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行。
"Cut Me Down",这首晦气沉沉的开场曲目迅速而卓有成效地将Singing Saw同Kevin Morby之前的两张个人作品划清界限:缓拍配合鬼魂似的漂浮音显得克制、清检而灾厄。这首歌所勾勒的场景是这样的:眼泪盈眶、秃鹫盘旋,死亡的阴影渲染了无助,不论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They're going to cut me down"。
乍一听可能是一声自残式的环保呐喊,听得多了,诸如“你考虑过猫狗鸡鸭、昆虫树花的感受吗”这类气势汹汹的质问已经沦为了引人发笑的过分善良。
一开始,整张专辑的中心曲目"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似乎还是对一片惨状的引申和描述,第一段主歌,Morby例举了一些列动作与景色:高声呼唤、寻求解答、血色的天空等等...很容易将之理解成人类在被破坏的家园里的惊惶表现。"I have seen / But I can't seen him no more",也隐隐触及了不断消失的森林,曾经那片怡然绿色,如今已不再了。
可是这支曲子异常地紧张且敏感,弦乐、管乐、福音和声这些很少或者说从未出现在Morby音乐里地元素全都杂在一起,既像是祈福也像是控诉。而祈福与控诉这两件事情,人们只会对他人做。
1968年,在马丁路德金具有传奇色彩的最后一次演讲"I've Been To The Mountaintop"中,他美好的愿景到如今也未实现,但其预言却苦涩地一语成谶:我们的前途尚存坎坷荆棘。2014年,黑人男子Eric Garner被纽约警方怀疑非法贩卖香烟,锁喉窒息死亡,该事件掀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
而实际上Kevin Morby则是借着这首歌一同发声:"That man lived in this town / Til that pig took him down / And have you heard the sound / Of a man stop breathing, pleading"。
我们很难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感到满意,幸福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概率之低大概仅次于不失败的婚姻。我们大可以乐观地相信社会正在变好的途中,但是绝不能因此对这种可能充耳不闻:这个人类世界不知长进、这个人类世界正在节节败退。
由此看来,Singing Saw所对付的议题都有着很大的格局,但全部可以归结到Mountain。
这张专辑到处都提到这个Mountain,既可以理解成环境,也能理解成精神上的寄托。
像同名曲"Singing Saw"里说"Back down to the mountain",进一步将眼前的荒芜转至内心,颤抖的吉他线像是在失去目的地到处徘徊游荡,后半程稳定的键盘反倒给人疏离和不确定的感觉:这件事说不好到底有没有发生。"Thought I saw a singing saw",那么singing saw是真实的还是纯粹臆想就不得而知了,它到底有没有"singing after me"没有定论。这七分钟更像是鬼怪志异,注重精神上的不安、担心时刻遭受残害。
又或是拿腔拿调的"Black Flowers",说当他"writing a song book on a mountain",外边疾风骤雨,而屋内同也一团乱。这或许比不上Frank Ocean的那句"A tornado flew around my room before you came"(Thinkin Bout You),却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乱糟糟,是因为海水会干涸、将在地图上缩成一个斑点,也因为在花园里安的家如今长着黑色的花,还因为曾经矫健的飞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Black Flowers"确实在行云流水的键盘点缀下显得精雅,然而在Kevin Morby的口中,这样葬礼般的哀悼层不出穷。
"Destroyer"共享了这片灰暗,但在情绪上更加私人。他讲爱人和亲人的不见踪影,并像所有无可奈何的人一样将之归罪于时间:时间致使了分离,Time is that Destroyer。确实,除开时间,没有什么别的合适的东西能够揽下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虽说其实时间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给人情冷却以载体,和当初它容忍人情升温时所做的工作一模一样。
于是,这张专辑的第三个要讨论的问题摆上了台面:个人感情,“快乐”。
"Dorothy"处于专辑的最中心,而且出人意料地快乐,漂亮的吉他抢尽了风头,让它即刻就成了一首干脆利落的佳作。初听像是一首情歌,实际上是写给Morby的祖母,不过两种解释都无法缓解它的格格不入。
作为唯一的快乐的歌,"Dorothy"准确的来说,是一首关于“过去的快乐”的歌,这使得Singing Saw沾上了些许拜伦的气质。拜伦说,“当早日思想的光芒在情感的腐朽中渐渐衰落,这个世界给予的快乐没有一个能像它带走的一般快活”。
Kevin Morby在这张突破之作里彰显出目光长远的重重忧虑和尤其必要的厚古薄今,它讲我们的快乐已被摧毁、难以追回。
是的,现在,这个世界在发生些什么呢?我们看到自己的身边,我们的青年被限制在一片剧毒的土地上;互联网的门户、普通人接触世界的重要渠道被钱币买断;发臭的江、无尽的黑烟和不断的拉扯拐骗;人们应得的钱统统流向远在天边的别处。...
你看,人们亲手毁坏家园,接着相互残害,皆为利趋、皆为利往。
社会对人施以不可逆的影响,而人们加入其中之后转而洋洋自得地散播影响。
暴行!此即暴行!
回到Singing Saw本身,它所讲的并不明确,但是Kevin Morby绝佳的词作绝对发人深省。他将环境、社会和个人三个很难结合的问题精确地组合起来,让它们看起来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他讲得笼统而晦涩,因而有力:我们处于时代之下,时代处于自然之中,一个离开了另一个,那只会导致干巴巴的虚弱无趣。(也许在这里可以斗胆一提反面典型,ANOHNI的新专辑Hopelessness。)
Singing Saw之于Kevin Morby,就像是Too Bright之于Perfume Genius,一次完全的蜕变,一次惊人的突进。不仅在于根源复古但听感全新的Folk-Rock,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核。
Album Rating: 8.1/10 (Flint's Essential).
Essential Tracks: "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 "Black Flowers" & "Dorothy".
- 蔡燧 2016.05.10.
可能取名《不算乐评。》比较好,因为几乎全篇都是我的过度解读。
我只是想找个由头说些话。如今发生太多事情,而它们全都令人心寒。
乍一听可能是一声自残式的环保呐喊,听得多了,诸如“你考虑过猫狗鸡鸭、昆虫树花的感受吗”这类气势汹汹的质问已经沦为了引人发笑的过分善良。
一开始,整张专辑的中心曲目"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似乎还是对一片惨状的引申和描述,第一段主歌,Morby例举了一些列动作与景色:高声呼唤、寻求解答、血色的天空等等...很容易将之理解成人类在被破坏的家园里的惊惶表现。"I have seen / But I can't seen him no more",也隐隐触及了不断消失的森林,曾经那片怡然绿色,如今已不再了。
可是这支曲子异常地紧张且敏感,弦乐、管乐、福音和声这些很少或者说从未出现在Morby音乐里地元素全都杂在一起,既像是祈福也像是控诉。而祈福与控诉这两件事情,人们只会对他人做。
1968年,在马丁路德金具有传奇色彩的最后一次演讲"I've Been To The Mountaintop"中,他美好的愿景到如今也未实现,但其预言却苦涩地一语成谶:我们的前途尚存坎坷荆棘。2014年,黑人男子Eric Garner被纽约警方怀疑非法贩卖香烟,锁喉窒息死亡,该事件掀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
而实际上Kevin Morby则是借着这首歌一同发声:"That man lived in this town / Til that pig took him down / And have you heard the sound / Of a man stop breathing, pleading"。
我们很难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感到满意,幸福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概率之低大概仅次于不失败的婚姻。我们大可以乐观地相信社会正在变好的途中,但是绝不能因此对这种可能充耳不闻:这个人类世界不知长进、这个人类世界正在节节败退。
由此看来,Singing Saw所对付的议题都有着很大的格局,但全部可以归结到Mountain。
这张专辑到处都提到这个Mountain,既可以理解成环境,也能理解成精神上的寄托。
像同名曲"Singing Saw"里说"Back down to the mountain",进一步将眼前的荒芜转至内心,颤抖的吉他线像是在失去目的地到处徘徊游荡,后半程稳定的键盘反倒给人疏离和不确定的感觉:这件事说不好到底有没有发生。"Thought I saw a singing saw",那么singing saw是真实的还是纯粹臆想就不得而知了,它到底有没有"singing after me"没有定论。这七分钟更像是鬼怪志异,注重精神上的不安、担心时刻遭受残害。
又或是拿腔拿调的"Black Flowers",说当他"writing a song book on a mountain",外边疾风骤雨,而屋内同也一团乱。这或许比不上Frank Ocean的那句"A tornado flew around my room before you came"(Thinkin Bout You),却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之所以乱糟糟,是因为海水会干涸、将在地图上缩成一个斑点,也因为在花园里安的家如今长着黑色的花,还因为曾经矫健的飞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Black Flowers"确实在行云流水的键盘点缀下显得精雅,然而在Kevin Morby的口中,这样葬礼般的哀悼层不出穷。
"Destroyer"共享了这片灰暗,但在情绪上更加私人。他讲爱人和亲人的不见踪影,并像所有无可奈何的人一样将之归罪于时间:时间致使了分离,Time is that Destroyer。确实,除开时间,没有什么别的合适的东西能够揽下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虽说其实时间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给人情冷却以载体,和当初它容忍人情升温时所做的工作一模一样。
于是,这张专辑的第三个要讨论的问题摆上了台面:个人感情,“快乐”。
"Dorothy"处于专辑的最中心,而且出人意料地快乐,漂亮的吉他抢尽了风头,让它即刻就成了一首干脆利落的佳作。初听像是一首情歌,实际上是写给Morby的祖母,不过两种解释都无法缓解它的格格不入。
作为唯一的快乐的歌,"Dorothy"准确的来说,是一首关于“过去的快乐”的歌,这使得Singing Saw沾上了些许拜伦的气质。拜伦说,“当早日思想的光芒在情感的腐朽中渐渐衰落,这个世界给予的快乐没有一个能像它带走的一般快活”。
Kevin Morby在这张突破之作里彰显出目光长远的重重忧虑和尤其必要的厚古薄今,它讲我们的快乐已被摧毁、难以追回。
是的,现在,这个世界在发生些什么呢?我们看到自己的身边,我们的青年被限制在一片剧毒的土地上;互联网的门户、普通人接触世界的重要渠道被钱币买断;发臭的江、无尽的黑烟和不断的拉扯拐骗;人们应得的钱统统流向远在天边的别处。...
你看,人们亲手毁坏家园,接着相互残害,皆为利趋、皆为利往。
社会对人施以不可逆的影响,而人们加入其中之后转而洋洋自得地散播影响。
暴行!此即暴行!
回到Singing Saw本身,它所讲的并不明确,但是Kevin Morby绝佳的词作绝对发人深省。他将环境、社会和个人三个很难结合的问题精确地组合起来,让它们看起来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他讲得笼统而晦涩,因而有力:我们处于时代之下,时代处于自然之中,一个离开了另一个,那只会导致干巴巴的虚弱无趣。(也许在这里可以斗胆一提反面典型,ANOHNI的新专辑Hopelessness。)
Singing Saw之于Kevin Morby,就像是Too Bright之于Perfume Genius,一次完全的蜕变,一次惊人的突进。不仅在于根源复古但听感全新的Folk-Rock,更在于它的精神内核。
Album Rating: 8.1/10 (Flint's Essential).
Essential Tracks: "I Have Been To The Mountain", "Black Flowers" & "Dorothy".
- 蔡燧 2016.05.10.
可能取名《不算乐评。》比较好,因为几乎全篇都是我的过度解读。
我只是想找个由头说些话。如今发生太多事情,而它们全都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