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一边想令人吐槽,一边还想不断Replay,这也算成功的一种

文艺青年们的口味总是难以满足,众口难调又各自为伍,愿意跟随热点,并擅长抨击热点,这个暑期档的焦点专辑从男声阵营的林宥嘉、周杰伦、五月天,再到Girls’ Power的田馥甄、陈粒、张韶涵,无不是叫好声一片,再加上失望声一片,尤其以田馥甄《日常》为评价两极化最为严重——把田小姐夸上天,或踩到底的人,站在消费者角度,都是有权发声的,毕竟,完整的《日常》专辑只能在阿里星球、虾米音乐付费下载。
关于《日常》,有一个不免要说的关键人物——她在这张专辑出来时,被提及最多,却也是“中枪”最多,就是王菲。田馥甄与企划团队,其实从来都不避忌王菲,六年前第一张个人专辑《To Hebe》面世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宣传手法,就是在打田馥甄声似王菲的擦边球;而田小姐听了王天后那么多年,自然而然也会在音乐品味及表现力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形成现在很“田馥甄”式的音乐。只是说到底,《日常》被人听出“王菲”的意思,是在于这些歌曲的选择,与田馥甄的合拍度还没到一个更高的契合点,田馥甄在《余波荡漾》、《慢舞》中,以不那么舒服的鼻音来诠释作品,略招黑。五年前的《My Love》同样是新鲜元素与经典流行乐并存的局面,但因为有像《请给我好一点的情敌》、《花花世界》这样有趣又与田馥甄极度合拍的作品被收录,所以才会形成当年叫好又叫座的市场局面;对比来看,《日常》就显得有些“温”——是一种无法否认在流行层面做到优秀,却在田馥甄个人音乐性格塑造方面不够优秀的“温”。
讲真,《日常》是一张非常合格、非常用心的流行专辑,选歌的风格顾及了各种需求,既有当下流行前卫的元素,也有经典易K的情歌内容,十首歌的编排,一边展现出田馥甄以及华研制作团队吸纳到的新音乐营养的状态,一边还展现出企划团队所擅长的形式感,在《日常》这样一个亲切又宽泛的概念中,全碟铺排出十首歌不同层次的情绪空间。
《日常》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在于,这收录来的十首新歌并没有透露出《小幸运》2.0的情绪在,毕竟,《小幸运》是田馥甄迄今为止最有全民传唱度的歌,但那只是挂在《我的少女时代》的电影名下,是命题作文,《日常》从内在到外在,都可以踏实地挂在“田馥甄”的名下,是个人作品,无需被命题束缚着。田馥甄的仙气、不食人间烟火,是在《日常》、《人间烟火》、《无用》这些“反概念”的作品中被淋漓呈现的,轻电子、电气摇滚的元素勾勒的就是田馥甄不走寻常路的音乐品味;《念念有词》有王治平+长大了的麻吉弟弟做监制,是全碟最具先锋性的一曲音乐,近两年盛行的EDM风格在《念念有词》中成为最大亮点;而在走心的慢歌中,《灵魂伴侣》的天然去雕饰,远比提前曝光的《余波荡漾》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日常》以前,“田馥甄”三个字也差不多能成为一个音乐IP了,《日常》之后,“田馥甄”这个IP更被坐实了一些,但仍有夯实的空间可做。新专辑的流行性很好,顺从了田馥甄的人设属性,唯独缺的是立竿见影能马上把田馥甄推上“独一无二”这一层级的重量级作品,当然,这从另一层面倒是成就了《日常》专辑的完整性,而不只是呈现出一张“单曲合辑”的形式感。
或许,此次《日常》做到了让人能一边挑刺、还一边想Replay,也是一种成功。
关于《日常》,有一个不免要说的关键人物——她在这张专辑出来时,被提及最多,却也是“中枪”最多,就是王菲。田馥甄与企划团队,其实从来都不避忌王菲,六年前第一张个人专辑《To Hebe》面世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宣传手法,就是在打田馥甄声似王菲的擦边球;而田小姐听了王天后那么多年,自然而然也会在音乐品味及表现力方面受到影响,进而形成现在很“田馥甄”式的音乐。只是说到底,《日常》被人听出“王菲”的意思,是在于这些歌曲的选择,与田馥甄的合拍度还没到一个更高的契合点,田馥甄在《余波荡漾》、《慢舞》中,以不那么舒服的鼻音来诠释作品,略招黑。五年前的《My Love》同样是新鲜元素与经典流行乐并存的局面,但因为有像《请给我好一点的情敌》、《花花世界》这样有趣又与田馥甄极度合拍的作品被收录,所以才会形成当年叫好又叫座的市场局面;对比来看,《日常》就显得有些“温”——是一种无法否认在流行层面做到优秀,却在田馥甄个人音乐性格塑造方面不够优秀的“温”。
讲真,《日常》是一张非常合格、非常用心的流行专辑,选歌的风格顾及了各种需求,既有当下流行前卫的元素,也有经典易K的情歌内容,十首歌的编排,一边展现出田馥甄以及华研制作团队吸纳到的新音乐营养的状态,一边还展现出企划团队所擅长的形式感,在《日常》这样一个亲切又宽泛的概念中,全碟铺排出十首歌不同层次的情绪空间。
《日常》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在于,这收录来的十首新歌并没有透露出《小幸运》2.0的情绪在,毕竟,《小幸运》是田馥甄迄今为止最有全民传唱度的歌,但那只是挂在《我的少女时代》的电影名下,是命题作文,《日常》从内在到外在,都可以踏实地挂在“田馥甄”的名下,是个人作品,无需被命题束缚着。田馥甄的仙气、不食人间烟火,是在《日常》、《人间烟火》、《无用》这些“反概念”的作品中被淋漓呈现的,轻电子、电气摇滚的元素勾勒的就是田馥甄不走寻常路的音乐品味;《念念有词》有王治平+长大了的麻吉弟弟做监制,是全碟最具先锋性的一曲音乐,近两年盛行的EDM风格在《念念有词》中成为最大亮点;而在走心的慢歌中,《灵魂伴侣》的天然去雕饰,远比提前曝光的《余波荡漾》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日常》以前,“田馥甄”三个字也差不多能成为一个音乐IP了,《日常》之后,“田馥甄”这个IP更被坐实了一些,但仍有夯实的空间可做。新专辑的流行性很好,顺从了田馥甄的人设属性,唯独缺的是立竿见影能马上把田馥甄推上“独一无二”这一层级的重量级作品,当然,这从另一层面倒是成就了《日常》专辑的完整性,而不只是呈现出一张“单曲合辑”的形式感。
或许,此次《日常》做到了让人能一边挑刺、还一边想Replay,也是一种成功。
© 本文版权归作者 三石一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