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应我一定要去听队长的现场版!

《野生花》,啊,《野生花》。听了又听,停了再停,哭了还哭的《野生花》。它的气度是那么那么大,大到任何与之关联的言语一旦形成,便在落实了交流指向的同时亦架起了阻止去充分包容它的屏障,沦落为和它之间的巴别塔。深知自己如何郑重其事和庄严抖擞,都讲不好它,我的朴拙言语,将会迟迟都配不上。你知道的,当端捧着真心欢喜的宝贝,只会剩下蠢死了的直愣愣眼神,大气不敢喘一小下。但终于还是躲不过对它的谈论三两。
这首发布了两年半多至今高挂韩国门户音乐网站收听率百强排行榜的神曲,不知教多少双耳朵对“朴孝信”俯首称臣。更难能可贵的是,老朴同样对词曲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决定性贡献。在知乎上有人这么评价戴荃的《悟空》:(这是)神握着他的手写出的歌。我在此分毫不夸张地借用。没错,《野生花》就是神握着朴孝信的手写出的歌。
弦乐开场,缓缓盘旋起一阵阵旷野的风,钢琴引出老朴一句句低回沉缓却内核饱满的优质低音,在三拍子的均匀游摆中,讲述一朵白色冰花因为盼着心上人,哪怕寒风劲起也心怀甜蜜地引颈伫立。尽管表面是不动声色的平缓,老朴的吐纳却为花儿的盼望逶迤起了一条细密强韧的线,在如同薄雾笼罩的空茫之间,希望的星火,时隐时现,明明灭灭。
野花,随着旋律阵仗的延展加剧的感情浓度,心中的爱意也一同转浓,娇弱身躯抵过风雨侵袭,铆足了劲以开放来迎接满以为会再翩翩而至的爱人。然而,雨水带来的只有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野花太不忍心意被雨水无情冲刷,所以怅然若失地闭上了眼睛,好让还存着一丝热量的回忆温暖颤抖的自己。是啊,那是可以呼唤你回首的耀目往昔,是那般幸福到让自己死都想捉紧。于是,再一次,重归那与只有和天地岁月为伍的无尽等候。
然而一切仍旧周而复始,云开了,阳光亮了,寒冬来了,风霜雨露都来了,没有降临的依然只有“你”。终于,灰心、疲惫又忿然到极点的野花决意投入烈火中燃烧自己:一定,一定是我不够美丽,不够特别,不够难忘,所以再也没有等到你。那就,那就重生吧。哪怕放弃我这副无济于事的躯壳,哪怕在你指尖留下的我的香气消散在风里,也要葬身于芒焰温暖的焚化,在能收留我的土地中再一次孕育自己的生命,然后,以你喜欢的样子重生,在原地静静恭候迟来的春天,和你。最后,在这场悲壮的暴力美学中,升华出这一曲感天动地的自我迸发。而多少人会讶异,从3分36秒起,老朴在野花最后的绝望里,是如何以澎湃之音托起死亡的华美,绽放出波澜万丈的满腔洋溢。
稍微对老朴多舛境遇了解的话,就不难猜到,这朵野生花,当然是指代他自己。这个漫漫追索、苦苦等候、自我毁灭、浴火重生的故事,是他执着地对理想、对信念,及对人生和自我的转机在做说明。如果只是厮磨在爱情层面的解读,无疑是对这一支曲子浅层次的辜负。虽说欣赏不少艺术作品的常规是看多了就平淡,听多了会无感,然而跟着《野生花》哭过好多遍以后,还是无法抑制鼻子又一酸的感慨:这个男人真是削切了好多陈旧的自己、吞咽了好多无奈到极点的苦痛、积压了好多无从抒发的热情,也磨砺出一个空前强大的朴孝信,才会每主宰一次这首歌的起落蜿蜒,就完成一回精神的涅槃。
也许只有同我一样曾结结实实被现实打过耳光,认真领教了生活的下马威,才会哪怕到失能或失智也不会忘怀这首循环了又循环的《野生花》。人生里第一次,那么久了,还是没从谛听一支歌时奔涌的晕眩中缓过神来。因为感同身受的程度,实在超出了当下能够消化的极限,有时他开口不到一分钟,就会轰隆一下哭出来。
所以,“懂得”这件事,这个长得十分日常、说来简单、好像人人都会的举动,真的把它握在手掌,贴近心脏,用自己的心跳、呼吸以及意识去契合,就会化身为一件很具摧毁力的温柔武器,呼啦啦,呼啦啦,就算言语不通,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也会一下子不再无坚不摧,顷刻间便坍塌。光风霁月,一片敞亮。其实,一度觉得尽管是他凝结心血创作出的歌词,但吃透它们准确含义的必要性有时会变得很低、很暗、很小,那旋律、那声音、那气息,那种顶天立地的饱满和席卷而来的冲击,在五分多钟里是任何东西都揭示、承载或详尽不了的。只要借由这份情感上的“懂得”,就足以仿佛令人魔怔到要丧失了自己。
最后,要表示太抱歉,对于这首歌我给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从音乐角度本身出发的解答。什么High C、共鸣、气息、音色控制、音域衔接、尾音处理、情绪递进、语气掌控之类的专业范畴论点,还是请专业的老行尊将给我们听。我们这种门外汉能哪怕被指教零星,也是满腔期待的乐意。而我是先从这里感受路人角度对老朴歌艺的肯定的 —— 知乎回答《曺圭贤野生花的live比起朴孝信的live主要差在哪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796552?sort=created
这首发布了两年半多至今高挂韩国门户音乐网站收听率百强排行榜的神曲,不知教多少双耳朵对“朴孝信”俯首称臣。更难能可贵的是,老朴同样对词曲创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决定性贡献。在知乎上有人这么评价戴荃的《悟空》:(这是)神握着他的手写出的歌。我在此分毫不夸张地借用。没错,《野生花》就是神握着朴孝信的手写出的歌。
弦乐开场,缓缓盘旋起一阵阵旷野的风,钢琴引出老朴一句句低回沉缓却内核饱满的优质低音,在三拍子的均匀游摆中,讲述一朵白色冰花因为盼着心上人,哪怕寒风劲起也心怀甜蜜地引颈伫立。尽管表面是不动声色的平缓,老朴的吐纳却为花儿的盼望逶迤起了一条细密强韧的线,在如同薄雾笼罩的空茫之间,希望的星火,时隐时现,明明灭灭。
野花,随着旋律阵仗的延展加剧的感情浓度,心中的爱意也一同转浓,娇弱身躯抵过风雨侵袭,铆足了劲以开放来迎接满以为会再翩翩而至的爱人。然而,雨水带来的只有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野花太不忍心意被雨水无情冲刷,所以怅然若失地闭上了眼睛,好让还存着一丝热量的回忆温暖颤抖的自己。是啊,那是可以呼唤你回首的耀目往昔,是那般幸福到让自己死都想捉紧。于是,再一次,重归那与只有和天地岁月为伍的无尽等候。
然而一切仍旧周而复始,云开了,阳光亮了,寒冬来了,风霜雨露都来了,没有降临的依然只有“你”。终于,灰心、疲惫又忿然到极点的野花决意投入烈火中燃烧自己:一定,一定是我不够美丽,不够特别,不够难忘,所以再也没有等到你。那就,那就重生吧。哪怕放弃我这副无济于事的躯壳,哪怕在你指尖留下的我的香气消散在风里,也要葬身于芒焰温暖的焚化,在能收留我的土地中再一次孕育自己的生命,然后,以你喜欢的样子重生,在原地静静恭候迟来的春天,和你。最后,在这场悲壮的暴力美学中,升华出这一曲感天动地的自我迸发。而多少人会讶异,从3分36秒起,老朴在野花最后的绝望里,是如何以澎湃之音托起死亡的华美,绽放出波澜万丈的满腔洋溢。
稍微对老朴多舛境遇了解的话,就不难猜到,这朵野生花,当然是指代他自己。这个漫漫追索、苦苦等候、自我毁灭、浴火重生的故事,是他执着地对理想、对信念,及对人生和自我的转机在做说明。如果只是厮磨在爱情层面的解读,无疑是对这一支曲子浅层次的辜负。虽说欣赏不少艺术作品的常规是看多了就平淡,听多了会无感,然而跟着《野生花》哭过好多遍以后,还是无法抑制鼻子又一酸的感慨:这个男人真是削切了好多陈旧的自己、吞咽了好多无奈到极点的苦痛、积压了好多无从抒发的热情,也磨砺出一个空前强大的朴孝信,才会每主宰一次这首歌的起落蜿蜒,就完成一回精神的涅槃。
也许只有同我一样曾结结实实被现实打过耳光,认真领教了生活的下马威,才会哪怕到失能或失智也不会忘怀这首循环了又循环的《野生花》。人生里第一次,那么久了,还是没从谛听一支歌时奔涌的晕眩中缓过神来。因为感同身受的程度,实在超出了当下能够消化的极限,有时他开口不到一分钟,就会轰隆一下哭出来。
所以,“懂得”这件事,这个长得十分日常、说来简单、好像人人都会的举动,真的把它握在手掌,贴近心脏,用自己的心跳、呼吸以及意识去契合,就会化身为一件很具摧毁力的温柔武器,呼啦啦,呼啦啦,就算言语不通,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也会一下子不再无坚不摧,顷刻间便坍塌。光风霁月,一片敞亮。其实,一度觉得尽管是他凝结心血创作出的歌词,但吃透它们准确含义的必要性有时会变得很低、很暗、很小,那旋律、那声音、那气息,那种顶天立地的饱满和席卷而来的冲击,在五分多钟里是任何东西都揭示、承载或详尽不了的。只要借由这份情感上的“懂得”,就足以仿佛令人魔怔到要丧失了自己。
最后,要表示太抱歉,对于这首歌我给不了任何实质性的、从音乐角度本身出发的解答。什么High C、共鸣、气息、音色控制、音域衔接、尾音处理、情绪递进、语气掌控之类的专业范畴论点,还是请专业的老行尊将给我们听。我们这种门外汉能哪怕被指教零星,也是满腔期待的乐意。而我是先从这里感受路人角度对老朴歌艺的肯定的 —— 知乎回答《曺圭贤野生花的live比起朴孝信的live主要差在哪里?》http://www.zhihu.com/question/39796552?sort=created
© 本文版权归作者 徐蔻依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