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继续吹 不忍远离
风继续吹,不忍远离——
和宝丽多解约后签约华星的首张专辑。它一扫前面七十年代几张作品的“油”和“老土”味,将八零年代港式同日式流行元素贯入其中,流行性十足。全碟十二首歌差不多一半是电影插曲,从结构上来看有点类似九十年代签约滚石发行的首张专辑《宠爱》,都是以电影歌曲的市场热度和认知度来带动专辑和歌手的知名度,也都是Leslie沉寂近六年左右时间试水市场之作,但二者也有本质区别,《风继续吹》是一张独立制作出来的大碟,是一个快被遗忘的只能演一些青春片的三流歌手咸鱼翻身的投名状,而《宠爱》是纯电影歌曲合辑,是八十年代超级巨星回归歌坛的开幕典礼。必须要说,这是一张让出道六年之久的Leslie真正尝到成名滋味的专辑,其同名主打歌《风继续吹》大红,歌曲与之前作品比起来特点鲜明,这时候Leslie已经改变唱腔以获取更多的市场认同,这首歌也可以看作是他“八零年代唱法”的开山鼻祖,词曲方面则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翻唱,这是八九十年代香港乐坛的常态,太多天皇巨星的名曲都能找到相应的日文、英文原曲,这也就是为什么,香港诞生了很多歌星而台湾却出了很多音乐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才华横溢的填词人、曲作者都出走台湾,毕竟,环境不同。在人文环境薄弱商业氛围浓厚的香港,Leslie选择了翻唱山口百惠的《再见的另一方》,不出意料的,本港制作的歌词加上舶来的精品曲,终于让Leslie尝到了成名滋味。《风继续吹》这首歌准确说来是他的成名作,日后的几场重要演唱会他曾多次动情演唱以表示它的重要性。传奇是如何诞生的,必是先成名,然后走红,再行至巅峰,最后戛然而止留有余音。《风继续吹》便是第一步,这一步等了六年。专辑中比较励志的《默默向上游》和《我要逆风去》来自电影《鼓手》,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励志青春片,但是属于那种过目即忘的那种,唯独片中Leslie打鼓的片段留在了记忆中,从这些情节便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有音乐才华的。《片段》是Leslie早期尝试作词的作品,之后随着对音乐的掌控不断加深他开始尝试难度更高专业性更强的歌曲创作,我们才听到那些来自他心底的旋律。《那一记耳光》和《缘分有几多》是Leslie的伯乐黎小田作曲作品,受年代限制,它们的旋律实数一般。除了作曲之外他还参与了半数歌曲的编曲工作。此外在工作人员名单中还看到了林敏怡和徐日勤这样熟悉的名字,这些人几乎参与了Leslie的整个音乐生涯,以及大多数香港一线歌手专辑的制作。《风继续吹》作为签约华星的处女作,它的价值在特定时期已经得到了发挥和体现,当然其整体质量和后面专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至少,1983年,这样一个平常的年份,我们通过它记住了Leslie,这,就够了。
和宝丽多解约后签约华星的首张专辑。它一扫前面七十年代几张作品的“油”和“老土”味,将八零年代港式同日式流行元素贯入其中,流行性十足。全碟十二首歌差不多一半是电影插曲,从结构上来看有点类似九十年代签约滚石发行的首张专辑《宠爱》,都是以电影歌曲的市场热度和认知度来带动专辑和歌手的知名度,也都是Leslie沉寂近六年左右时间试水市场之作,但二者也有本质区别,《风继续吹》是一张独立制作出来的大碟,是一个快被遗忘的只能演一些青春片的三流歌手咸鱼翻身的投名状,而《宠爱》是纯电影歌曲合辑,是八十年代超级巨星回归歌坛的开幕典礼。必须要说,这是一张让出道六年之久的Leslie真正尝到成名滋味的专辑,其同名主打歌《风继续吹》大红,歌曲与之前作品比起来特点鲜明,这时候Leslie已经改变唱腔以获取更多的市场认同,这首歌也可以看作是他“八零年代唱法”的开山鼻祖,词曲方面则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方式——翻唱,这是八九十年代香港乐坛的常态,太多天皇巨星的名曲都能找到相应的日文、英文原曲,这也就是为什么,香港诞生了很多歌星而台湾却出了很多音乐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才华横溢的填词人、曲作者都出走台湾,毕竟,环境不同。在人文环境薄弱商业氛围浓厚的香港,Leslie选择了翻唱山口百惠的《再见的另一方》,不出意料的,本港制作的歌词加上舶来的精品曲,终于让Leslie尝到了成名滋味。《风继续吹》这首歌准确说来是他的成名作,日后的几场重要演唱会他曾多次动情演唱以表示它的重要性。传奇是如何诞生的,必是先成名,然后走红,再行至巅峰,最后戛然而止留有余音。《风继续吹》便是第一步,这一步等了六年。专辑中比较励志的《默默向上游》和《我要逆风去》来自电影《鼓手》,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励志青春片,但是属于那种过目即忘的那种,唯独片中Leslie打鼓的片段留在了记忆中,从这些情节便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有音乐才华的。《片段》是Leslie早期尝试作词的作品,之后随着对音乐的掌控不断加深他开始尝试难度更高专业性更强的歌曲创作,我们才听到那些来自他心底的旋律。《那一记耳光》和《缘分有几多》是Leslie的伯乐黎小田作曲作品,受年代限制,它们的旋律实数一般。除了作曲之外他还参与了半数歌曲的编曲工作。此外在工作人员名单中还看到了林敏怡和徐日勤这样熟悉的名字,这些人几乎参与了Leslie的整个音乐生涯,以及大多数香港一线歌手专辑的制作。《风继续吹》作为签约华星的处女作,它的价值在特定时期已经得到了发挥和体现,当然其整体质量和后面专辑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至少,1983年,这样一个平常的年份,我们通过它记住了Leslie,这,就够了。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大勇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