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堂堂进行曲
查了下可愛的威風堂堂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 No.1),也就是my beloved Kingsman裏片尾climax煙花爆頭的一段,才知道這首曲子在英美地位都這麼高。對英國人來說差不多是第二國歌,對美國人來說是高中的畢業進行曲,大致相當於我們這兒運動員進行曲。。於是就更能理解對於English native speakers來說,這首曲子與煙花爆頭相得益彰的場面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笑點。
該進行曲的標題“威風堂堂”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劇作《奧賽羅》第三幕第三場的臺詞:“……永別了,長嘶的駿馬、銳厲的號角、驚魂的鼙鼓、刺耳的橫笛、莊嚴的大旗和一切戰陣上的威儀!(Farewell the neighing steed and the shrill trump,The spirit-stirring drum, th'ear-piercing fife,
The royal banner, and all quality, Pride, 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
作曲家埃德加在《第一號進行曲》的總譜上,引用了詩歌《榮耀的進軍》(The March of Glory)中的一段詩句作為主題句。他想借此表達的意思是,戰爭場面看似雄壯華美(pomp),但真實的戰爭環境(circumstance)則是枯燥而恐怖的。
本曲以一個短小的引子作為開始。接著,華麗而威風凜凜的主部主題強有力地呈現出來;與主部主題形成巧妙對照的是樂曲中段那具有民謠之美的旋律。1901年Edward Elgar本人在倫敦指揮首演,場面很是壯觀,人們“纷纷起立和大声喝彩”,直到安可兩次才“平靜下來”。英王愛德華七世聽了,覺得中段很適合填詞作為加冕頌歌,後來英國文學家 詩人本森為這段寫了歌詞(land of hope and glory)。再後來就成了有名的愛國歌曲。2006年BBC作調查,問大家覺得哪首歌作英格蘭國歌好(英格蘭目前仍沒有確定使用的國歌),55%選了這首而不是目前體育賽事里用的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
這段旋律確實很有感染力,我雖然不是英國人,聽這首曲子不會引發那種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民族自豪感;也不是美國人,沒有在畢業典禮上聽著這首曲子領取文憑,但還是有種奇妙的喜悅自豪感,聽完了過了好久腦子里還是這首,洗腦效果拔群。
一年一度的BBC Proms(逍遙音樂會)把它作為最後一晚的保留曲目,而且會按照首演慣例演奏兩次。在優酷上看到BBC Proms上威風堂堂的演出,在London Hyde Park,大家都非常high,一邊揮舞旗幟一邊齊唱land of hope and glory。
Chorus
Land of Hope and Glory, Mother of the Free,
How shall we extol thee, who are born of thee?
Wider still and wider shall thy bounds be s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合唱
希望与光荣之土,自由之母,
我等众人为你所出,该如何将你传颂?
你的疆域被开拓,宽而益广;
上帝成就你伟业,使你坚而益强,
上帝成就你伟业,使你坚而益强。
其中“宽而益广”(Wider still and wider)反应了当时英国人心中想要继续开拓英国疆土的梦想。而与该曲同时期出现的塞西尔·罗兹的遗嘱也说他将使用他那笔“可观的财富”来促进“英国统治这个世界的延伸”,为此他还列出了长长一列希望英国人统治或列为殖民地的地点的名单。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該進行曲的標題“威風堂堂”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劇作《奧賽羅》第三幕第三場的臺詞:“……永別了,長嘶的駿馬、銳厲的號角、驚魂的鼙鼓、刺耳的橫笛、莊嚴的大旗和一切戰陣上的威儀!(Farewell the neighing steed and the shrill trump,The spirit-stirring drum, th'ear-piercing fife,
The royal banner, and all quality, Pride, pomp, and circumstance of glorious war!)”
作曲家埃德加在《第一號進行曲》的總譜上,引用了詩歌《榮耀的進軍》(The March of Glory)中的一段詩句作為主題句。他想借此表達的意思是,戰爭場面看似雄壯華美(pomp),但真實的戰爭環境(circumstance)則是枯燥而恐怖的。
本曲以一個短小的引子作為開始。接著,華麗而威風凜凜的主部主題強有力地呈現出來;與主部主題形成巧妙對照的是樂曲中段那具有民謠之美的旋律。1901年Edward Elgar本人在倫敦指揮首演,場面很是壯觀,人們“纷纷起立和大声喝彩”,直到安可兩次才“平靜下來”。英王愛德華七世聽了,覺得中段很適合填詞作為加冕頌歌,後來英國文學家 詩人本森為這段寫了歌詞(land of hope and glory)。再後來就成了有名的愛國歌曲。2006年BBC作調查,問大家覺得哪首歌作英格蘭國歌好(英格蘭目前仍沒有確定使用的國歌),55%選了這首而不是目前體育賽事里用的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
這段旋律確實很有感染力,我雖然不是英國人,聽這首曲子不會引發那種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民族自豪感;也不是美國人,沒有在畢業典禮上聽著這首曲子領取文憑,但還是有種奇妙的喜悅自豪感,聽完了過了好久腦子里還是這首,洗腦效果拔群。
一年一度的BBC Proms(逍遙音樂會)把它作為最後一晚的保留曲目,而且會按照首演慣例演奏兩次。在優酷上看到BBC Proms上威風堂堂的演出,在London Hyde Park,大家都非常high,一邊揮舞旗幟一邊齊唱land of hope and glory。
Chorus
Land of Hope and Glory, Mother of the Free,
How shall we extol thee, who are born of thee?
Wider still and wider shall thy bounds be s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God, who made thee mighty, make thee mightier yet.
合唱
希望与光荣之土,自由之母,
我等众人为你所出,该如何将你传颂?
你的疆域被开拓,宽而益广;
上帝成就你伟业,使你坚而益强,
上帝成就你伟业,使你坚而益强。
其中“宽而益广”(Wider still and wider)反应了当时英国人心中想要继续开拓英国疆土的梦想。而与该曲同时期出现的塞西尔·罗兹的遗嘱也说他将使用他那笔“可观的财富”来促进“英国统治这个世界的延伸”,为此他还列出了长长一列希望英国人统治或列为殖民地的地点的名单。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