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Fuss》美国大男孩的迷人英伦嗓音.

第一次接触到The Killers这个乐队,是在半年前,在YouTube上面看到的“Mr.brightside”那时候听了开始一部分,觉得不好听就切走了,我点进这个视频的原因是纯属拥有一亿播放量,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主唱帅,MV布景特有感. 那一段时间才接触不算太久,急于寻找各种牛逼的乐队,比如Radiohead,比如Arcade Fire.. 所以The Killers这种POP的2000年之后的乐队就被我错过了.. 又过了一个月,我在图书馆,看见了The Killers的“The best of” 于是脑子一热,就带回家了,但是时间证明我是正确的.那天晚上快睡觉的时候,我点开了播放键,第一首就是那个“Mr.brightside”当然也没什么感觉,连续听了几首,因为是主唱的嗓音太迷人了?所以一直没觉得难听,当听到第五首“read my mind”时(当然这是第二专的,等下不讨论)我就被迷住了,果然我还是吃流行的这一套.. 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听起了昨天手机上下载的歌,给我的一个感觉就是“中二”两个字,一个大男孩唱的歌竟然能如此中二,我也是..我第三次接触“Mr.brightside”的时候,终于被迷住了,然后我看了这首歌那无比中二的歌词...一天在学校循环了不下一百遍.. ————————————————————————————————————————————————————————————————————— 这一次完整的听“Hot Fuss”是在几个月之后了,我也对摇滚没了激情了,先说说这张专辑,优点和特点很明显,卖点就是主唱的嗓音,很饱满,很温和,很容易让人上瘾,我觉得那个新乐队“Fun.”的主唱的长相和声音和他非常像有木有..第二是吉他的音色也很有特色,更主唱的嗓音配合的天衣无缝. 这说说整张专辑,这张专辑我估计是主唱被他女朋友甩了之后,当了备胎写出来的,因为这张专辑的大部分歌都是关于.. 反正这乐队的定位本来就属于流行,主唱曾说过要做美国的U2,不过就现在来看,也是不可能的了. Hot Fuss转封面也特别有意思,建材开放,还有一大片雾霭(原来上海2004年就雾霾频发了 23333) 这张专辑在2004年出版的,作为乐队的首专也是非常不错了,可惜那一年遇到了Arcade Fire Green day等等,不然可以更加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