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草东?
印象里两年前,我第一次听到《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时候,我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一件事情,就是这首歌的歌词给我带来的那种情绪上的从压抑到释放的引导,是明显不如曲的,当然,并不是歌词不好,而是它所表达的那些东西,是我所缺乏共情的,万青的主唱,那位大梦初醒的董二千先生,出生于1981年,而我出生于1997年,这意味着他三十岁那年,我还在上初中,也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巧妙的没有任何交集,我很难去理解命运像一块巨石安在胸口的那种压抑,更无法想象一个生活在经验里的人,突然有一天自己的大厦崩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所以时至今日,一提起万青,我脑中的BGM永远是《大石碎胸口》中的那段小号solo,而非任何一句吟唱或是嘶吼。
草东给我感觉是恰恰相反的,我从来没有如此明确的感受到一首歌的歌词让我如此明确的一种“这唱的就是我啊!”的感觉,从烂泥到大风吹再到埃玛,最后再听到那句“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燃”,但我不想和各位聊这些歌的内容,在歌词的解读上我不会比豆瓣的各位做的更好,在乐曲的编排上,我这一双木耳也毫无发言权,我想聊的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台湾,成立于草东街的这样一只乐队让我有所共鸣,我可没有台胞证,也不会用繁体字写文章,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的我,也和台湾的同学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但为什么我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那些疑惑,是我同样疑惑着的,他们所想表达的,也是我所想要表达的,甚至于我曾经也写过一首算不上诗的长短句,也叫《烂泥》,表达的意向,也和草东的类似,为什么明明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表达的东西,却和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共鸣,我琢磨了很久,我想答案就在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信息开放,抹平了地域文化上的隔阂。
可能在董老师的那个年代,他们还在用传说中的打口盘听歌,听的歌曲可能和美国的主流市场的时间差要以年来计算,而时至今日,目测国内各大音乐平台和ituns的时间差要按分钟来计,甚至于上次天爆新砖早泄的时候,网易云也是同时上的架,而我们能够听到的音乐领域也更全面,有更多的小众的,细分的领域能够被发觉,过去在国内听国外的那些其实已经相当传唱的音乐就挺小众的了,而今天即使你听很实验的一些电子乐,也能找到一票人来交流,这种改变实际上整体的,而音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几乎每一个形式的文化消费品,这个世界的同步都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对于大陆的我们来说,虽然墙还在,但比昨日,这个墙已经薄了不少,矮了不少,已经可以看见一些高处的风景,听见一些足够响度的声音了,再宏观一些,其实世界范围内各个文化之间的墙都已经薄了不少,甚至于我的很多欧美的同龄人朋友,聊起来的时候会说他们最喜欢的乐队是BigBang,也有一些女生,就像国内一样,会在Facebook上发一些韩星的照片,当时我有一种世界观崩塌的感觉,原来韩流是刮向世界的,顿时整个人都不好啦,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表现出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文化消费的趋同,或许可能再过上个百十来年,等待语言这一关被攻克了,咱们离国家概念的消失也就不远了。
说的有些远了,最后再拉回来,说说草东给我的这份共鸣,他们和我同样年轻,有着类似的文化消费,甚至经历着同样的社会矛盾,或许这张专辑的录制还很粗糙,他们的表达可能过于直白了一些,他们的身上还有一些其他欧美乐队的影子,但这并不重要,他们的粗糙,直白以及前人的影子,恰恰是属于这个年纪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无论你如何的吹毛求疵,草东的真诚是无法被否定的,他们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没有像内地的这些民谣歌手,摇滚乐队一样,一直在反反复复去北方或是没有愤怒,强做愤怒,草东的嘶吼我没有觉得有丝毫的做作,他很真诚的唱着自己,唱着自己真的在关心的东西,恰巧这些东西也是我所关心的,最重要的,他们还年轻,年轻到可以陪着我成长,陪伴着我们这代人度过自己青春,这才是最令我感到欣喜的,也是最让我觉得充满希望的。
最后,预祝我两个星期之后的高考一切顺利。
草东给我感觉是恰恰相反的,我从来没有如此明确的感受到一首歌的歌词让我如此明确的一种“这唱的就是我啊!”的感觉,从烂泥到大风吹再到埃玛,最后再听到那句“杀了他,顺便杀了我!”我感到一种莫名的“燃”,但我不想和各位聊这些歌的内容,在歌词的解读上我不会比豆瓣的各位做的更好,在乐曲的编排上,我这一双木耳也毫无发言权,我想聊的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是台湾,成立于草东街的这样一只乐队让我有所共鸣,我可没有台胞证,也不会用繁体字写文章,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成长的我,也和台湾的同学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经历,但为什么我能够明确的感受到,他们所感受到的那些疑惑,是我同样疑惑着的,他们所想表达的,也是我所想要表达的,甚至于我曾经也写过一首算不上诗的长短句,也叫《烂泥》,表达的意向,也和草东的类似,为什么明明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表达的东西,却和我们有如此强大的共鸣,我琢磨了很久,我想答案就在于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信息开放,抹平了地域文化上的隔阂。
可能在董老师的那个年代,他们还在用传说中的打口盘听歌,听的歌曲可能和美国的主流市场的时间差要以年来计算,而时至今日,目测国内各大音乐平台和ituns的时间差要按分钟来计,甚至于上次天爆新砖早泄的时候,网易云也是同时上的架,而我们能够听到的音乐领域也更全面,有更多的小众的,细分的领域能够被发觉,过去在国内听国外的那些其实已经相当传唱的音乐就挺小众的了,而今天即使你听很实验的一些电子乐,也能找到一票人来交流,这种改变实际上整体的,而音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几乎每一个形式的文化消费品,这个世界的同步都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对于大陆的我们来说,虽然墙还在,但比昨日,这个墙已经薄了不少,矮了不少,已经可以看见一些高处的风景,听见一些足够响度的声音了,再宏观一些,其实世界范围内各个文化之间的墙都已经薄了不少,甚至于我的很多欧美的同龄人朋友,聊起来的时候会说他们最喜欢的乐队是BigBang,也有一些女生,就像国内一样,会在Facebook上发一些韩星的照片,当时我有一种世界观崩塌的感觉,原来韩流是刮向世界的,顿时整个人都不好啦,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表现出世界范围内,年轻人文化消费的趋同,或许可能再过上个百十来年,等待语言这一关被攻克了,咱们离国家概念的消失也就不远了。
说的有些远了,最后再拉回来,说说草东给我的这份共鸣,他们和我同样年轻,有着类似的文化消费,甚至经历着同样的社会矛盾,或许这张专辑的录制还很粗糙,他们的表达可能过于直白了一些,他们的身上还有一些其他欧美乐队的影子,但这并不重要,他们的粗糙,直白以及前人的影子,恰恰是属于这个年纪的,属于这个时代的,无论你如何的吹毛求疵,草东的真诚是无法被否定的,他们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没有像内地的这些民谣歌手,摇滚乐队一样,一直在反反复复去北方或是没有愤怒,强做愤怒,草东的嘶吼我没有觉得有丝毫的做作,他很真诚的唱着自己,唱着自己真的在关心的东西,恰巧这些东西也是我所关心的,最重要的,他们还年轻,年轻到可以陪着我成长,陪伴着我们这代人度过自己青春,这才是最令我感到欣喜的,也是最让我觉得充满希望的。
最后,预祝我两个星期之后的高考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