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不是万灵药
其实之前还挺担心张韶涵《全面沦陷》专辑会得不到有效关注,毕竟选在这个时间点发片多少显得有点尴尬,这无关于专辑的品质、口碑,而是同期发片的歌手风头太强,又是田馥甄《日常》,又是五月天《自传》,根本就是前狼后虎凶狠无比,张韶涵就像一只无力反抗的兔子被夹在中间不能动弹。没有夸大任何事实,张韶涵此次《全面沦陷》专辑声势的确不大,噱头也不足,销售被挤压,宣传不多,只靠演唱会的加持。眼看《全面沦陷》就此要全面沦陷的时候,一段意外的插曲发生了,某唱片公司高层低调却直接的发声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段发声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却很明显地让人感到指向的是张韶涵以及其新专辑,所以歪打正着的效应就产生了,尽管这对《全面沦陷》专辑的销售起不到太明显的推动作用,但至少让人会对《全面沦陷》有要更透彻了解的想法。
的确,这段插曲没有发生之前,也只是比较大致性地聆听了张韶涵《全面沦陷》专辑,记忆点的不足是对这张专辑最初的一个印象,而实际上在潜意识里也一直认为张韶涵独立发展之后,她的专辑内容、特色几乎都是如出一辙,她很努力地在做自己想做的音乐,甚至想与从前东家福茂唱片的出品划清关系,只是在效果上又一直不尽人意。因此,对《全面沦陷》专辑谈不上有太多的好感,至少一开始主打的《再见之前》就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虽然不否认在制作上,打造上纯粹是以突出张韶涵的声音特色、质感为主,可是本身这种编曲,这样的旋律性就很不讨巧,一来太过慢热,二来有点沉闷,只能讨粉丝盲目地叫好,想吸引路人,还是有点难。
很认真地聆听张韶涵的《全面沦陷》是因为某唱片公司高层那一句“新专辑难听死了”。当时看到这句话,有点震惊,找不到对这句话的共鸣,虽然当初听《全面沦陷》专辑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好印象,只是也没有留下难听死的印象。抱着这一份疑问,于是又把《全面沦陷》专辑听了好几遍之后的结论是,某唱片公司高层的这一句“新专辑难听死了”,太过直接,也带着太严重的主观偏见,这个不否认。而同样不否认的是,《全面沦陷》距离心目中张韶涵最理想的音乐状态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客观来说,《全面沦陷》专辑要比张韶涵上两张专辑《有形的翅膀》、《张韶涵》要更具优化效果,可听性以及针对性要强了很多。特别是在突出张韶涵声音本质、特色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优化了编曲的效果,尽可能地烘托出张韶涵声音中清亮的特色,同时让他声音的凝聚力、爆发力得以发挥,形成主导的局面。《再见之前》、《终于》、《第一页》、《忘了》、《不害怕》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以此进行围绕打造。在本意上来说,这是具有针对性的打造,有利于歌手发挥,突出优势,实际效果上也的确将张韶涵声音的质感、特色呈现了出来,只是一不小又过了头,一方面在于制作上太过着重这方面的表现,有点力度过猛的嫌疑导致让歌手的高音失真,另一方面,太过专注于这方面声音的表现,而忽略了其他的细节。其实经过了这些年舞台经验的累积,以及对自我的不断磨练,张韶涵的演唱日益娴熟,除了声音的清亮、爆发力外,她的转音,她的颤音更值得大家留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亮点,可以对歌曲的氛围渲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终于》、《把你信仰》这些慢板作品都是能将张韶涵演唱中的细节性无限放大的关键,远比《不害怕》、《再见之前》等一味强调高音,爆发力的作品要来得更有震慑力与新鲜感。
说《全面沦陷》要比之前张韶涵之前两张专辑的更具可听性,毕竟这次专辑中大很多的选曲都来自国外音乐人的作品,换言之就是向国外音乐人买曲。张韶涵的诚意可嘉,追求品质性的决心也令人敬佩,可是问题就在于有了优质的资源却又没有好好地善用,本想走的是欧美DIVA范儿,一不小心又沦为台式本土流行曲,格局立马变小,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与这些国外购买曲对应的编曲、歌词显得太流俗,撑不起局面,反而还让歌曲表达陷入桎梏之中,张韶涵从前在音乐中具有的灵气、多元性在今天的专辑中已经荡然无存。整张专辑听到的是满满的励志,《不害怕》之后又《不后悔》,要不就是《再见之前》的各种鸡汤满肚灌,就连《终于》也没摆脱劫后余生的励志。想说的是不是不可以励志,不是不可以正能量,只是张韶涵的励志与正能量明显是多得令人难以招架,自尝到了《隐形的翅膀》的甜头之后,她对励志、正能量就念念不忘,尤其是独立发展之后,励志、正能量就如洪水般地泛滥,重要的是这些励志的作品在内容形式表现上越来越肤浅,太过形式化,空有口号没有实质性内容,严重拉低歌曲水准。再有,整张专辑欠缺一个统一的主题,听完之后并不了解张韶涵到底要传递一个什么样情怀、思想,难道就是鼓励大家勇敢,为励志而励志?可是在励志之外,又听到了《全面沦陷》这种甜蜜爱恋的作品,还听到了《把你信仰》这种对爱的念念不忘,以及《还记得吗》这种与粉丝约定的作品,然后整个人都懵了,换句话说,张韶涵至今都没有找准自己的音乐定位,忽大忽小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她对专辑的掌控力。
《全面沦陷》专辑纵然不完美却也不难听,《终于》、《把你信仰》、《还记得吗》这类慢板作品还是有较高的可听性,特别是《终于》,台式情歌的路线令人熟悉而动容,重要的是在张韶涵的专辑中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出众的本土情歌了,这也是在这张专辑中难得找到的欣慰。张韶涵音乐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对资源的选择,而对资源的选择又决定于决策者的品味性,不见得买了国外的作品就能有优质的成品,也不见得用了台湾本土的创作就一定不好,《全面沦陷》专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怎么用,怎么做?但愿张韶涵在全面沦陷之后能够早日破茧而出。
<图片1>
的确,这段插曲没有发生之前,也只是比较大致性地聆听了张韶涵《全面沦陷》专辑,记忆点的不足是对这张专辑最初的一个印象,而实际上在潜意识里也一直认为张韶涵独立发展之后,她的专辑内容、特色几乎都是如出一辙,她很努力地在做自己想做的音乐,甚至想与从前东家福茂唱片的出品划清关系,只是在效果上又一直不尽人意。因此,对《全面沦陷》专辑谈不上有太多的好感,至少一开始主打的《再见之前》就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虽然不否认在制作上,打造上纯粹是以突出张韶涵的声音特色、质感为主,可是本身这种编曲,这样的旋律性就很不讨巧,一来太过慢热,二来有点沉闷,只能讨粉丝盲目地叫好,想吸引路人,还是有点难。
很认真地聆听张韶涵的《全面沦陷》是因为某唱片公司高层那一句“新专辑难听死了”。当时看到这句话,有点震惊,找不到对这句话的共鸣,虽然当初听《全面沦陷》专辑的时候并没有留下太多的好印象,只是也没有留下难听死的印象。抱着这一份疑问,于是又把《全面沦陷》专辑听了好几遍之后的结论是,某唱片公司高层的这一句“新专辑难听死了”,太过直接,也带着太严重的主观偏见,这个不否认。而同样不否认的是,《全面沦陷》距离心目中张韶涵最理想的音乐状态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客观来说,《全面沦陷》专辑要比张韶涵上两张专辑《有形的翅膀》、《张韶涵》要更具优化效果,可听性以及针对性要强了很多。特别是在突出张韶涵声音本质、特色这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优化了编曲的效果,尽可能地烘托出张韶涵声音中清亮的特色,同时让他声音的凝聚力、爆发力得以发挥,形成主导的局面。《再见之前》、《终于》、《第一页》、《忘了》、《不害怕》等等这些作品都是以此进行围绕打造。在本意上来说,这是具有针对性的打造,有利于歌手发挥,突出优势,实际效果上也的确将张韶涵声音的质感、特色呈现了出来,只是一不小又过了头,一方面在于制作上太过着重这方面的表现,有点力度过猛的嫌疑导致让歌手的高音失真,另一方面,太过专注于这方面声音的表现,而忽略了其他的细节。其实经过了这些年舞台经验的累积,以及对自我的不断磨练,张韶涵的演唱日益娴熟,除了声音的清亮、爆发力外,她的转音,她的颤音更值得大家留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亮点,可以对歌曲的氛围渲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终于》、《把你信仰》这些慢板作品都是能将张韶涵演唱中的细节性无限放大的关键,远比《不害怕》、《再见之前》等一味强调高音,爆发力的作品要来得更有震慑力与新鲜感。
说《全面沦陷》要比之前张韶涵之前两张专辑的更具可听性,毕竟这次专辑中大很多的选曲都来自国外音乐人的作品,换言之就是向国外音乐人买曲。张韶涵的诚意可嘉,追求品质性的决心也令人敬佩,可是问题就在于有了优质的资源却又没有好好地善用,本想走的是欧美DIVA范儿,一不小心又沦为台式本土流行曲,格局立马变小,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与这些国外购买曲对应的编曲、歌词显得太流俗,撑不起局面,反而还让歌曲表达陷入桎梏之中,张韶涵从前在音乐中具有的灵气、多元性在今天的专辑中已经荡然无存。整张专辑听到的是满满的励志,《不害怕》之后又《不后悔》,要不就是《再见之前》的各种鸡汤满肚灌,就连《终于》也没摆脱劫后余生的励志。想说的是不是不可以励志,不是不可以正能量,只是张韶涵的励志与正能量明显是多得令人难以招架,自尝到了《隐形的翅膀》的甜头之后,她对励志、正能量就念念不忘,尤其是独立发展之后,励志、正能量就如洪水般地泛滥,重要的是这些励志的作品在内容形式表现上越来越肤浅,太过形式化,空有口号没有实质性内容,严重拉低歌曲水准。再有,整张专辑欠缺一个统一的主题,听完之后并不了解张韶涵到底要传递一个什么样情怀、思想,难道就是鼓励大家勇敢,为励志而励志?可是在励志之外,又听到了《全面沦陷》这种甜蜜爱恋的作品,还听到了《把你信仰》这种对爱的念念不忘,以及《还记得吗》这种与粉丝约定的作品,然后整个人都懵了,换句话说,张韶涵至今都没有找准自己的音乐定位,忽大忽小的心态严重影响了她对专辑的掌控力。
《全面沦陷》专辑纵然不完美却也不难听,《终于》、《把你信仰》、《还记得吗》这类慢板作品还是有较高的可听性,特别是《终于》,台式情歌的路线令人熟悉而动容,重要的是在张韶涵的专辑中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出众的本土情歌了,这也是在这张专辑中难得找到的欣慰。张韶涵音乐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对资源的选择,而对资源的选择又决定于决策者的品味性,不见得买了国外的作品就能有优质的成品,也不见得用了台湾本土的创作就一定不好,《全面沦陷》专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怎么用,怎么做?但愿张韶涵在全面沦陷之后能够早日破茧而出。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