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空間 - 玩真的

《玩真的》在去年三月發行,是放射空間第二張專輯。
我對放射的第一印象是他們在2014發的現場錄音,直覺是一個在流行龐克和Grunge沐浴下長大的青年,用流行樂的淨化程序打磨自己,成就一種質地光滑的搖滾樂。生猛原始的野性遺留三分,世故圓滑的手腕約莫過半。
這張45分鐘的唱片沒什麼真正拙劣的歌曲,但也沒有特別出奇的表現,整體水準落於中上,仍有探索成長的空間。所有的歌曲都算流暢,但旋律線有扁平傾向,少有觸動人心的轉折,多是平鋪直述的表達。歌曲記憶點略為低迷,要多聽幾次才能分辨。
放射團員應該經過台灣流行樂的洗禮。水乳交融之下,吉他和貝斯語彙多了不少甜蜜的妝點和討巧的細節,音色處裡也顯露出流行工業的慣性,精緻、純淨。對於沒有太多背景的樂迷而言並不阻礙什麼,但對於預期聽到龐克和Grunge的人來說,這股溫室氣質可能無法加分。
或許是因為樂團對於風格的追求,整張專輯的編曲多是小變、少有大改,加上沒有洗腦級的riff,節奏和速度也很固定,十首歌聽下來彷彿只有兩三種表情、兩三種情緒。身為一個玩吉他貝斯鼓的樂團,放射對吉他編寫還算用心,不是一路power chord幹到底,可以一聽。
雖然這張專輯的器樂好像被我說得乏善可陳,但其實整個團隊的器樂比例十分令人滿意。清楚、分明、各安其份,相互呼應而不爭奪,各聲道混得很均衡。
另一個我想說的弱點是vocal,也就是主唱的聲音駕馭不了整個團的樂器。
放射玩的風格畢竟相對外放、激烈,可是主唱的聲音裡沒有這種血性,唱起來彷彿隔著一層膜,有種衝不出去卻又努力掙扎的束縛感。主音跟不上器樂,器樂又被主音拖住,落得彼此箝制。
當然,在一些比較和緩抒情的曲子裡,一切會顯得非常協調,比如〈風景〉和〈簡單生活2015〉。這兩首也是我特別喜歡的歌曲。
〈簡單生活2015〉比起早前的版本顯得頹廢懶散許多,新的編曲有量身打造的契合感。尤其吉他撥彈聽起來格外靈敏動人,頗見優游自在的閒情,寫意、舒展,更貼近歌詞意旨。RAY的聲線在這裡得到了恰當的發揮,整首歌堪稱渾然天成,是專輯必聽曲目。
〈風景〉的旋律則蘊含相對豐富的情感層次,歌詞故事性較為完整,用語經過雕琢篩檢後也符合歌曲意境,加上vocal能有融洽的搭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我想vocal是最需要處理的一項問題:要嘛RAY的唱腔有所改變,要嘛樂團風格改變。至於節奏和旋律的編寫也可以考慮多向流行音樂取經。如果放射真正有意成為五月天之後,還有很多功課要做,這一項必不可少。當然,如果目前的狀態就是樂隊想表現的樣子,也可以,大家各安天命。
至於填詞,整張專輯一首一首讀下來都算概念清晰,沒有不知所云的囈語。我覺得這樣不錯,看得出來放射在文字上做過不少雕琢修飾,希望可以寫得漂亮一些,但沒有太過火,未流於裝模作樣的矯情。不管是曾經餵養他們的Grunge還是龐克,在這裡還算留住了一點風骨。
看看這張專輯的文案,似乎有想要把格局做大、把內容做深的企圖,成就一張意義深長的唱片。然而,儘管《玩真的》不至於自言自語、耽溺忘我,但也沒能跟上文案所描述的高度。
就如文案所說,《玩真的》沒有憤怒的批判或咒罵,而是以較為正面積極的姿態為定位,算得上老少咸宜。然而實際上專輯中的歌曲至多走到〈大海之名〉的程度便止步了。〈大海之名〉作為專輯唯一的台語填詞,說的是普遍的自我勉勵,並未承載額外深刻的意涵。
《玩真的》打著有機搖滾的旗號,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張概念專輯,頂多是一張負面能量較低的唱片。然而這種程度的片子在台灣音樂團圈裡並不匱乏。更何況,文案其實是把「有機搖滾」四個字說得意義渙散,讓人似懂非懂了。
總歸一句,放射對於生活的體認、對哲理的挖掘還能再上一層樓,應該持續下去。
在這張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真理不能只靠麥克風」。希望所有相信音樂能夠改變世界、所有意圖透過音樂改變世界的人,都能夠真正瞭解這句話,並且謹記在心。每一位創作者都想回應這個多難的時代,卻沒有人可以全盤說出它隱微的苦衷。
我對放射的第一印象是他們在2014發的現場錄音,直覺是一個在流行龐克和Grunge沐浴下長大的青年,用流行樂的淨化程序打磨自己,成就一種質地光滑的搖滾樂。生猛原始的野性遺留三分,世故圓滑的手腕約莫過半。
這張45分鐘的唱片沒什麼真正拙劣的歌曲,但也沒有特別出奇的表現,整體水準落於中上,仍有探索成長的空間。所有的歌曲都算流暢,但旋律線有扁平傾向,少有觸動人心的轉折,多是平鋪直述的表達。歌曲記憶點略為低迷,要多聽幾次才能分辨。
放射團員應該經過台灣流行樂的洗禮。水乳交融之下,吉他和貝斯語彙多了不少甜蜜的妝點和討巧的細節,音色處裡也顯露出流行工業的慣性,精緻、純淨。對於沒有太多背景的樂迷而言並不阻礙什麼,但對於預期聽到龐克和Grunge的人來說,這股溫室氣質可能無法加分。
或許是因為樂團對於風格的追求,整張專輯的編曲多是小變、少有大改,加上沒有洗腦級的riff,節奏和速度也很固定,十首歌聽下來彷彿只有兩三種表情、兩三種情緒。身為一個玩吉他貝斯鼓的樂團,放射對吉他編寫還算用心,不是一路power chord幹到底,可以一聽。
雖然這張專輯的器樂好像被我說得乏善可陳,但其實整個團隊的器樂比例十分令人滿意。清楚、分明、各安其份,相互呼應而不爭奪,各聲道混得很均衡。
另一個我想說的弱點是vocal,也就是主唱的聲音駕馭不了整個團的樂器。
放射玩的風格畢竟相對外放、激烈,可是主唱的聲音裡沒有這種血性,唱起來彷彿隔著一層膜,有種衝不出去卻又努力掙扎的束縛感。主音跟不上器樂,器樂又被主音拖住,落得彼此箝制。
當然,在一些比較和緩抒情的曲子裡,一切會顯得非常協調,比如〈風景〉和〈簡單生活2015〉。這兩首也是我特別喜歡的歌曲。
〈簡單生活2015〉比起早前的版本顯得頹廢懶散許多,新的編曲有量身打造的契合感。尤其吉他撥彈聽起來格外靈敏動人,頗見優游自在的閒情,寫意、舒展,更貼近歌詞意旨。RAY的聲線在這裡得到了恰當的發揮,整首歌堪稱渾然天成,是專輯必聽曲目。
〈風景〉的旋律則蘊含相對豐富的情感層次,歌詞故事性較為完整,用語經過雕琢篩檢後也符合歌曲意境,加上vocal能有融洽的搭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我想vocal是最需要處理的一項問題:要嘛RAY的唱腔有所改變,要嘛樂團風格改變。至於節奏和旋律的編寫也可以考慮多向流行音樂取經。如果放射真正有意成為五月天之後,還有很多功課要做,這一項必不可少。當然,如果目前的狀態就是樂隊想表現的樣子,也可以,大家各安天命。
至於填詞,整張專輯一首一首讀下來都算概念清晰,沒有不知所云的囈語。我覺得這樣不錯,看得出來放射在文字上做過不少雕琢修飾,希望可以寫得漂亮一些,但沒有太過火,未流於裝模作樣的矯情。不管是曾經餵養他們的Grunge還是龐克,在這裡還算留住了一點風骨。
看看這張專輯的文案,似乎有想要把格局做大、把內容做深的企圖,成就一張意義深長的唱片。然而,儘管《玩真的》不至於自言自語、耽溺忘我,但也沒能跟上文案所描述的高度。
就如文案所說,《玩真的》沒有憤怒的批判或咒罵,而是以較為正面積極的姿態為定位,算得上老少咸宜。然而實際上專輯中的歌曲至多走到〈大海之名〉的程度便止步了。〈大海之名〉作為專輯唯一的台語填詞,說的是普遍的自我勉勵,並未承載額外深刻的意涵。
《玩真的》打著有機搖滾的旗號,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張概念專輯,頂多是一張負面能量較低的唱片。然而這種程度的片子在台灣音樂團圈裡並不匱乏。更何況,文案其實是把「有機搖滾」四個字說得意義渙散,讓人似懂非懂了。
總歸一句,放射對於生活的體認、對哲理的挖掘還能再上一層樓,應該持續下去。
在這張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真理不能只靠麥克風」。希望所有相信音樂能夠改變世界、所有意圖透過音樂改變世界的人,都能夠真正瞭解這句話,並且謹記在心。每一位創作者都想回應這個多難的時代,卻沒有人可以全盤說出它隱微的苦衷。