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边界
16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后摇,听不懂。那时还是听着最著名的那首hoppipolla,只感觉是如纯音乐纯净般的indie music,并没有太大的触动。十年后,重新听起来才听出那绝地反击劫后余生的悲壮希望,于是对后摇有了重新的认识。
说回正题,听pg.lost是从kardusen入坑的,从fm中推荐出来的歌,于是认识了这张专辑,甚至疯狂陷进了kardusen中,在这个艰难时期,好像注射了一剂加大分量的麻醉剂。前奏已毫无悬念地渗入,吉他节奏如此强烈,中期鼓点加进,营造强大的氛围感,仿佛被一种黑暗的绝望感笼罩,可是你又不得不向往前进。很适合一个人走路跑步时候听着,想象背后不断崩塌,催促着你不断奔跑,周遭是美好的日落和冷眼的旁观,你只有无奈前进,即使孤独仍在,泪水纵横,汗水交织,那是如此的一种紧张感爆发感。
接着是fartyget,恢复一种静谧的状态,仿佛终于停止崩塌,可以停下脚步欣赏日落,回顾过去的脚步,反思,内敛,自省,于是又一次陷进迷惘,是否该改变,还是无奈地接受。
the kind heart of langion,告诉自己麻醉剂已逐渐失效,你得面对现实了,即使在还没找准方向的状态下,时间仍容不得你思考,开始阔步前行,不过有了刚才的停顿,此时更是有了底气,世界仍是是日落的美好,也好像少了冷眼与嘲讽,虽然还是我行我素的冰冷,但我有了更坚实的力量。
工作后,很久没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都是被通俗的流行曲所笼罩,在这几年最困顿的时期,我与yes i am不期而遇,似乎有时候音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只是安静享受每一首歌带给你的氛围。这几天,听到不好的调岗消息,工作不顺心,没人倾诉,这个周末唯有靠着泪水与音乐抚慰,总算熬到了周一,虽然也被强大的恐惧感笼罩,但是我仍然庆幸自己有了心底的宣泄,可以挤出笑容面对工作与同事。
我会学着接受,接受每一次经验经历,即使害怕目光和挫败,仍要无畏勇敢。
说回正题,听pg.lost是从kardusen入坑的,从fm中推荐出来的歌,于是认识了这张专辑,甚至疯狂陷进了kardusen中,在这个艰难时期,好像注射了一剂加大分量的麻醉剂。前奏已毫无悬念地渗入,吉他节奏如此强烈,中期鼓点加进,营造强大的氛围感,仿佛被一种黑暗的绝望感笼罩,可是你又不得不向往前进。很适合一个人走路跑步时候听着,想象背后不断崩塌,催促着你不断奔跑,周遭是美好的日落和冷眼的旁观,你只有无奈前进,即使孤独仍在,泪水纵横,汗水交织,那是如此的一种紧张感爆发感。
接着是fartyget,恢复一种静谧的状态,仿佛终于停止崩塌,可以停下脚步欣赏日落,回顾过去的脚步,反思,内敛,自省,于是又一次陷进迷惘,是否该改变,还是无奈地接受。
the kind heart of langion,告诉自己麻醉剂已逐渐失效,你得面对现实了,即使在还没找准方向的状态下,时间仍容不得你思考,开始阔步前行,不过有了刚才的停顿,此时更是有了底气,世界仍是是日落的美好,也好像少了冷眼与嘲讽,虽然还是我行我素的冰冷,但我有了更坚实的力量。
工作后,很久没听自己喜欢的音乐,都是被通俗的流行曲所笼罩,在这几年最困顿的时期,我与yes i am不期而遇,似乎有时候音乐不需要刻意寻找,只是安静享受每一首歌带给你的氛围。这几天,听到不好的调岗消息,工作不顺心,没人倾诉,这个周末唯有靠着泪水与音乐抚慰,总算熬到了周一,虽然也被强大的恐惧感笼罩,但是我仍然庆幸自己有了心底的宣泄,可以挤出笑容面对工作与同事。
我会学着接受,接受每一次经验经历,即使害怕目光和挫败,仍要无畏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