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未散,绕梁三日还
周子雷的陶笛吹得极好,第一次认识他就是因为这首《千年风雅》。当时在上高三,为了多一些学习的时间每天中午不回家,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就打开班里的电脑,给自己放这首曲子,听着听着就趴在桌子上哭得不能自已。
当时正和最好的朋友闹矛盾,每天除了学习,还要费心思和他处理关系,停下来的时候精疲力竭。本来是无话不谈类似闺蜜的存在,到最后却要互相伤害,再努力掩饰这一切,想想是多悲哀。高中毕业和他断了联系,但每每听到这首歌,还是会难过。
《千年风雅》具体想说什么我不得而知,没有很用心的去查创作背景之类,所有的见解也都是自己的固执。也偶然看到网上说它在传唱埙的千年历史沉淀,在我看来是无稽之谈,陶笛源自意大利,与埙的渊源只是它们都由陶泥烧制而成,《千年风雅》的曲调偏中国风,就因此和埙扯上联系,很难理解。
开头是一段鼓点,由慢而快,由远及近,像是战鼓声声,从远方加鞭催马而来。鼓点愈来愈急促,仿佛看到古时厮杀的战场,压抑,沉重,看着这一场悲剧的发生却无能为力。到高潮之时鼓声戛然而止,耳边徒留镲的余音,眼前的幻象凝固,又渐渐飘散,陶笛声幽然响起,刚才的一切,仿如噩梦。
陶笛营造出的是原野和空旷,草及腰间,夕阳映衬下一片金黄。曲声悲切,低沉婉转,默然苍凉,告诉你刚才的鼓点不是幻影,大约是不久前的历史,留给这片草原的是孤魂,是静默。一个女子,或是一位悼念亡者的将士,怔怔望着这片凄凉的美丽,想着那未能归来的远人,像是在悲怆中犹豫。一段结束后,曲声增强,钢琴和弦更盛,远望的人渐渐接受了事实,环境的塑造更加真实,宛如时间流逝中夜色降临,夕阳的温暖褪去,凉风渐起,雕琢出疏星和月光,和弦和电音的装饰让乐曲更加精致,逐渐高昂的声音像是在诉说一段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印证让眼前之景更加悲凉。高潮时的气颤如同一声声哭泣和控诉,对苍天的无力指责,更如在无边原野起舞,孤身与世界柔弱而坚强的对抗。弦乐的加入更衬出一种无奈的挣脱,舞至刚烈,如杜鹃啼血。
想起苏轼的那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描写箫声的,但也与这首曲子颇有相似之处。结尾悠远绵长,曲尽意未了,让听者沉浸其中不愿离去,回味无穷。
在音乐中有许多经典的音的组合,比如“sol do”经常用作悲壮而场面宏大的曲子的开头,像国歌和国际歌;“la si”结合起来较为忧伤,如《天空之城》、《逐梦令》;“sol la”的开头相对温婉,《千年风雅》和《故乡的原风景》就是如此,开头的两个音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在触碰的那一瞬间包围你的全身,缓缓浸没。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奏一些谱子时无意的串曲,然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共通,情感上相似的凝结,同喜同悲,大致如此。
说到陶笛,其实最多想到的还是日本。宫崎骏的许多动漫都用陶笛做背景音乐,像《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等,很多。日本的曲子偏华丽,每一个音的圆润和光感,以及十分华丽的伴奏,都衬托出那种属于动漫的美好和希望。周子雷的陶笛没有太多修饰,音色有一种温和微涩的触感,相比之下就像亚光之于抛光,有莫名的亲和,也有拒人于外的清冷,就像中国风,在耳畔和心灵的摩擦中心有戚戚。加之陶笛低沉至深时极似箫的沧凉,弦乐不经意的穿插,算是一种西洋和古典的交织,不乏磅礴,兼有细腻。试过用其他乐器来演奏,却始终难达陶笛绘出的意境。
一首再感人的歌,听久了难免会疲劳,心灵和耳朵都不复最初的感动,《千年风雅》也早已不会让我难过到泪落,就像剧透过后少了新奇和触动,终是会麻木。但它依然是一首好曲子,在我的心底守着原野和独舞,传唱着宛若千年的寂寞。曲终人未散,绕梁三日还。
当时正和最好的朋友闹矛盾,每天除了学习,还要费心思和他处理关系,停下来的时候精疲力竭。本来是无话不谈类似闺蜜的存在,到最后却要互相伤害,再努力掩饰这一切,想想是多悲哀。高中毕业和他断了联系,但每每听到这首歌,还是会难过。
《千年风雅》具体想说什么我不得而知,没有很用心的去查创作背景之类,所有的见解也都是自己的固执。也偶然看到网上说它在传唱埙的千年历史沉淀,在我看来是无稽之谈,陶笛源自意大利,与埙的渊源只是它们都由陶泥烧制而成,《千年风雅》的曲调偏中国风,就因此和埙扯上联系,很难理解。
开头是一段鼓点,由慢而快,由远及近,像是战鼓声声,从远方加鞭催马而来。鼓点愈来愈急促,仿佛看到古时厮杀的战场,压抑,沉重,看着这一场悲剧的发生却无能为力。到高潮之时鼓声戛然而止,耳边徒留镲的余音,眼前的幻象凝固,又渐渐飘散,陶笛声幽然响起,刚才的一切,仿如噩梦。
陶笛营造出的是原野和空旷,草及腰间,夕阳映衬下一片金黄。曲声悲切,低沉婉转,默然苍凉,告诉你刚才的鼓点不是幻影,大约是不久前的历史,留给这片草原的是孤魂,是静默。一个女子,或是一位悼念亡者的将士,怔怔望着这片凄凉的美丽,想着那未能归来的远人,像是在悲怆中犹豫。一段结束后,曲声增强,钢琴和弦更盛,远望的人渐渐接受了事实,环境的塑造更加真实,宛如时间流逝中夜色降临,夕阳的温暖褪去,凉风渐起,雕琢出疏星和月光,和弦和电音的装饰让乐曲更加精致,逐渐高昂的声音像是在诉说一段美好,回忆与现实的印证让眼前之景更加悲凉。高潮时的气颤如同一声声哭泣和控诉,对苍天的无力指责,更如在无边原野起舞,孤身与世界柔弱而坚强的对抗。弦乐的加入更衬出一种无奈的挣脱,舞至刚烈,如杜鹃啼血。
想起苏轼的那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描写箫声的,但也与这首曲子颇有相似之处。结尾悠远绵长,曲尽意未了,让听者沉浸其中不愿离去,回味无穷。
在音乐中有许多经典的音的组合,比如“sol do”经常用作悲壮而场面宏大的曲子的开头,像国歌和国际歌;“la si”结合起来较为忧伤,如《天空之城》、《逐梦令》;“sol la”的开头相对温婉,《千年风雅》和《故乡的原风景》就是如此,开头的两个音奠定了全曲的基调,在触碰的那一瞬间包围你的全身,缓缓浸没。这也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奏一些谱子时无意的串曲,然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共通,情感上相似的凝结,同喜同悲,大致如此。
说到陶笛,其实最多想到的还是日本。宫崎骏的许多动漫都用陶笛做背景音乐,像《天空之城》、《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等,很多。日本的曲子偏华丽,每一个音的圆润和光感,以及十分华丽的伴奏,都衬托出那种属于动漫的美好和希望。周子雷的陶笛没有太多修饰,音色有一种温和微涩的触感,相比之下就像亚光之于抛光,有莫名的亲和,也有拒人于外的清冷,就像中国风,在耳畔和心灵的摩擦中心有戚戚。加之陶笛低沉至深时极似箫的沧凉,弦乐不经意的穿插,算是一种西洋和古典的交织,不乏磅礴,兼有细腻。试过用其他乐器来演奏,却始终难达陶笛绘出的意境。
一首再感人的歌,听久了难免会疲劳,心灵和耳朵都不复最初的感动,《千年风雅》也早已不会让我难过到泪落,就像剧透过后少了新奇和触动,终是会麻木。但它依然是一首好曲子,在我的心底守着原野和独舞,传唱着宛若千年的寂寞。曲终人未散,绕梁三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