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营业中》:为什么说林宥嘉是音乐圈的宠儿?


为什么说林宥嘉是音乐圈的宠儿?
文/林瑾念@橘岸音乐
“我觉得并不只有做歌手才是在做音乐,像马世芳大哥做电台,或是我们写乐评,只要每天看着听着音乐的我觉得都是在做音乐。”
林宥嘉都把话说到这里了,我怎么能不为《今日营业中》写点什么。马世芳说,“能唱歌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找到自己音乐语言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的确是这样,华语乐坛根本不差会唱歌的人,但能走出来的就是少之又少,我们不仅缺乏好的作品,还因为功利化,同质化使歌手欠缺个人魅力。所以我们现在看林宥嘉,特别是我看啊,我觉得他极度幸运,出道九年,五张正规唱片,整个华人音乐圈的幕后,不管是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人,基本通杀了一遭,更重要的是你能发现这些与他合作的人都特别“照顾”他,这里面有功力深厚的大神有冉冉升起的新贵甚至还有独立音乐人,林宥嘉在音乐圈这么被赏识难道不是<宠儿>*般存在?
只是,林宥嘉固然幸运,但娱乐圈,特别是做歌手的这一行我想只有【机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自己足够优秀。林宥嘉出道近10年了,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之所以是音乐圈乃至乐迷、歌迷的宠儿是因为他还是个有想法有魅力能与创作人擦起火花的,酷儿啊[doge]。
而现在,林宥嘉开始微转型,即展露创作人的这一面,对此我并不感到特别惊讶,因为这是迟早的事,我知道他有太多想法了,他不可能一辈子只唱别人的歌,他熟悉吉他且水准不低,公开场合数度演绎自己的创作曲,可当有人问他“怎么没有考虑把自己的创作塞进专辑?”他是这样回答的“我认为还不够(水平)”。其实要追溯林宥嘉的创作野心在一早的专辑里就见端倪,比如首张专辑<请说>*的作词,《美妙生活》里<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的编曲。
我们第一次正式听到林宥嘉的词曲创作是在四张正规专辑之后的的入伍暂别EP《口的形状》,两首作品的词曲都是自己,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一朋友跟我说,“我学音乐的老师讲<口的形状>这个旋律不符创作逻辑啊”。也就是没有规条(当然,这个旋律听下来会如此这般还有大象体操的编曲/演奏“干扰”),而很明显,这样的曲子不是大众会喜欢的,林宥嘉也笑言这首歌比起自己其他作品在视频网站上的点阅率奇低,更重要的是还有这句话,大概是这个意思,
“其实你们不用担心林宥嘉未来的路会是这样的(偏门)”,
有意思,因为我一度也认为他未来的路数会是这样的。
很抱歉,写了将近1000+的开场白。
这个创作历程是我必须要讲的,因为这张《今日营业中》即将成为他整个音乐生涯的里程碑专辑。
(过往的专辑都是四字为名,这次五字也预示着绝逼是一个转折点[doge])
相信很多人一开始听《今日营业中》都会觉得甚是"冷场",以<热血无赖>为分界点的话,之后舒缓如<一点点>*<飞>*<我梦见你你梦见我>*等几乎令人昏昏欲睡,即便结尾前有<白昼之月>*这样的劲歌串场,但气氛很快就又跌入了<宠儿><勿忘我>*,还有甚至不知道是播放文件损坏还是唱片已经结束的<Off,Do not Disturd>。
华研与歌手本人对于首波主打的安排向来十分大胆,就是不以芭乐抒情曲为第一主打,这次选的更是旋律,编曲乍听下都不上耳的<热血无赖>,完全不在乎大众的第一印象。以旋律性来说,<热血无赖>是整张专辑的缩影,因为你真的找不出一首像过往<残酷月光>,<说谎>,<浪费>这样抒情上口,流行性极佳的曲子,甚至连一直贡献卖座曲的郑楠都只是祭出了一首四平八稳的<让世界毁灭>*。那么,林宥嘉难听了吗?我认为有三首歌在这张专辑里最具代表性,往下看。
这次的抒情主打是林宥嘉亲自谱曲的<天真有邪>,
在创作了偏门且题材并非主流的<口的形状>与<大象舞台>后,林宥嘉总算给歌迷带来了一首正儿八经的抒情创作了。作词找的是老搭档黄伟文。
<天真有邪>这四个字实在太黄伟文了,如果细想一下,还很林宥嘉。本来天真无邪是一个很想当然的词,但如果把【无】改成【有】的话就会变得十分矛盾有趣,而这么一改不但尽显了作词人的鬼马精神还体现了后者作为歌手在台上台下反差的冲突人格。
<天真有邪>*的旋律结构较为简单,只有主/副歌两个部分,但它的作品时长却达到了5分30秒, 一直Repeat唱段增强芭乐感吗?倒也不尽然,因为林宥嘉本身做的这份旋律安排的就特别长,同时还有编曲赵兆的因素,不过我认为赵兆的编曲功力在这首歌里没有发挥出来,即便还一己之力编写了弦乐的部分。
还是说说旋律。其实进副歌前所谱的[让你笑过 就没勇气赤裸]独立的像是过渡句而不是单纯的主歌A旋律分解成A1A2。包括<天真有邪>在内林宥嘉在这张专辑还创作了<一点点>,真是一个不显山露水的人,因为我们再去听并没有收录在这张专辑的<兜圈>*,你会发现,他的创作能力绝非偶然,事实他忍耐了这么久,虽然这些旋律都是近年所做。但这就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状态,是一种人生累计,是一种功力养成。

(林宥嘉染指的创作面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词曲编制都有。)
再来讲讲<我已经敢想你>。
陈信宏写[最怕突然 听到你的消息]。陈信延则是[我已经 有勇气听到你消息],有趣,有趣。
旋律来自于合作过的丁世光。编曲则是演唱人+所有乐手,算下来一共6位。这张专辑林宥嘉一共参与了7首作品的制作,制作人的概念或许有些朋友是比较模糊的,而唱片公司有时候甚至会为了体现自己的歌手充满想法而去为TA挂上一个虚名。其实这个位置真的要投身进去会非常辛苦,不然金曲奖也不会特别设立一个叫做最佳专辑制作人的奖项。负责的制作人,一首作品的开案/接手至录音结束,甚至再到混音,母带制作TA都会去监督。
林宥嘉还真不是挂虚名来的。其实在<口的形状>他就以他的方式告诉了歌迷制作人要干啥,怎么制作一首歌。首先你得有制作概念,然后发编曲人找乐手,甚至交流自己的编曲想法。回到<我已经敢想你>,乐手一样是林宥嘉一个个敲来的,每个环节的演奏编制也都是各自乐手+自己,所以你们听这个编曲,每个乐器抽出来都可以是一曲好听的独奏,长冈亮介的吉他,许郁瑛的钢琴。这无疑是一首很特殊的作品在这张专辑里,虽然说这不是一首JAZZ,的确,它不是纯JAZZ,它是一首Fusion Music。同时,它的Vocal Reverb跟整张专辑的其他作品也不太一样(话说这首听感听感数码味很浓啊)末尾的淡出安排也颇有上世纪流行乐的复古味道。我认为,这是一首野心之作。
最后讲<坏与更坏>,这是一首,粤语歌。
林宥嘉不是港人却唱起了粤语歌?怎么回事?要打开香港市场,扩充音乐版图?
是的,我们经常听到非港人会在自己的专辑里唱粤语歌,但一定不是特别制作的。比如,滚石安排下黄鸿升的<超有感>翻成<超级烦>,甚至一早的海蝶也安排林俊杰把<江南>粤语化。
没错,<坏与更坏>也是一曲两制,它的国语版叫<勿忘我>。那么照以上逻辑看,国语版才应该是原配啊,可林宥嘉居然反其道而行,“逆转思维”、“本末倒置”、活生生的把一个不是自己熟悉语言的歌放在了专辑的A面并做主打。
事实上<坏与更坏>除了演唱人林宥嘉自己,一整套制作班底启用的都是港人。一开始就是朝着做一首纯正的港味去的,而我更想说的也是这个非玩票一曲两制的态度。
他实在太明白现代乐迷的追求了。现代乐迷是最刁的一群人。TA们不能接受特别为商业戏剧/广告代言做的歌,因为这样很Low。不能接受一年前曝光,甚至几个月前曝光的作品收录在即将发行的新专辑,因为这样很不负责。不能接受一首歌只是换门语言没有改编的唱个卡拉,因为这样很敷衍。林宥嘉没有这么做,他写的<兜圈>是这么好,但因为先曝光所以没有收录在新专辑。<坏与更坏>与<勿忘我>是两首除了曲子一样完全不同的作品,这样毫不吝啬经费,真正达到了一曲两制,一个曲子,两种语言,两手制作,两款编曲。
而我们才要来听听林宥嘉是怎么说的。
他说,我之所以要唱粤语歌是因为我想贴近我的歌迷,Ta们真的等待太久了,我要把它作为主打,让TA们知道我的诚意。这张专辑不是用来证明我自己的,而是用来奉献给你们的”
有这样的态度转变,我相信从这一张开始,林宥嘉真的把音乐当做一种热爱在做了。
那么可以总结一下了,
为什么认为这三首歌在专辑里最具代表性,我是这样看的,三首歌代表三个面。
<天真有邪>代表的是歌手在这张专辑的创作面。是一个自己从录音室歌手转型为创作歌手的宣告之作。
<我已经敢想你>代表的是这张专辑的技术面,是一个外行内行听了都会拍手叫好的野心之作。
<坏与更坏>代表的是歌手做这张专辑and做整个音乐的态度面。是一个我认为可以解答为什么林宥嘉是音乐圈宠儿的诚意之作。
唔...(长舒一口气[转发])
每次都以为自己可以长话短说,但结果都是没有千字不罢休。再给我一点点的时间。
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太快太武断的公开评价这张唱片。林宥嘉并没有难听,我认为这张唱片是这样的,需要你多付出遍耐心,来来回回进进退退个几遍才能发现这般"温吞"这般“冷场”是假象。每首歌都各有各意思。这不是一张速食唱片,我想我可以听很久。尤其是进入了数位时代,我相信只要愿意掏钱的,不管是歌迷还是普通乐迷,都会好好对待,特别珍惜它们的吧?(因为花钱心疼必须自我催眠[喵喵])
突然很想回到文章开场马世芳说的那句话“能唱歌的人很多,但是能够找到自己音乐语言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这句话如果从听众的角度切入也是顺理成章的,能唱歌的人真的很多啊,可我们也越来越难找到会唱自己喜欢(音乐语言)的歌手了。
而我喜欢Yoga就是因为他的音乐语言(价值观)跟我不谋而合,他那句“我如果不做音乐就会觉得生命是在浪费时间”无时无刻令我自省。每当我玩物丧志的时候我都在想,我唯一能做好一点点的事恐怕就是“音乐”了,如果我都不做了,荒废了,那我会沦为实实在在的庸人吧?
流行歌手予我们的意义不是TA的作品做的有多好,多让我们作为歌迷的脸上有光,对,可能这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难道不是TA能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做人吗?林宥嘉说不想用自己的健康来换一个作品,想让音乐与家人二者可以兼得。
你说我们现代人啊,叛逆的紧,听不进老师、父母的劝慰,但偶像的一句话却可能真的改变我们的人生呢。
----------------------------------------------------------------------------------------------------------------------------------
<图片4>
-注-
*让世界毁灭
郑楠这几年似乎有“转型的意思”,他出现在各大真人秀音乐节目的制作名单里,担任了徐佳莹参加I AM A SINGER 4几乎一整季的编曲。从以往来看,郑楠一直是林宥嘉抒情曲甚至卖座曲的担当。但这次大有退居“幕后一线“的意思”,只贡献/采纳了一首作曲。值得一提的林宥嘉在这首歌里找来的编曲是陈君豪。他编过<听见下雨的声音><母系社会><血腥爱情故事>。这次的<让世界毁灭>最精华的部分自然是3:25-3:42这段极具未来感的电子电气合成器音色编制。
*天真有邪
黄伟文解释这个歌名是因为2013年在台下观看Yoga表演的时候脑中突然浮现出了四个鲜红大字,即天真有邪,由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为其填过抒情曲,故决定未来有机会必用其为歌名。整首词作完成水准高,埋了许多暗喻,有关怀有深意。
(这么写下来我还真发现一个巧合,Yoga的偶像当年第一首个人创作曲也是黄伟文填的词。)
*坏与更坏
根据口述,他唱粤语歌并做主打是为了要报答歌迷数年的等待。其实就算没有这样的口述,这件事也一定不会奇怪,因为林宥嘉一直都是一位有粤语情怀的歌手,他出道至今大小场合已经唱过不少粤语歌了。说起来,林宥嘉是不是还没有跟周耀辉合作?再其实,粤语歌这件事令我突然在想,林宥嘉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专辑里做一首正儿八经的台语歌?然后合作对象是,五月天?或是萧煌奇+武雄?
(从今天开始,林宥嘉背后的男人又多了陈奕迅,Eric Kwok。我仿佛看到了未来某场在红磡的演唱会上,林宥嘉唱起<坏与更坏>,然后间奏时一声令下,“让我听到你们的尖叫,欢迎今晚的嘉宾,我的神,陈奕迅!!!”)
*热血无赖
全专最“华研出品”的歌。作曲/制作均为华研老牌写手Jerry C,一首Band Live感很强的作品。同时这也是华研继《大小说家》后又一次使用Jerry C的创作为首波主打。至于作词林夕是少数每张专辑都来报道的人、热血无赖,这个歌名仔细想想,还挺酷的。
*我已经敢想你
林宥嘉说以前做音乐更多时候是想要证明自己,这是有依据的,回头听第一张的<眼色>,一个刚出道的歌手要唱这样的作品需要魄力。现在接近而立之年的YOGA感悟做音乐要[奉献]高于[证明],但<我已经敢想你>其实又是听感上十足炫技的歌。这首歌在2013年便收到,那时的他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把它做出来,就这个说法来看,林宥嘉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一点点
相比自己创作的<天真有邪>我更喜欢这首<一点点>,这也是整张专辑我最喜欢的一首作品。
吴青峰(词)+陈珊妮(编/制)的组合本来不应该是我的菜。编曲非常陈珊妮,尤其是副歌出来的那几下,如果没有说是林宥嘉写的曲,我一定认为是陈珊妮一手包办,其实这首歌如果换一个编曲听起来可能就没有那么“温吞”,当然也不是说这个编曲不好,但我觉得可能会更被大众喜爱,不过罢了,这本也是一首很私人的歌,是一首对遥不可及的人的一种倾诉,虽然是整张我最喜欢的作品,但我却没有把它放在正文讲,是因为我希望有机会的话,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再详细说说。
(“一点点 想象你的脸” “一点点 失去你的脸”)
*飞
第一次听整张专辑就记下来的不是<天真有邪><坏与更坏>,而是这首<飞>。这张专辑有很多减法制作上听过去不那么劲的歌,<飞>是其中一首,很小品,很私人化、一样是来自<坏与更坏>的林家谦所写,作词是我非常喜欢的蓝小邪。
*我梦见你梦见我
“往前走 一个人走上人生的钢索”
专辑散场感极强的歌。林宥嘉说整张专辑有两首配唱的时候泪眼了,这是其中一首。因为这句歌词想到了比赛时期唱的<走钢索的人>,是一首感性成分大于技术层面的作品。而做这首歌的小安老师是华语流行乐里我觉得少数的全风格都驾驭的不错的幕后工作者。
*Still Open After 10 p.m
*白昼之月
由于<我梦见你梦见我>散场感极强,其后又安排了过场的<Still Open After 10 p.m>,所以<白昼之月>听起来像是演唱会的安可。这是除了<热血无赖>外仅有的一首劲歌。能够想象陈惠婷原版DEMO的模样。但如果就此这么做可能大众听起来就没有那种“劲”味了。韩立康是林宥嘉固定的合作伙伴,上一张专辑编制的<4号病房>是我很喜欢的歌。而这次编制的<白昼之月>恍惚间有一种Japan ACG的感觉。
*宠儿
弦乐的部分只有大提琴跟小提琴,但有一次归家路上四下安静,前奏出来的时候在当下给我的听感是那种令人置身于可能某个香港歌手正在跟弦乐团合作开唱的演奏厅。
同时,这是一个非常干净的编曲,有弦乐但极度克制。钢琴是伴奏主角,希望大家仔细听,有别于市面上那种抒情曲的弹法。干净的编曲通常需要歌手100%赤裸的展现自己声线,林宥嘉完成的很好,整首歌走至最后的感觉让我想起了韩国歌手태연去年发表的<UR>。
*勿忘你
它说污王你,污王你。
都最后了,轻松一下吧。<勿忘你>以DEMO的编制去完成,也应征了本来的DEMO里的确有后来成品间奏的那段极具风雅的管乐。其实管乐我觉得是特别港乐的东西,Eason专辑里不少这样的编制。
*Off,Do not Disturd
整张专辑在最后特别给了一段留白空间,再次响起乐曲的时候又是<飞>的旋律。
煮开水的声音是林宥嘉一直想放进专辑里的,因为那有家的感觉。
这是一首DEMO,而这已经不是林宥嘉第一次放出DEMO了。对于深爱流行乐的我们,音乐人的DEMO就是一隗宝,因为我们可以由此感受到创作者的初衷,然后再用于与后来的成品作比较,这样一来二往又能听出诸多的趣味。
Bonus
*1请说
我很欣赏的一位乐迷朋友是这样评价<请说>的,“果然单是看完全不觉得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得靠唱才能表现出那种力度”。对我而言,这首歌是我最喜欢的Yoga作品之一。
*2我总是一个人在练习一个人
编曲从技术层面来说是很难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需要很多的想法,虽然这首编曲程序不是什么大编织,但林宥嘉在小空间里做的很足,想法很足,比如你听那段间奏的口哨Solo是不是很奇思妙想?说起来也有趣,林宥嘉给大众展露创作才华并不是词曲并进,而是先放出作词,然后跳过作曲直接给大家听自己的编曲,这个歌手确实跟人不太一样。
*3兜圈
旋律写的行云流水,好似都没有给你一丝喘息的空间,技术味道十足。

(人们都说事不过三,我相信了。曾经有两次可以见到家鸽的机会,但最后都是种种原因无疾而终,终于第三次,我离梦想不止一点点了,家鸽,9.17厦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