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是结局的一种
红 像蔷薇任性的结局
红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
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
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
——《红》
这是一道伤口,是一次过把瘾就走,是一场盛大的邂逅,这是把血管割破喷向斜阳,这是一座丰碑。但是,最初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它。先听了《宠爱》再听它,首先怀疑这是否是同一人的作品,然后觉得味道怪怪的,最后把它丢到一边,那盘9块5毛钱的磁带。再听,是大学时候,从CD架上拿下来,掸一掸灰,放进机器里。PROLOGUE奏起来,接着第一首,第二首⋯⋯仿佛当年的不喜欢是一种错觉,隐隐觉得它不是这样简单,但也没能提起精神爱上它。再听,过了十年纪念日,耳朵由不知所谓的挑剔变成了不轻易挑剔再变成真正的挑剔之后,在看过了很多关于它的乐评之后,收藏了好多版本的它,插上耳机,Leslie的声音流入耳朵,一张唱片默默的听完,留下身体里波涛汹涌的听感。怎么形容呢?任性的声音,或是,一张任性的唱片。如果说七十年代的Leslie是奶油小生,八十年代是超级偶像,那到了九十年代的这一张他就是真正的音乐人了。第一次和林夕全面合作,第一次让C.Y.KONG进队,第一次做一张“非主流”的唱片,如果是今天,那充其量是陈奕迅的标配,但是,看看日期,1996年11月26日,乐坛在新宠儿的垄断之下给这个老将留下的空间并不多,他却没选择继续做一张口水唱片。ROLOGUE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不是一张大众专辑,只是在个别旋律上会照顾一下老歌迷的感受,比如《有心人》和《你我之间》这样的慢版抒情曲。C.YKONG的适时加入让这张专辑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另类、大胆、惊艳、性感的味道,他之于Leslie就如同雷颂德之于黎明,他们的出现无疑提升了偶像歌手的音乐质感。C.Y.KONG一共编了四首曲,创作了两首,它们分布在专辑的首尾和中间部分,很明显的是Leslie将挑大梁的重任交给了他,如果说这是一张概念专辑的话他的作用便是架构,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的话他的作用是负责点题。第一首序曲奠定了概念专辑基调之后,《偷情》作为头菜先试探下听者的接受能力,C.Y.KONG用迷幻电子和trip-pop元素配合林夕的词大胆、露骨的直揭主题:刺激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偷腥和难以抑制的欲望。这之前大概谁也没听过此般的Leslie,林夕用“如果可以磊落 谁情愿闪躲 如果可以快乐 谁情愿忘掉心魔 或者 偷欢算不上偷情 亦比 寂寞人值得高兴 难共处 仍有权去憧憬 信不过感情 从未谋面才象爱情 。”交代了剧情,这一次Leslie要唱尽爱情百态,我们只负责听就好了,谁说爱情只有苦甜两种。jazz味很重的翻唱自《红磨坊》的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和略带jazz味的舞曲《怨男》各自精彩,前者是Leslie用醇厚略带沙哑的嗓音演绎出来,按理说唱jazz醇厚是情理之中而沙哑则是碰了命门,Leslie的这一曲胜在和专辑整体概念比较对味,加之慵懒的感觉反而唱出了歌曲的精髓。《怨男》则算是一曲经典了,林夕写了一个渴望爱情滋养和渴望被“领养”的小男人,男人的痴和女人的怨全部集于他一身,更怀有一身风骚在深闺中梳妆打扮等待对方上钩“唇薄薄越来越痒,那热茶亦全变凉,为了你无异向,这般的切想需要你夸奖,传来迷迭香太过易受伤,只等待你领养”欲望在林夕的笔下跳动,呼之欲出。“怨男没有恋爱怎做人,若要等偏我等不惯人,没这玄妙道行,不能怨天只怨你狠”这一句是爱情没到时一个幽怨的男人的空悲切,不来也罢,来了便给你一场情感浩劫。“就算恋恋也恋不过人,没可能日夜问,就只有呻吟”爱情与欲望是并蒂莲也是双面人的硬币,绽放时的美让人欲罢不能,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有时也是魔鬼。《怪你过分美丽》是本人最爱,唱K必唱曲目,说它是朗朗上口也好,说它是商业歌曲也罢,它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很主流商业的旋律配上林夕的词瞬间变成了文艺故事。林夕最善于讲爱情,只是他笔下的爱情从来都不是直来直去我爱你我恨你,这一曲说的是恋人间的痛苦纠缠,放之旁人写词很可能就是烂大街的苦情歌,可是林夕却没有让它流俗,他用“角力”这个概念把“我”的死缠烂打和对方的不屑一顾、随意玩弄、甚至丟之弃之这二者间的矛盾展现出来,“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唯独你双手握得碎我”只这两句就已经点题了。C.Y.KONG的另一首创作是《谈情说爱》用摇滚的方式诠释出来,鼓点的音量完全超过吉他贝斯的声音,这样的处理让歌曲变得有力度,也更容易让人剥开背景音乐听听歌词唱的是什么,唱的什么?爱情的虚伪,也就是批判爱情,别忘了,摇滚最适合的便是批判。欲望唱了,偷腥唱了,纠缠唱了,痴怨唱了,还不忘批判一下。“难道谈情便必须先戴面具”“难道诚实热恋多一个是罪”“无逢场作兴令人太羡慕”“或靠第三者分担一些一些枯燥”这是Leslie、C.Y.KONG、林夕三人共同对爱情的拷问。陈小霞是一个时常会带来优美旋律的才女,她创作的《不想拥抱我的人》以及另一首黄伟年的《还有谁》都值得反复细品,Adrian chan和Alex San把这两首曲编的很轻,大量使用吉他伴奏,后半段才加入弦乐或是钢琴,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听来会有种它真的属于这张专辑吗的错觉,就如同当初听《春夏秋冬》时也怀疑是否应该收入《陪你倒数》一样。两者都像是Leslie对爱情的希冀,能找到一个共老的伴,度余生。专辑中Leslie一共贡献了三首歌曲创作:《有心人》、《意犹未尽》和《红》。前面两首在《红》的“淫威”之下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事实上,抛去《红》不谈这两首也都是十足的好旋律,当然也不难看出Leslie在选曲和创作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商业考量,毕竟香港市场是一个极为成熟的商业资本市场,销量决定一切。所以前两首歌曲的入选是为了冲淡专辑的“非主流”味道,实际效果也仅仅是冲淡而已。《红》一出鞘,惊呆了众人,原本以为负责迷幻性感、另类大胆的是C.Y.KONG,没想到Leslie自己作曲也能玩到极致。同一人编曲《红》和《偷情》形成了前呼后应,概念上起承转合的刚刚好,这首压轴的《红》是C.Y.KONG把最善用的几种乐器全数编入其中形成了色彩鲜明的KONG式歌曲,林夕把最毒的词奉献给了它,造就了《跨越97演唱会》上穿的“性感妖娆”甚至赛过女人几分的Leslie演绎这首歌时台下观众的忘情尖叫欢呼的场景!既是压轴曲也是扣题曲更是自传曲,《我》是对Leslie一生的概括,《红》则是对其后半生的完美阐释。“红 像蔷薇任性的结局,红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谁敢说这“红”不是Leslie!距今20前年的1996年,是香港乐坛最红火最热闹的年份,也是港人最忐忑的年份,乐坛的领袖早已更新换代,港人的身份也即将彻底变更。人们喜欢说辞旧迎新,人们总喜欢新的事物,但是却不肯放弃这样一个“老人”,他从70年代开始,几进几出,流连至此,近20年的磨砺让他在四十岁的时候迈出了任性一步,制作了一张充满欲望、大胆前卫的概念唱片,将近十二万张的销量是港人对他的宠爱有加,当年的乐坛伙伴或者是宿敌早已被人们遗忘或者遗弃,也只有他,即便他离开十几年了,那座城依然因为有他而不曾褪色。他是蔷薇任性的结局,他是年华盛放的气焰,他是斜阳渐远的纪念!
红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
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
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
——《红》
这是一道伤口,是一次过把瘾就走,是一场盛大的邂逅,这是把血管割破喷向斜阳,这是一座丰碑。但是,最初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它。先听了《宠爱》再听它,首先怀疑这是否是同一人的作品,然后觉得味道怪怪的,最后把它丢到一边,那盘9块5毛钱的磁带。再听,是大学时候,从CD架上拿下来,掸一掸灰,放进机器里。PROLOGUE奏起来,接着第一首,第二首⋯⋯仿佛当年的不喜欢是一种错觉,隐隐觉得它不是这样简单,但也没能提起精神爱上它。再听,过了十年纪念日,耳朵由不知所谓的挑剔变成了不轻易挑剔再变成真正的挑剔之后,在看过了很多关于它的乐评之后,收藏了好多版本的它,插上耳机,Leslie的声音流入耳朵,一张唱片默默的听完,留下身体里波涛汹涌的听感。怎么形容呢?任性的声音,或是,一张任性的唱片。如果说七十年代的Leslie是奶油小生,八十年代是超级偶像,那到了九十年代的这一张他就是真正的音乐人了。第一次和林夕全面合作,第一次让C.Y.KONG进队,第一次做一张“非主流”的唱片,如果是今天,那充其量是陈奕迅的标配,但是,看看日期,1996年11月26日,乐坛在新宠儿的垄断之下给这个老将留下的空间并不多,他却没选择继续做一张口水唱片。ROLOGUE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这不是一张大众专辑,只是在个别旋律上会照顾一下老歌迷的感受,比如《有心人》和《你我之间》这样的慢版抒情曲。C.YKONG的适时加入让这张专辑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另类、大胆、惊艳、性感的味道,他之于Leslie就如同雷颂德之于黎明,他们的出现无疑提升了偶像歌手的音乐质感。C.Y.KONG一共编了四首曲,创作了两首,它们分布在专辑的首尾和中间部分,很明显的是Leslie将挑大梁的重任交给了他,如果说这是一张概念专辑的话他的作用便是架构,如果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的话他的作用是负责点题。第一首序曲奠定了概念专辑基调之后,《偷情》作为头菜先试探下听者的接受能力,C.Y.KONG用迷幻电子和trip-pop元素配合林夕的词大胆、露骨的直揭主题:刺激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偷腥和难以抑制的欲望。这之前大概谁也没听过此般的Leslie,林夕用“如果可以磊落 谁情愿闪躲 如果可以快乐 谁情愿忘掉心魔 或者 偷欢算不上偷情 亦比 寂寞人值得高兴 难共处 仍有权去憧憬 信不过感情 从未谋面才象爱情 。”交代了剧情,这一次Leslie要唱尽爱情百态,我们只负责听就好了,谁说爱情只有苦甜两种。jazz味很重的翻唱自《红磨坊》的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和略带jazz味的舞曲《怨男》各自精彩,前者是Leslie用醇厚略带沙哑的嗓音演绎出来,按理说唱jazz醇厚是情理之中而沙哑则是碰了命门,Leslie的这一曲胜在和专辑整体概念比较对味,加之慵懒的感觉反而唱出了歌曲的精髓。《怨男》则算是一曲经典了,林夕写了一个渴望爱情滋养和渴望被“领养”的小男人,男人的痴和女人的怨全部集于他一身,更怀有一身风骚在深闺中梳妆打扮等待对方上钩“唇薄薄越来越痒,那热茶亦全变凉,为了你无异向,这般的切想需要你夸奖,传来迷迭香太过易受伤,只等待你领养”欲望在林夕的笔下跳动,呼之欲出。“怨男没有恋爱怎做人,若要等偏我等不惯人,没这玄妙道行,不能怨天只怨你狠”这一句是爱情没到时一个幽怨的男人的空悲切,不来也罢,来了便给你一场情感浩劫。“就算恋恋也恋不过人,没可能日夜问,就只有呻吟”爱情与欲望是并蒂莲也是双面人的硬币,绽放时的美让人欲罢不能,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有时也是魔鬼。《怪你过分美丽》是本人最爱,唱K必唱曲目,说它是朗朗上口也好,说它是商业歌曲也罢,它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很主流商业的旋律配上林夕的词瞬间变成了文艺故事。林夕最善于讲爱情,只是他笔下的爱情从来都不是直来直去我爱你我恨你,这一曲说的是恋人间的痛苦纠缠,放之旁人写词很可能就是烂大街的苦情歌,可是林夕却没有让它流俗,他用“角力”这个概念把“我”的死缠烂打和对方的不屑一顾、随意玩弄、甚至丟之弃之这二者间的矛盾展现出来,“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唯独你双手握得碎我”只这两句就已经点题了。C.Y.KONG的另一首创作是《谈情说爱》用摇滚的方式诠释出来,鼓点的音量完全超过吉他贝斯的声音,这样的处理让歌曲变得有力度,也更容易让人剥开背景音乐听听歌词唱的是什么,唱的什么?爱情的虚伪,也就是批判爱情,别忘了,摇滚最适合的便是批判。欲望唱了,偷腥唱了,纠缠唱了,痴怨唱了,还不忘批判一下。“难道谈情便必须先戴面具”“难道诚实热恋多一个是罪”“无逢场作兴令人太羡慕”“或靠第三者分担一些一些枯燥”这是Leslie、C.Y.KONG、林夕三人共同对爱情的拷问。陈小霞是一个时常会带来优美旋律的才女,她创作的《不想拥抱我的人》以及另一首黄伟年的《还有谁》都值得反复细品,Adrian chan和Alex San把这两首曲编的很轻,大量使用吉他伴奏,后半段才加入弦乐或是钢琴,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听来会有种它真的属于这张专辑吗的错觉,就如同当初听《春夏秋冬》时也怀疑是否应该收入《陪你倒数》一样。两者都像是Leslie对爱情的希冀,能找到一个共老的伴,度余生。专辑中Leslie一共贡献了三首歌曲创作:《有心人》、《意犹未尽》和《红》。前面两首在《红》的“淫威”之下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事实上,抛去《红》不谈这两首也都是十足的好旋律,当然也不难看出Leslie在选曲和创作的时候还是有一定商业考量,毕竟香港市场是一个极为成熟的商业资本市场,销量决定一切。所以前两首歌曲的入选是为了冲淡专辑的“非主流”味道,实际效果也仅仅是冲淡而已。《红》一出鞘,惊呆了众人,原本以为负责迷幻性感、另类大胆的是C.Y.KONG,没想到Leslie自己作曲也能玩到极致。同一人编曲《红》和《偷情》形成了前呼后应,概念上起承转合的刚刚好,这首压轴的《红》是C.Y.KONG把最善用的几种乐器全数编入其中形成了色彩鲜明的KONG式歌曲,林夕把最毒的词奉献给了它,造就了《跨越97演唱会》上穿的“性感妖娆”甚至赛过女人几分的Leslie演绎这首歌时台下观众的忘情尖叫欢呼的场景!既是压轴曲也是扣题曲更是自传曲,《我》是对Leslie一生的概括,《红》则是对其后半生的完美阐释。“红 像蔷薇任性的结局,红 像唇上滴血般怨毒,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谁敢说这“红”不是Leslie!距今20前年的1996年,是香港乐坛最红火最热闹的年份,也是港人最忐忑的年份,乐坛的领袖早已更新换代,港人的身份也即将彻底变更。人们喜欢说辞旧迎新,人们总喜欢新的事物,但是却不肯放弃这样一个“老人”,他从70年代开始,几进几出,流连至此,近20年的磨砺让他在四十岁的时候迈出了任性一步,制作了一张充满欲望、大胆前卫的概念唱片,将近十二万张的销量是港人对他的宠爱有加,当年的乐坛伙伴或者是宿敌早已被人们遗忘或者遗弃,也只有他,即便他离开十几年了,那座城依然因为有他而不曾褪色。他是蔷薇任性的结局,他是年华盛放的气焰,他是斜阳渐远的纪念!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大勇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