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美梦

非音乐专业人,听歌全靠感觉。
听陈粒毫无意外的始自于《奇妙能力歌》,只觉得这个歌词写得真好啊,把我这个当时失业的单身文艺小青年的心唱得稀碎。尤记得是在夏日夜晚,在大城市放假归来的友人推荐。我们俩站在家乡人工湖的旁边,听的起劲儿,被咬满疙瘩仍不知。
听整张《如也》是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听到了那首《易燃易爆炸》,突然觉得这女的该不会是les吧,果不其然,这么女权的歌,简直就是极端的女性主义宣言,恰逢看了几篇作者电影的论文,突发的念头被印证成真,真是更喜欢这个女的啦。
我之所说《如也》不仅因为这张专辑里,陈粒的唱法更多变,声音更独立,也因为乐曲主题更具有某种文化或者社会上的指向。虽然说听歌听歌乐呵,但是某些歌词无意间听到,还是会戳动文艺老年敏感而脆弱的玻璃心啊,要知道尤其是仍然单身的文艺老年,G点多变而不可琢磨,真的是[无奈脸]。
昨天才发现网易这张专辑转眠,于是乎无耻的听了一下午。从芳草地到桥豆麻袋,听的我有些感慨,到底是和一个男人热恋了啊,专辑里充满了小女生的满足和满意,当然也有一些不安的小担忧。但是整张专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转入情感平稳期的恋爱少女啊!如果硬要形容,从我非专业的听觉角度,就是能够让人联想到夏末秋初的阳光,天高气爽的午后,气温不高,光线不强,在城市广场的树荫之下,感受阳关的斑驳。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小学时看的《都市男女》,长大之后到城市规划的开发区,进入省会CBD的感受,就是一个小镇青年,关于都市生活最多的遐想。
如果说情绪上带来的联想是“小镇青年”,那么触感上的联想就是港台音乐啊。那个时候的孙燕姿唱着绿光还没有那么的波澜壮阔。那个时候蔡依林才刚刚转型,只顾着看你,装作不经意。那个时候,蔡健雅还没有大火,唱一首进化论唱得我想哭。没有错,《小梦大半》就像是当时这些港台popstar没有转型包装之前,直白地唱着爱你爱我的情歌和情绪,单纯的冒傻气。
这就是来自一个凭感觉听歌的业余歌迷的第一感受。你不喜欢也没办法。
以上,[无奈脸]。
听陈粒毫无意外的始自于《奇妙能力歌》,只觉得这个歌词写得真好啊,把我这个当时失业的单身文艺小青年的心唱得稀碎。尤记得是在夏日夜晚,在大城市放假归来的友人推荐。我们俩站在家乡人工湖的旁边,听的起劲儿,被咬满疙瘩仍不知。
听整张《如也》是在去北京的火车上。听到了那首《易燃易爆炸》,突然觉得这女的该不会是les吧,果不其然,这么女权的歌,简直就是极端的女性主义宣言,恰逢看了几篇作者电影的论文,突发的念头被印证成真,真是更喜欢这个女的啦。
我之所说《如也》不仅因为这张专辑里,陈粒的唱法更多变,声音更独立,也因为乐曲主题更具有某种文化或者社会上的指向。虽然说听歌听歌乐呵,但是某些歌词无意间听到,还是会戳动文艺老年敏感而脆弱的玻璃心啊,要知道尤其是仍然单身的文艺老年,G点多变而不可琢磨,真的是[无奈脸]。
昨天才发现网易这张专辑转眠,于是乎无耻的听了一下午。从芳草地到桥豆麻袋,听的我有些感慨,到底是和一个男人热恋了啊,专辑里充满了小女生的满足和满意,当然也有一些不安的小担忧。但是整张专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转入情感平稳期的恋爱少女啊!如果硬要形容,从我非专业的听觉角度,就是能够让人联想到夏末秋初的阳光,天高气爽的午后,气温不高,光线不强,在城市广场的树荫之下,感受阳关的斑驳。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小学时看的《都市男女》,长大之后到城市规划的开发区,进入省会CBD的感受,就是一个小镇青年,关于都市生活最多的遐想。
如果说情绪上带来的联想是“小镇青年”,那么触感上的联想就是港台音乐啊。那个时候的孙燕姿唱着绿光还没有那么的波澜壮阔。那个时候蔡依林才刚刚转型,只顾着看你,装作不经意。那个时候,蔡健雅还没有大火,唱一首进化论唱得我想哭。没有错,《小梦大半》就像是当时这些港台popstar没有转型包装之前,直白地唱着爱你爱我的情歌和情绪,单纯的冒傻气。
这就是来自一个凭感觉听歌的业余歌迷的第一感受。你不喜欢也没办法。
以上,[无奈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