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薇《爱的风暴》:风暴来袭 稍欠一筹

李佳薇的《爱的风暴》专辑没有好到要飞上天,自然也没有差到要踩在脚底才能泄愤的程度。只是不明白,从主打歌《暴风雪》推出再到《爱的风暴》专辑正式发行,络绎不绝的不是赞美声,甚至没有太多的中肯的评价,反而嫌弃的声音倒是时有听到。
先不说《爱的风暴》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坏,坏到闭着眼睛、塞起耳朵都要说不好。倒是想起李佳薇之前的两张专辑《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发行初期也听过不少嫌弃的声音,那些声音并不见得要比今天对评论《爱的风暴》的声音好听,甚至还要更坏,只是在时间不断地冲刷之后,《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在今天竟然被捧上了李佳薇的神台,以一副成完美的姿态呈现。这才明白,原来所谓的个人经典都要经过诋毁,经过批判,还要经过时间的冲刷,更需要有下一张专辑来衬托才能“功成名就”,变成一张佳作。没准,李佳薇下一张专辑发行后,《爱的风暴》也就能完成使命登上神台,变成大家口中的佳作。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仅仅是在李佳薇身上发生,似乎如今很多听众对于新作就有一种自带的反感与厌恨,不需要听,不需要看,不需要想就能给出评价,莫非是这个音乐时代太浮躁,又或是新作真的如此不堪?这个音乐时代是真的太浮躁,不过在反复听了李佳薇《爱的风暴》专辑后并没有得出这张专辑差得要被踩得一文不值的结论,反而越听越能把很多之前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发掘出来,不管这些细节是优是劣,只是觉得一张专辑若是能够令人反复聆听,听出新鲜感,那么可以说这还是一张很优秀的作品。
但,《爱的风暴》的确不是一张“第一耳”就会有感觉的专辑,整张专辑的性质太过慢热,包括最早听到的主打《暴风雪》,若是没有太多的耐心也许就会错过很多的佳作。然而在这个世代,一张专辑的性质太过慢热是吃亏的,毕竟听众更喜欢的是速食感,一口不好吃便弃之,又怎么还会想多吃几口,这也就不意外在那些偏激、故意诋毁的声音之外,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多本质上是中肯或是赞好的声音。
早就听说《爱的风暴》会是一张蜕变性的专辑,转型与否是一回事,但一定是一张与李佳薇从前专辑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专辑。而这个不一样将会涉及到形象、音乐路线、声音唱腔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要挥别过去,以崭新的姿态回来。一开始还是很担心《爱的风暴》口号叫得太响,实际是个空壳,但从《暴风雪》听到《炼爱》最后听完整张的《爱的风暴》,还是可以肯定李佳薇这次的变鲜明而极致。形象上的改变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过第一次看到《爱的风暴》封面时瞬间就联想到了蔡健雅,这多少也证明了李佳薇这在形象上的变还是有效果的,毕竟从前的封面都太遮遮掩掩,如今的封面以高清效果示人,这才能那么细致地看到李佳薇的五官,感受到她的不一样。形象上的变或还是其次,音乐上的变才是关键。李佳薇的唱腔相比起前两张专辑的表现的确有着很大且明显的转变。之前对李佳薇的唱腔特色一直停留在爆发力强,张力充足,表达情感够细腻这个程度上,但是这种唱腔特色说起来是平面、单一、乏味的。而在听了《暴风雪》之后,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最直接的感受于李佳薇的声音竟然可以变得那么立体,力量的释放不再是通过从前的那种嘶声力竭、高声呐喊,而是通过先凝聚再释放而出,就像是沸腾水面上的一个个热泡在爆破之后释放出的能量聚集在了一起继而形成大面积的冲击。唱腔上的不同在慢板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一如《炼爱》。说白了《炼爱》可以视为《像天堂的悬崖》的姐妹作品,有同工异曲的表现手法,更容易形成对比,而李佳薇对《炼爱》与《像天堂的悬崖》俨然有着两种不同的唱法,前者气势更强,细节更突出,后者则是比较注重情绪的培养,细腻性的呈现。细心留意到在《炼爱》中,李佳薇的声音情绪相当丰富,有很多特色尾音的处理,而她对高音掌控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程度,能轻巧地控制高音的力度,很多时候以为她要释放了结果都被她收敛了起来,想要说的是会释放不算是本事,懂收敛才是能力。
之前有提到李佳薇要借着《爱的风暴》专辑告别过去的风格路线,就实际而言,若是从风格上来看,《爱的风暴》专辑其实与《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基本的幕后班底都相同在效果上就很难见差异,特别是慢板抒情作品。但是若果从整张专辑的情怀来看,《爱的暴风》专辑在大方向上摆脱了之前两张专辑自艾自怜,苦情的路线,更多的是将都市女性的勇敢、自我的个性表达出来,一如《暴风雪》的勇敢与坚持,一如《你敢我就敢》的自我与无畏,一如《学不会坚强》有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励志效果。其他的作品包括《占据幸福》、《最好的幸福》、《爱情来敲门》情怀表达显而易见,幸福的洋溢,对爱的期待本来就正能量满满,整体而言,《爱的风暴》专辑在主导情怀上还是偏向于正面以及充满励志性,所以音乐路线上还是有所改变的。
要说《爱的风暴》的不足或许还是歌曲品质上的参差不齐。专辑收录的作品很多,优质品不少,不过出戏的作品也不少,尤其是《爱情来敲门》、《占据幸福》、《拥抱不算爱情》总会让人有尴尬癌复发的嫌疑,整张专辑风向上的成熟、自我就因为这些营养不足或是跳痛的作品给破坏得支离破碎,颇为可惜。当然,一切还是瑕不掩瑜,《爱的风暴》纵然没有好得要飞上天,也的确没有差到要踩在脚下才舒服的程度。李佳薇跨出这一步不是在做自我的妥协,而是开拓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仅仅是就她的勇于改变与努力尝试就应该给予掌声,更何况她在《爱的风暴》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简单来说,这个风暴不容小觑,只是暂时尚不够强大而已!
先不说《爱的风暴》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坏,坏到闭着眼睛、塞起耳朵都要说不好。倒是想起李佳薇之前的两张专辑《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发行初期也听过不少嫌弃的声音,那些声音并不见得要比今天对评论《爱的风暴》的声音好听,甚至还要更坏,只是在时间不断地冲刷之后,《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在今天竟然被捧上了李佳薇的神台,以一副成完美的姿态呈现。这才明白,原来所谓的个人经典都要经过诋毁,经过批判,还要经过时间的冲刷,更需要有下一张专辑来衬托才能“功成名就”,变成一张佳作。没准,李佳薇下一张专辑发行后,《爱的风暴》也就能完成使命登上神台,变成大家口中的佳作。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仅仅是在李佳薇身上发生,似乎如今很多听众对于新作就有一种自带的反感与厌恨,不需要听,不需要看,不需要想就能给出评价,莫非是这个音乐时代太浮躁,又或是新作真的如此不堪?这个音乐时代是真的太浮躁,不过在反复听了李佳薇《爱的风暴》专辑后并没有得出这张专辑差得要被踩得一文不值的结论,反而越听越能把很多之前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发掘出来,不管这些细节是优是劣,只是觉得一张专辑若是能够令人反复聆听,听出新鲜感,那么可以说这还是一张很优秀的作品。
但,《爱的风暴》的确不是一张“第一耳”就会有感觉的专辑,整张专辑的性质太过慢热,包括最早听到的主打《暴风雪》,若是没有太多的耐心也许就会错过很多的佳作。然而在这个世代,一张专辑的性质太过慢热是吃亏的,毕竟听众更喜欢的是速食感,一口不好吃便弃之,又怎么还会想多吃几口,这也就不意外在那些偏激、故意诋毁的声音之外,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多本质上是中肯或是赞好的声音。
早就听说《爱的风暴》会是一张蜕变性的专辑,转型与否是一回事,但一定是一张与李佳薇从前专辑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专辑。而这个不一样将会涉及到形象、音乐路线、声音唱腔等多个方面,目的就是要挥别过去,以崭新的姿态回来。一开始还是很担心《爱的风暴》口号叫得太响,实际是个空壳,但从《暴风雪》听到《炼爱》最后听完整张的《爱的风暴》,还是可以肯定李佳薇这次的变鲜明而极致。形象上的改变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不过第一次看到《爱的风暴》封面时瞬间就联想到了蔡健雅,这多少也证明了李佳薇这在形象上的变还是有效果的,毕竟从前的封面都太遮遮掩掩,如今的封面以高清效果示人,这才能那么细致地看到李佳薇的五官,感受到她的不一样。形象上的变或还是其次,音乐上的变才是关键。李佳薇的唱腔相比起前两张专辑的表现的确有着很大且明显的转变。之前对李佳薇的唱腔特色一直停留在爆发力强,张力充足,表达情感够细腻这个程度上,但是这种唱腔特色说起来是平面、单一、乏味的。而在听了《暴风雪》之后,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最直接的感受于李佳薇的声音竟然可以变得那么立体,力量的释放不再是通过从前的那种嘶声力竭、高声呐喊,而是通过先凝聚再释放而出,就像是沸腾水面上的一个个热泡在爆破之后释放出的能量聚集在了一起继而形成大面积的冲击。唱腔上的不同在慢板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一如《炼爱》。说白了《炼爱》可以视为《像天堂的悬崖》的姐妹作品,有同工异曲的表现手法,更容易形成对比,而李佳薇对《炼爱》与《像天堂的悬崖》俨然有着两种不同的唱法,前者气势更强,细节更突出,后者则是比较注重情绪的培养,细腻性的呈现。细心留意到在《炼爱》中,李佳薇的声音情绪相当丰富,有很多特色尾音的处理,而她对高音掌控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程度,能轻巧地控制高音的力度,很多时候以为她要释放了结果都被她收敛了起来,想要说的是会释放不算是本事,懂收敛才是能力。
之前有提到李佳薇要借着《爱的风暴》专辑告别过去的风格路线,就实际而言,若是从风格上来看,《爱的风暴》专辑其实与《感谢爱人》、《天堂/悬崖》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基本的幕后班底都相同在效果上就很难见差异,特别是慢板抒情作品。但是若果从整张专辑的情怀来看,《爱的暴风》专辑在大方向上摆脱了之前两张专辑自艾自怜,苦情的路线,更多的是将都市女性的勇敢、自我的个性表达出来,一如《暴风雪》的勇敢与坚持,一如《你敢我就敢》的自我与无畏,一如《学不会坚强》有一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励志效果。其他的作品包括《占据幸福》、《最好的幸福》、《爱情来敲门》情怀表达显而易见,幸福的洋溢,对爱的期待本来就正能量满满,整体而言,《爱的风暴》专辑在主导情怀上还是偏向于正面以及充满励志性,所以音乐路线上还是有所改变的。
要说《爱的风暴》的不足或许还是歌曲品质上的参差不齐。专辑收录的作品很多,优质品不少,不过出戏的作品也不少,尤其是《爱情来敲门》、《占据幸福》、《拥抱不算爱情》总会让人有尴尬癌复发的嫌疑,整张专辑风向上的成熟、自我就因为这些营养不足或是跳痛的作品给破坏得支离破碎,颇为可惜。当然,一切还是瑕不掩瑜,《爱的风暴》纵然没有好得要飞上天,也的确没有差到要踩在脚下才舒服的程度。李佳薇跨出这一步不是在做自我的妥协,而是开拓更多的可能性,所以仅仅是就她的勇于改变与努力尝试就应该给予掌声,更何况她在《爱的风暴》中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简单来说,这个风暴不容小觑,只是暂时尚不够强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