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个没人知道的地方
文 | 左叔
从武汉回程的路上,我的内心里其实一直是不平静的。这种不平静既有想从千头万绪里找到写作冲动的思考,同时也有我关于人生目标方向重新设定的打算。尤其是我在武汉看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花了十年时间做了一个自己认定了方向,却因为工程浩大让外人觉得心塞的项目,一个为广播直播服务的集成平台。
我能理解他在最艰难处的处境,多半与我当下的状态相似,一定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也能质疑过自己蛰伏付出是否值得。也许就是因为这份理解,让了我对自己接下来想走的路,想做的事情心生敬畏。这敬畏倒不是害怕失败,而是现如今,我还没有如他所言的“足够的喜欢”,够支撑着我走想走的路。
有人在走他想走的路,且已在归途。我是从《心碎北京》那支单曲开始,注意到了满江的回归。那还是2013年的岁末,詹航在词作里藏了一句“卓尔不群独来独往已毫无意义,谁会理睬你灰暗低调的声音”,这句看似不显山露水的话,为每个不甘平庸,想要折腾点什么的人,在心头扎了根“扯与不扯”都痛的刺。
记不清是不是袁惟仁还是谁,曾经在某次访谈中聊过艺人的沉浮。那一席谈大概的意思是,所谓的常青树并不多,很多艺人都经历了事业的起伏。对于偶像艺人而言,第一次将事业冲高多少有些运气的成份,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从冲高的那一刻起,每分每秒都是下坡路。有人转型失败,乱了分寸,半红不黑地沦落为通告艺人;有人傍上八卦,热衷整脸,潜得规则,看似左右逢源却成了饭后谈资;有人丢了东山,失了心气,归于沉寂,彻底与娱乐圈绝了缘。真正能够经历得起沉浮的,是在沉下的时候,懂得蛰伏的道理,耐得住寂寞,知道心性里有些东西不能丢,而这样的人多半还有能力再次站到台前来的。只是这过程太过艰难,极少有人能够在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的路上一路奔驰,勇往直前。
一张一张EP的铺垫,终于迎来了满江回归的专辑作品《Mr. Man》。第一次发现拼音与英语两解的标题还蛮精妙的,既有重新出发新人姿态同名主打的意思,同时也扣住了从BOY型的青涩偶像转型为情怀满身、颇具MAN味的唱作人的主旨。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最终选择走唱作人这条路,那些曾经的偶像歌手们,内心里都曾有过煎熬,但是我们多半都会看到他们,回归自己本来样貌后的自在,以及想要与过往的自己划清界限的决绝之心。其实这样的歌手很多,早年从青涩偶像跑向饶舌狂放的张震岳,以小魔女姿态出道最终走向冷艳风格的范晓萱等等,他们的风格跳跃跨度都太大,常常会被过往的粉丝另眼相看。因为听了之前的若干EP,对于满江这一次的转身倒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只是有点多虑,这几年贩售情怀的作品密了一些,一方面怕他投机式地奔向主题,更担心听众起了腻。
听完满江的《Mr. Man》,发现唱片的主旨没有超出我的预想,整体结构脉络安排结构也在情理之中,应该可以归类为这几年内地唱片中的良心之作。但听他的专辑,我意识到网络传播对自己的消磨,那些为了控制传输数据量的压损,模糊了唱片制作的巧思,在数支作品之中,我都听隐约听到了了主旋律之外衬着的节律,我特别想弄清楚其中的层次和被赋予的意义。
忽然想起了,我在武汉,在朋友配备高品质的播放设备的工作间里,听了胡德夫的《匆匆》,被数字专辑、网络传播粗糙磨灭掉敏感度的耳朵,很快找到了那张one track录音专辑里当中那些动人的如同手作一般的杂音。闭上眼睛,那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仿佛就立着面前,低吟光阴岁月流转。我忽然就明白了,他们的内心里始终有一处无人知道的地方,放着不被人理解的执念。
<图片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写作者 x 书评人
心理咨询师 x 广播边缘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豆瓣已推荐文章】
能说出来的都不叫悲伤
https://www.douban.com/note/564539838/
一生之中还有多少个你
https://www.douban.com/note/560369393/
桃花劫
https://www.douban.com/note/555595190/
都能将日子过成诗,又怎会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https://www.douban.com/note/550494013/
不如我给你讲一个我的八卦吧
http://www.douban.com/note/542574654/
一说起情怀,便想起当年灼烫的天台
http://www.douban.com/note/542397677/
那一年,南京下了一场大雪
http://www.douban.com/note/536526781/
从武汉回程的路上,我的内心里其实一直是不平静的。这种不平静既有想从千头万绪里找到写作冲动的思考,同时也有我关于人生目标方向重新设定的打算。尤其是我在武汉看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花了十年时间做了一个自己认定了方向,却因为工程浩大让外人觉得心塞的项目,一个为广播直播服务的集成平台。
我能理解他在最艰难处的处境,多半与我当下的状态相似,一定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也能质疑过自己蛰伏付出是否值得。也许就是因为这份理解,让了我对自己接下来想走的路,想做的事情心生敬畏。这敬畏倒不是害怕失败,而是现如今,我还没有如他所言的“足够的喜欢”,够支撑着我走想走的路。
有人在走他想走的路,且已在归途。我是从《心碎北京》那支单曲开始,注意到了满江的回归。那还是2013年的岁末,詹航在词作里藏了一句“卓尔不群独来独往已毫无意义,谁会理睬你灰暗低调的声音”,这句看似不显山露水的话,为每个不甘平庸,想要折腾点什么的人,在心头扎了根“扯与不扯”都痛的刺。
记不清是不是袁惟仁还是谁,曾经在某次访谈中聊过艺人的沉浮。那一席谈大概的意思是,所谓的常青树并不多,很多艺人都经历了事业的起伏。对于偶像艺人而言,第一次将事业冲高多少有些运气的成份,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从冲高的那一刻起,每分每秒都是下坡路。有人转型失败,乱了分寸,半红不黑地沦落为通告艺人;有人傍上八卦,热衷整脸,潜得规则,看似左右逢源却成了饭后谈资;有人丢了东山,失了心气,归于沉寂,彻底与娱乐圈绝了缘。真正能够经历得起沉浮的,是在沉下的时候,懂得蛰伏的道理,耐得住寂寞,知道心性里有些东西不能丢,而这样的人多半还有能力再次站到台前来的。只是这过程太过艰难,极少有人能够在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的路上一路奔驰,勇往直前。
一张一张EP的铺垫,终于迎来了满江回归的专辑作品《Mr. Man》。第一次发现拼音与英语两解的标题还蛮精妙的,既有重新出发新人姿态同名主打的意思,同时也扣住了从BOY型的青涩偶像转型为情怀满身、颇具MAN味的唱作人的主旨。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最终选择走唱作人这条路,那些曾经的偶像歌手们,内心里都曾有过煎熬,但是我们多半都会看到他们,回归自己本来样貌后的自在,以及想要与过往的自己划清界限的决绝之心。其实这样的歌手很多,早年从青涩偶像跑向饶舌狂放的张震岳,以小魔女姿态出道最终走向冷艳风格的范晓萱等等,他们的风格跳跃跨度都太大,常常会被过往的粉丝另眼相看。因为听了之前的若干EP,对于满江这一次的转身倒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只是有点多虑,这几年贩售情怀的作品密了一些,一方面怕他投机式地奔向主题,更担心听众起了腻。
听完满江的《Mr. Man》,发现唱片的主旨没有超出我的预想,整体结构脉络安排结构也在情理之中,应该可以归类为这几年内地唱片中的良心之作。但听他的专辑,我意识到网络传播对自己的消磨,那些为了控制传输数据量的压损,模糊了唱片制作的巧思,在数支作品之中,我都听隐约听到了了主旋律之外衬着的节律,我特别想弄清楚其中的层次和被赋予的意义。
忽然想起了,我在武汉,在朋友配备高品质的播放设备的工作间里,听了胡德夫的《匆匆》,被数字专辑、网络传播粗糙磨灭掉敏感度的耳朵,很快找到了那张one track录音专辑里当中那些动人的如同手作一般的杂音。闭上眼睛,那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仿佛就立着面前,低吟光阴岁月流转。我忽然就明白了,他们的内心里始终有一处无人知道的地方,放着不被人理解的执念。
<图片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写作者 x 书评人
心理咨询师 x 广播边缘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豆瓣已推荐文章】
能说出来的都不叫悲伤
https://www.douban.com/note/564539838/
一生之中还有多少个你
https://www.douban.com/note/560369393/
桃花劫
https://www.douban.com/note/555595190/
都能将日子过成诗,又怎会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https://www.douban.com/note/550494013/
不如我给你讲一个我的八卦吧
http://www.douban.com/note/542574654/
一说起情怀,便想起当年灼烫的天台
http://www.douban.com/note/542397677/
那一年,南京下了一场大雪
http://www.douban.com/note/53652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