,隐藏自己,过着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普通”的生活。相信看到最后,他的母亲背着他的孩子,一起回到有他妻子和父亲等待的家时,观众多多少少会为他感到安慰。但同时心里也会隐隐做痛,他真的打算就这样终其一生紧紧怀抱他的潘多拉盒子逃避真正的“人家”吗?这真的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吗?他会像柳田一样被妻子发现真相导致他一直追求的“普通”生活瓦解吗?他会像他父亲一样最终背叛家庭选择回到爱情身边吗?当他偶尔从家庭的枷锁中抬起头遥望远方时,是否还能看到他曾经一直向往并一度打算前往的桃源乡呢?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了,而我们能做的,大概也只有默默祝福,祝“桐野们”和“桐野的家人们”幸福。
【梦野】
梦野的角色在这个故事中相对分量会轻一些,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角之一,但事实上直到故事进行到一半时才开始真正参与到故事中来。他所代表的是那群被gay吸引却本身并不是gay的人。尤其是被三岛吸引一步步陷入恋情却在三岛清楚呈现出男人的样子的关头退却的梦野,很真实。这样的人的命运多少有些无奈,也许会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不小心或者不走运被牵涉其中。但正如梦野妈妈所说,先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能喜欢上某个人不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吗。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正确引导,梦野最终才能和三岛有了那样一个可以称之为幸福的结局。我想梦野自己也不会为喜欢上(作为男人的)三岛这件事后悔的。
【柳田】
柳田老师的故事大概是这个没有称得上完全happy ending的故事中最能称得上悲剧的一个。大概可以作为其他三个人的故事的另一个“没能得到救赎”的版本。原本美好的恋情在最美好的一刻成为了永恒的伤口,而放弃了一切努力追求的“普通”生活也在一瞬分崩离析,到头来发现被这世间抛弃厌弃的自己一无所有的柳田,会扭曲到这种程度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柳田作为加害人面对被害人的三岛,仿佛他才是受害者般,一遍又一遍哭喊着“求求你接受我”时,他大概不是想乞求三岛能接受他那活儿。而是想乞求这个世界,接受他这样的人,以及他这样的人的感情。他最终留下一通电话彻底从人们的视野消失,大山中腐烂的两具尸体也并没有说究竟是谁,东京的三岛提到的身边自杀的熟人也没有被提到名字。但我们不妨都称他们为柳田。扭曲的柳田,绝望的柳田,最终也未能被世界或者自己接受的柳田。
柳田是不幸的。他没有三岛的坚强,也没能幸运地遇到三岛这样能对他温柔以待并接受他的人,甚至没能拥有如三岛妈妈或者梦野妈妈一样开明的父母,这样的他的悲剧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注定的。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它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个柳田改变。
但正如我一直所讲所坚信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如果我们不放弃,如果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会被我们所改变,我是如此乐观的相信着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漫画中几位主角的父母们,尽管笔墨不多,却也刻画得相当出彩。真正懂得爱情意义的三岛妈妈,把她的坚强和温柔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很好的传承给了三岛;对待不太聪明但很善良的梦野,乐观的梦野妈妈也是凭着自己一人的力量,引导着梦野一步步走向通往幸福的道路;而桐野父母更多的是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为了爱情抛弃家庭导致母子不幸的桐野父亲,和自认为为了儿子幸福而自作主张为儿子选择了背弃他本性的生活之路的桐野母亲;还有得知柳田是gay后,用看怪物的眼光看柳田的柳田母亲。可以说,在这个故事中父母的人生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决定主人公们所走之路,以及幸福与否的关键。
我想看这部作品的最大多数观众都是所谓的腐男腐女以及部分“少数性向者”们,然而做为这其中一员,我其实希望能有更多人用更多不同形式关注并了解这部作品。或者说,了解这样一部分和一般人稍稍不同的但有着同样情感需求的人们。这样的一群人,在经历着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爱情中的磨难的同时,还要比其他人多背负了一层不被他人接受的痛苦。漫画中那些流言蜚语横眉冷对的“大婶”们以及坚决否定孩子们恋情的“桐野妈妈”们正是施压的代表。然而就像桐野妈妈最后对桐野忏悔般的哭诉,她为桐野做出的选择其实多少也源自于她对“桐野”们的不了解,她甚至自己也并不确定自己为桐野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
那么如果更多人了解了这部作品,了解了“桐野”们,“柳田”会不会少一点?“三岛”会不会多一点?“桐野”会不会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我是真心这样期盼着的。
© 本文版权归作者 CancerCathy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